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务决算是企业一年经济活动的总结。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每年都要对企业决算进行审查。为了配合财务检查和一年一度的财务决算审查工作,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工业企业财务决算初步审查的重点和一般方法,以供参考。
一、生产成本的初步审查
对生产成本的审查重点,一是成本支出范围和开支标准的遵守情况,二是成本计算是否准确,即有无人为调节成本现象。
成本支出范围和开支标准的审查,是通过对《生产费用表》和《车间经费及企业管理费明细表》的分析、比较来进行的,以发现企业是否提高了进成本的工资标准,是否将更新改造支出、大修理支出、罚金支出等挤入成本。
审查企业成本中的工资开支标准时,要将企业当年和上年的《生产费用表》中“工资”对比,结合两年的平均人数,计算出进成本的“人均标准工资”,再考虑国家有关调整工资的规定。如果企业当年的“标准工资”,高于上年的“标准工资”和国家规定的调整数之和,其差额部分,如果企业说不出正当理由,要从成本中剔除,并计算在奖金之列。在必要时,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向上追查几年。
对《车间经费及企业管理费明细表》的审查,要结合企业产量变化来进行。费用表中的中...
财务决算是企业一年经济活动的总结。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每年都要对企业决算进行审查。为了配合财务检查和一年一度的财务决算审查工作,笔者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工业企业财务决算初步审查的重点和一般方法,以供参考。
一、生产成本的初步审查
对生产成本的审查重点,一是成本支出范围和开支标准的遵守情况,二是成本计算是否准确,即有无人为调节成本现象。
成本支出范围和开支标准的审查,是通过对《生产费用表》和《车间经费及企业管理费明细表》的分析、比较来进行的,以发现企业是否提高了进成本的工资标准,是否将更新改造支出、大修理支出、罚金支出等挤入成本。
审查企业成本中的工资开支标准时,要将企业当年和上年的《生产费用表》中“工资”对比,结合两年的平均人数,计算出进成本的“人均标准工资”,再考虑国家有关调整工资的规定。如果企业当年的“标准工资”,高于上年的“标准工资”和国家规定的调整数之和,其差额部分,如果企业说不出正当理由,要从成本中剔除,并计算在奖金之列。在必要时,可以用同样的办法,向上追查几年。
对《车间经费及企业管理费明细表》的审查,要结合企业产量变化来进行。费用表中的中小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利息支出等多属于半固定费用,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要本年产量低于上年,这些费用则不应高于上年。再从各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就会使挤成本的现象有所暴露。中小修理费和大修理费支出在一般的企业里是同比例上升的。从《专用基金表》上看,“大修理基金”支出数低于上年或上升很少,而费用表中的“修理费”成倍增加,这种现象表明,企业可能把更新改造和大修理支出挤入了“修理费”。“罚金支出”、“加付利息支出”是应从专用基金中开支的。如果企业经常延付货款,资金平均占用额很大,而《专用基金表》上又未填列上述支出,企业则有可能将罚金和加付利息挤入生产成本。
另外,有些实行固定资产分类折旧的企业,利用固定资产分类结构变化,变相提高折旧率。如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表》中,将折旧率高的固定资产较上年增加很多,折旧率低的固定资产比上年少了很多,从而多提了折旧。因此,在审查时,要特别注意。
企业如果人为地调节成本,主要是通过增减“在产品”、“自制半成品”“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来进行的,所以对这些项目在数字上大起大落的情况,要查明原因。
二、企业利润分配及纳税情况的审查
企业的利润分配,是决算审查的重点。利润分配分为“所得税前”利润分配和“所得税后”利润分配,审查时要将利润分配和应纳所得税(调节税和包干利润)结合起来进行。
财政部规定的“所得税前”利润分配项目中,发生最多的是“分给其他单位的利润”、“归还借款的利润”以及“归还借款提取的两金(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奖励基金)”。
近些年来一些企业常用“分给其他单位的利润”来转移利润,然后转作专用基金。在审查时,要把接受的其它单位投资同分走的利润对比,看其是否合理。如果企业接受的投资占企业总资产的份额较小,而分走的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较大,要追查原因,将不合理部分,照章纳税。
有的企业利用“税前还贷”的政策乱贷乱还,一方面扩大了基建规模,一方面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对此要严格审查。企业“税前还贷”的依据是,贷款项目是否有新增利润,或者财政部门核定了“税前还贷”的额度。个别企业算假帐,贷款项目没有投产或刚刚投产,就大量用利润还贷。所以,对贷款项目投产后新增利润的计算资料要严格把关。贷款项目的新增利润要大于还贷和提取“两金”之和。对于税前还贷提取的“两金”,可按下列公式核对。

审查企业应纳税额是否正确,其依据是企业按税务部门要求填报的《国营企业所得税(调节税)纳税申报表》,以及财政部门核批的企业利润承包方案,并结合国家免税政策,对报表上所列的应纳税数字,一一核对,
从报表上审查企业奖金税是否正确,先要计算以下两个数字:

以上两个数确定之后,再根据交纳奖金税的规定,按档次计算应交纳的奖金税,并与企业应交纳的奖金税对比。
三、利润虚实的初步审查
有的企业出于某种目的,经常人为地调节利润,在审查《资金平衡表》时,要注意发出商品、预收货款、其他应付款、应收销货款的余额反常现象,如果发出商品余额非常大,预收货款或其他应收款余额也很大,这就有隐瞒本年销售收入、减少本年利润的可能,如果企业产销比较稳定,则年终应收销货款余额突然增大,则有将发出商品提前转作销售处理的可能。
以上所述只是对决算的一般性财务审查。年终几乎对所有工业企业都要进行这样的审查,否则连决算的基本合法性都难以保证,如果对某个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检查,就不一定采取以上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