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9年的国防费,国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给予了很大照顾。但由于物价上涨,新增开支项目不断出现,部队建设遗留问题多等原因,经费依然很紧。如何把有限的国防费管好用好,是对军队财务的严峻考验。财力越少就越要集中使用,要有保有压,合理安排经费的投向和投量。具体要做到“两保三压”;要重点保障部队生活水平不下降,重点保障战备急需,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为了保障重点,必须压缩一切非急需开支。一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二是压缩集团购买力,三是压缩公务费开支。这些压缩,既包括预算内的经费,也包括预算外的经费,特别要把预算外经费的漏洞堵住。以上所说的“两保”,既考虑了国防费的制约因素,又考虑了军队建设全局的需要,有利于促进部队的稳定和提高战斗力。“三压”贯彻了中央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对于缓解国防费紧张状况,保持部队廉洁,克服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为了实现“两保三压”,确保国防费收支平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
一、顾全大局,量力而行
当前国家处于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十分困难,国家所能分配给军队的财力与军队建设的实际需要有很大的差距...
1989年的国防费,国家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给予了很大照顾。但由于物价上涨,新增开支项目不断出现,部队建设遗留问题多等原因,经费依然很紧。如何把有限的国防费管好用好,是对军队财务的严峻考验。财力越少就越要集中使用,要有保有压,合理安排经费的投向和投量。具体要做到“两保三压”;要重点保障部队生活水平不下降,重点保障战备急需,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为了保障重点,必须压缩一切非急需开支。一是压缩基本建设规模,二是压缩集团购买力,三是压缩公务费开支。这些压缩,既包括预算内的经费,也包括预算外的经费,特别要把预算外经费的漏洞堵住。以上所说的“两保”,既考虑了国防费的制约因素,又考虑了军队建设全局的需要,有利于促进部队的稳定和提高战斗力。“三压”贯彻了中央关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对于缓解国防费紧张状况,保持部队廉洁,克服奢侈浪费之风,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为了实现“两保三压”,确保国防费收支平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采取有效措施。
一、顾全大局,量力而行
当前国家处于经济调整时期,财政十分困难,国家所能分配给军队的财力与军队建设的实际需要有很大的差距,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军队建设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最根本的前提就是“量”国家的财力而行。军队建设的规模与速度必须与国家经济建设相适应,必须与国家提供给军队的财力相适应。在军队建设需要与国力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军队建设应服从国力的可能,要自觉顾全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上下一致,齐心协力,战胜困难。
二、集中统一,硬化预算
军队的经济活动是为了保证军队的统一行动,并为实现军队职能服务的。因此必须强调集中统一。经中央批准的国防费预算,是军事经济活动在财力上的集中反映,是军队从财务分配上进行宏观控制的依据,也是实现“两保三压”,确保收支平衡的重要保证。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维护预算的集中性和严肃性,不能只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需要出发,如果各自考虑局部利益,势必分散财力,结果什么事也办不好。在经费开支上要严格执行军委批准的预算,要加强预算法治观念,强化预算的约束力,硬化预算,各单位不得突破各项预算指标,不得自行其是。
三、开源节流,克服困难
坚持尽力而为,最基本的就是积极扩大财力,抓好开源节流。开源的重要途径是搞好生产经营,实行“标准加补助”。由单纯依靠国家拨款的单轨发展制,转为国家拨款与自我补助相结合的双轨发展制。节流,要从改革和加强管理上找出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改进和加强事业经费管理,逐步扩大按标准供应经费的范围;实行严格的经费包干管理责任制,以包干形式强化预算约束;建立严格的科学决策程序,在分配的国防费定额内,合理地确定各类费用的投向和投量,制止一切无效和奢侈浪费的开支。健全和完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建立以审计监督为骨干,财务监督、业务监督、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严肃财经纪律,杜绝一切非法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