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过去,我们在理论上长期否认或不敢承认资金是生产经营要素。似乎这样做了,无异于承认剥削。这给理论造成一系列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翻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和工业会计等教科书,不难找到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具备人财物的提法。乍一看来,这并没否认“财”(资金)是生产要素。其实不然,往后看时就会发现与此相悖的各种表述。譬如,工业会计教材讲到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和工资核算,称之为生产三要素的核算,而将“财”(货币资金)的核算排斥于“要素”之外。这时,人财物“三要素”,实际上变成“人”和“物”(包括固定资产和材料)两要素了。又如,按经济内容对生产费用分类时,财务管理和工业会计教材中,一般都是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耗费、劳动手段方面的耗费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三大类,然而在这三大类下列述的生产费用要素中,显然“利息支出”和‘其他支出’(主要为货币资金支出),不包括在内。
讲人财物三要素未尝不可,但若将“物”分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则应该是活劳动、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货币资金四要素了。由此可见,上述矛盾的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承认货币资金也是企业生产经营要素。
货币资金究竟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要素?回答是...
过去,我们在理论上长期否认或不敢承认资金是生产经营要素。似乎这样做了,无异于承认剥削。这给理论造成一系列矛盾,难以自圆其说。
翻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和工业会计等教科书,不难找到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具备人财物的提法。乍一看来,这并没否认“财”(资金)是生产要素。其实不然,往后看时就会发现与此相悖的各种表述。譬如,工业会计教材讲到固定资产核算,材料核算和工资核算,称之为生产三要素的核算,而将“财”(货币资金)的核算排斥于“要素”之外。这时,人财物“三要素”,实际上变成“人”和“物”(包括固定资产和材料)两要素了。又如,按经济内容对生产费用分类时,财务管理和工业会计教材中,一般都是分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耗费、劳动手段方面的耗费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三大类,然而在这三大类下列述的生产费用要素中,显然“利息支出”和‘其他支出’(主要为货币资金支出),不包括在内。
讲人财物三要素未尝不可,但若将“物”分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则应该是活劳动、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货币资金四要素了。由此可见,上述矛盾的原因在于没有真正承认货币资金也是企业生产经营要素。
货币资金究竟是不是企业生产经营要素?回答是肯定的。为什么?我以为下述三点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首先,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之前,需要具有货币资金,然后才能借以购建房屋、机器设备等劳动手段和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否则将无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货币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条件。
其次,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生产产品,进行经营,不仅要耗费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活劳动,而且还要用货币资金支付各种开支,如利息支出、差旅费、运输费和展览费等,这些费用支出无不需用货币资金。它们构成企业生产经营费用必不可少的内容。没有货币资金支出,企业生产经营将难以进行。可见,货币资金又是直接的生产经营要素之一。最后,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始终.不但需保持必要的材料物资等储备,还需保留一定的货币资金,以应付经常性的开支,否则生产经营就难以维持。这也说明货币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经常必备的条件。
根据上述,企业生产经营必须具备、耗费(支出)和保持必要的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项生产经营要素。因此,从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的角度,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素分为劳动手段(固定资产等)、劳动对象(原材料等)、活劳动(工资等)和货币资金(现金和银行存款等)四要素,较为适宜。
承认“货币资金也是企业生产经营要素”这一命题,于理论于现实都颇为有利。至少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承认这个命题,可以解脱理论上的困扰,消除在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生产费用要素等论述上的矛盾,有助于完善教学,推进研究。
其二,承认这个命题,正视货币资金管理中各种实际问题,有助于强化货币资金的宏观调控,促进企业搞好货币资金管理,节约货币资金作为生产要素费用的支出,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其三,承认这个命题,还有助于国家和企业充分吸收社会上闲散的货币,投入生产建设,使更多的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建设基金,因为货币资金是生产要素,居民个人投资等于提供了生产条件,为生产建设作了贡献,所以,他们据以取得利息、股息或红利,是理所当然的,并非不劳而获,从而调动他们投资的热情,把更多的货币投入生产建设。这于国于民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