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经济愈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愈深入,会计工作愈重要。会计人员是经济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影响,因而对整个经济管理工作也将起到重大影响。全国现有会计人员1000万名,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行业中努力工作,为四化建设和深化改革,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但与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会计人员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有较大的距离,特别是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在社会上也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为了促进会计人才的培养、会计知识的普及和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并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舆论支持,经财政部同意,由中国会计学会、华人世界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首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具体办法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本届大赛组织领导,成立首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设名誉主任一名,顾问六名,主任一名,副主任三名。组织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五名。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委员会。具体名单如下:
名誉主任:王丙乾(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中国会计学会名誉会长);
顾问:谢明(财政部特聘顾问、中国会计学会会长);楚庄(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华人世界社社长;刘仲藜(财政部副部长);王枫(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杨正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黄惠群(中央电视台台长),
主任:杨纪琬(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会长、教授),
副主任:魏克发(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司长、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张德明(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阎达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
秘书长:张德明(兼);
副秘书长:余秉坚(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副秘书长);丁平准(中国会计学会副秘书长);王传东(华人世界基金会社会教育部副主任);李成福(华人世界基金会社会教育部副主任);赵明振(华人世界基金会社会教育部顾问);
组织委员会办公地点:财政部招待所610房间。电话:3062277转。为了拟定竞赛大纲,进行专业辅导,编写竞赛试题,解答竞赛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复赛、决赛的现场评判,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杨纪琬任主任,张德明、阎达五、余秉坚任副主任。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工作,由丁平准任办公室主任,楼申光、吉锋、王忠福任副主任,李连瑛、费金魁、王迪平、陈建明任秘书。参加评审委员会的专家,由中国会计学会推荐。专家评审委员会办公地点:财政部内,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电话:868731-503。
二、竞赛内容
考虑到各行各业都能适应的会计知识,竞赛内容拟安排为如下9个方面12讲:(1)会计基础;(2)工业会计、财务(一);(3)工业会计、财务(二);(4)商业会计、财务;(5)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务;(6)基本建设会计、财务;(7)会计法规(一);(8)会计法规(二);(9)财经法规(一);(10)财经法规(二);(11)财务、会计分析;(12)新中国会计发展史。
为了使参赛人能够更好地掌握竞赛的有关知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将在9、10月间,每周1~2次,每次30分钟,连续两个月进行12次专题广播讲座。中央电视台将在9月份进行4次电视专题辅导,每次25分钟。由中国会计学会聘请专家讲授。请各地财政部门、会计学会组织收听、收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讲以前,将辅导材料12讲、约20万字由出版社编印出版,同时编辑出版大赛涉及的法规汇编。竞赛命题将不超出辅导材料所讲授的范围。按辅导材料所规定的范围,由专家评审委员会编写命题大纲,刊登在1989年6月份出版的《财务与会计》、《会计研究》、《会计学刊》(原《会计学丛》)三个刊物上,各级竞赛命题将不超出大纲所规定的范围。
上述书刊,请各地财政部门、会计学会组织订阅、代办发行。具体办法另订。
三、参赛对象
(1)全民所有制单位、县以上大集体单位、乡镇企业的现职会计人员;
(2)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会计人员;
(3)大、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师生及会计科研人员;
(4)会计工作管理人员。
上述人员均可自由参加第一赛程的竞赛。第二赛程则由所在地财政部门和会计学会组织进行,中央各部所属单位的会计人员也按属地参加当地赛区层层选拔。
所有参加本次大赛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实行回避原则,不得参加竞赛。
四、竞赛程序
第一赛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2讲讲完以后,由专家评审委员会统一命题,命题及试卷1989年10月在《财务与会计》、《会计研究》、《会计学刊》上同时发表,开卷测验。收回答卷以后,由组委会组织有关专家采用电脑判卷,按得分从中评选出1000名优秀奖和1万名纪念奖,发给奖品和纪念品,并在三个刊物上公布优秀奖名单及所在地区。
第二赛程:按照竞赛专家评审委员会拟定的竞赛大纲,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会计学会负责组织选拔优秀选手三人组成代表队;铁路、解放军按系统选拔优秀选手三人组成代表队。所有代表队的赛手,都必须从基层单位开始,经过层层选拔产生,不得直接指定。其具体办法,由省一级财政厅(局)、铁道部财务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财务部和会计学会决定,并报大赛组委会备案。代表队具体人员产生以后,由省一级财政(系统财务)部门和会计学会填具名册,在1990年3月15日以前,报组织委员会,经批准以后,于1990年4月进京参加复赛、决赛。
所有竞赛的有效性,均应经公证部门公证。
五、奖励办法
第一赛程的优胜者,由组委会委托省财政厅、局及会计学会和解放军总后财务部、铁道部财务局和会计学会发给奖品和证书。
第二赛程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共6名(每队3人,共18人)。由组委会发给奖品、证书。
所有被选拔为省一级代表队的代表,均由竞赛组织委员会发给奖品和证书。
在大赛中组织工作出色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系统单位的承办者,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授予组织奖。具体办法另订。
获得一、二、三等奖赛手的所在单位,由竞赛组织委员会授予伯乐奖。
中国会计学会
华人世界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