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发挥乡镇企业会计报表的应有作用,保证质量,使报表所列各项指标真实可靠,具有可比性.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按“一清、二核、三整、四结、五编”的程序进行。
“一清”,即清理财产。在编制会计报表前,必须按照《乡镇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各项财产,如现金、材料(或商品)、在产品、产成品、机器设备等进行清查盘点。月份一般作重点抽查盘点,季度、年终应作全面盘查。盘查时要编制盘存表,并与帐簿核对,做到帐实相符。如发现帐实或帐帐不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编制盘盈盘亏明细表,按制度规定的办法和审批权限进行处理或更正。
“二核”,即核对帐目。核对帐目分为外部核对和内部核对两方面。
1、外部核对即将本单位与其他单位的往来款项核对相符。如应交税金、应交管理费等应交款项,其他借款,银行借款,银行存款,应收、应付往来款等都应和对方单位核对一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更正。
2、内部核对即各种帐簿之间的相关指标应核对相符。总帐各帐户余额,应同对应的日记帐和明细帐的余额完全一致。资金来源类各帐户余额之和应与资金占用类各帐户余额之和相等。如有出入,应及时查明更正。
“三整”,即整理、结...
为了发挥乡镇企业会计报表的应有作用,保证质量,使报表所列各项指标真实可靠,具有可比性.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应按“一清、二核、三整、四结、五编”的程序进行。
“一清”,即清理财产。在编制会计报表前,必须按照《乡镇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企业的各项财产,如现金、材料(或商品)、在产品、产成品、机器设备等进行清查盘点。月份一般作重点抽查盘点,季度、年终应作全面盘查。盘查时要编制盘存表,并与帐簿核对,做到帐实相符。如发现帐实或帐帐不符时,应及时查明原因,编制盘盈盘亏明细表,按制度规定的办法和审批权限进行处理或更正。
“二核”,即核对帐目。核对帐目分为外部核对和内部核对两方面。
1、外部核对即将本单位与其他单位的往来款项核对相符。如应交税金、应交管理费等应交款项,其他借款,银行借款,银行存款,应收、应付往来款等都应和对方单位核对一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更正。
2、内部核对即各种帐簿之间的相关指标应核对相符。总帐各帐户余额,应同对应的日记帐和明细帐的余额完全一致。资金来源类各帐户余额之和应与资金占用类各帐户余额之和相等。如有出入,应及时查明更正。
“三整”,即整理、结转。除及时做好日常帐务登记外,月终、年终对需要整理、结算转帐的会计事项,应在结帐前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整、结转。乡镇工业企业的一般调整结转项目如下:1.材料消耗的汇总和结转成本;2.工资的汇总、结转成本和计提工资附加费;3、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计提、摊销;4.折旧和大修理基金的计提和各项费用结转成本;5.完工产品成本的转帐;6.固定资产购建完工项目的结算和转帐;7.备用金的结算和应收、应付款的清理;8.应交税金等应交款项的计算或转帐;9.销售利润和利润总额的结算和转帐;10.年终利润分配的结算和转帐;11.其它需要调整结转的帐项。以上这些转帐手续都应在结帐前办理齐全。
“四结”,即结帐。在编制会计报表前,应检查当期日常会计事项是否已全部编制记帐凭证记入帐簿,同时将本期有关结转帐事项编制凭证登记入帐。检查无遗无误后进行结帐,计算出各帐户期末余额。为了及时结帐,应注意日常会计事项要均衡记帐工作,避免积压帐目。不能未结帐就编制报表,也不能为赶编报表而提前结帐。
“五编”,即编制会计报表。编制报表时,应按照《乡镇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报表格式和内容,严格认真填写。做到项目齐全,严禁弄虚作假,篡改数字。报表填写完毕,还要检查表内计算是否无误,核对帐表,表表是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