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银根抽紧、信贷紧缩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要持续稳定发展怎么办?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的回答是:深化内部改革,变单一融资为多元融资,牵住资金的牛鼻子过河。
多元融资,系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融通资金和组织资金的一种方式。1988年这个镇对95家镇村企业试行多渠道融通资金:把消费资金、社会闲散资金、呆滞资金、补偿资金、股份资金和自有资金等融集起来转化为扩大再生产资金,走出了一条深化企业融资机制改革的路子。对企业渡过当前资金短缺难关、深挖潜力、增添后劲,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疏通多元融资渠道
时堰镇把试行多元融资,看成是完善乡镇企业经营机制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一项配套工程。试行中,他们提出了“改革导向、疏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具体说,就是从深化改革入手,治理融资环境,整顿融资秩序,疏通融资渠道,调整融资结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其主要内容有七点:
(一)全面推行风险抵押承包。这个镇对23家镇办企业的二百多名中层以上干部提出“不做盛世太保,要当风险官”的口号,并决定推行风险抵押承包。抵押原则是“盈藏于企,亏归于己”。风险金按企业规模大小、效益程度高低和经济状况差异制订:厂级干...
在银根抽紧、信贷紧缩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要持续稳定发展怎么办?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的回答是:深化内部改革,变单一融资为多元融资,牵住资金的牛鼻子过河。
多元融资,系指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融通资金和组织资金的一种方式。1988年这个镇对95家镇村企业试行多渠道融通资金:把消费资金、社会闲散资金、呆滞资金、补偿资金、股份资金和自有资金等融集起来转化为扩大再生产资金,走出了一条深化企业融资机制改革的路子。对企业渡过当前资金短缺难关、深挖潜力、增添后劲,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疏通多元融资渠道
时堰镇把试行多元融资,看成是完善乡镇企业经营机制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一项配套工程。试行中,他们提出了“改革导向、疏治结合”的工作方针,具体说,就是从深化改革入手,治理融资环境,整顿融资秩序,疏通融资渠道,调整融资结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其主要内容有七点:
(一)全面推行风险抵押承包。这个镇对23家镇办企业的二百多名中层以上干部提出“不做盛世太保,要当风险官”的口号,并决定推行风险抵押承包。抵押原则是“盈藏于企,亏归于己”。风险金按企业规模大小、效益程度高低和经济状况差异制订:厂级干部平均500元,中层干部平均为300元,职工也要抵押一些风险金。用这一办法融通了资金28万元。
(二)扩大股份制。这个镇现有95家镇村企业,不完全试行股份制的只有9家,经过逐步扩大个人股达3300股,外来股达1000股,平均每股1000元。仅这一招,就吸进资金43万元。
(三)试行劳资挂钩分配简称“劳资保证金”。企业将职工月劳动所得报酬只分配70%,余下30%作为保证资金。结算方法是,如厂部规定、公司核定、个人自定的投入不足(指一次性的投入),则保证金就按相应比例予以扣销;如完成“三定”投入,则保证金原数照发,以适度控制消费,形成一种“企业为我,我为企业”的新厂风。
(四)充分利用产品优势,赢来用户的预定金,同时以劳动密集优势,大搞来料加工。
(五)节资。1988年镇村企业搞了两次“六字节资法”活动,融回资金达136.6万元。这六字是“清、捞、掏、堵、压、找”,即清理陈欠往来款;捞出沉淀资金;掏回呆滞物料款;堵塞跑冒滴漏;压缩非生产性开支;组织富余人员自找饭吃。时堰镇总结这段实践时说“财力有限,潜力无穷,让所有职工都成为当家理财、勤俭办乡镇事业的主人翁”。
(六)以丰补欠。对超总限额水平线结余的福利奖金,先投入融通。企业经营欠佳时,则返回用于补欠,并由当地金融部门直接调控。
(七)集聚社会闲散资金。发动镇直党员干部带头集资兴企,所集闲散资金为15万元。通过这七条脉络,源源不断地为镇村企业输血给氧,增强了企业自我发展功能。到目前止,这个镇的镇办企业出现了厂厂赢利,家家兴旺的景象,工业生产绝对值、产值利润率、上交利税和产销率均为全市首位。
二、引导融资上轨运行
时堰镇在试行多元融资的时候,牢牢把握住“四个跟上”、积极加以引导的方针,使之纳入宏观轨道有效运行。
(一)典型引路跟上。镇领导在全镇镇村企业范围内,对多元融资实行分类试点,逐步铺开的办法。一年多来,这个镇先后选择钢管厂、纸箱厂作劳资分配试点;选择砖瓦厂、自行车配件厂作风险抵押、联股融资试点。试点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发现典型,加以推广。
(二)章法路数跟上。时堰镇在试点过程中,从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提出多元融资的章法条款和工作路数,引导企业把融资机制向深度发展,他们先后制订和发出《一厂两制的试行意见》、《深化内改,搞好多元融资的方案》、《劳资分配暂行规定》、《资产管理草案提纲》、《奖赔责任制》等。通过这些章法,引导了融资工作依法进行。
(三)服务机构跟上。试点一开始,镇领导成员就意识到,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机制不是小修小补,而是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组织各经济部门发挥应有的服务职能作用。由镇融资指导小组牵头,协同工业公司、财政所、税务所、工商所、商业公司、供销社、法庭、派出所以及物价部门对多元融资改革加以指导,保证纵向和横向融资的衔接。同时,积极组建全市乡镇企业第一所公共会计事务所,使资产公证、经济纠纷、财务辅导、审计督察、业务培训等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四)归口管理跟上。这个镇现有资产总额为4500万元,通过多元的融资,资产水平不断上升。为使聚财有方、理财有道、用财有度,他们对融进的各类资金专户存放,归口管理,统一调度,有偿贷用,引导多元融资纳入宏观调控的运行轨道。
三、融来活力
时堰镇试行多元融资为企业源源不断融来活力。
(一)通过多元融资,转化了职工的意识。它对过去那种“办厂靠贷、技改靠借、经营靠负债”的旧意识是一次冲击,它以最直接的方式,把当家理财的意识灌输到人们的头脑中去。据全镇23家镇办企业调查,去年一年的非生产性开支压缩20%。
(二)通过多元融资,推动了承包制与股份制的组合。多元融资加深了产权制度和企业资产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早在1984年这个镇就成为全市第一家搞承包制的试点单位,曾为企业带来些活力。由于没有股份的参入,一度出现了“厂长担风险,职工乘风凉”的异常现象。而镇办工具厂对内是与职工投资带劳,采用股东经营方式,刀具产品97%出口,年创汇150万元,企业活力较强。承包老板与股东老板都自我约束,共同把握资产流向,真正做到风雨同舟,风险共济。实践证明多元融资机制,能使承包在新的财产组织形式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通过多元融资,引导了消费资金向生产资金转化。为把消费资金引导和转化到生产上来,企业提出七条具体措施:严禁变相滥发钱财物;挤去政策优惠中不应列入分配的某些水份;扩大股份制的试行;工资性支出超警界线的部分适当调控;全部收回职工私人欠款;对企业难以避免的迎送吃请降低标准,削减批量,缩小排场;将逐年福利金和奖金的结余转入生产。从而增强资金的供应能力,控制了消费基金的超前增长。
(四)通过多元融资,下活了全镇镇村企业的资金融通的一盘棋。开始试行时,曾有人议论和担心这样改起来是掏国家的,抠老百姓的。事实并不如此:(1)这个镇上交国家税收,在全市30个乡镇中原来是前三名数,改革后仍然是前三名数,贡献不减当年;(2)职工在银行的个人存款总额一直稳定在最佳年量水平上;(3)职工个人收入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行不悖;(4)企业集体的经济实力也大大增长,全镇镇村企业拥有的资产总额与国家扶持的贷款相比,从原有的10:3.9,变为11:2.9。多元融资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