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我公司围绕“服务基层,搞活企业,提高效益”这个中心,深化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新的企业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生产资料严重短缺,原料、燃料价格轮番上涨,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各种费用不断增加,我们组织公司广大财会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和广大职工一道闯难关,保持了速度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税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5%、20.7%和14.3%。公司的财务工作在改革中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财务科连续两年被省轻工业厅评为先进单位。
一、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一)实行效益工资制。企业承包后,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已明确,但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现象还没有根除,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有些工人将分配不公的现象概括为“承包后厂长拿大头,中层干部拿中头,工人拿零头”。为解决这些矛盾;我们根据市里的部署,在系统内推行效益工资制,即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第一,确定效益工资制的形式,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形式,只要符合企业生产...
近年来,我公司围绕“服务基层,搞活企业,提高效益”这个中心,深化改革,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逐步建立起一种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的新的企业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生产资料严重短缺,原料、燃料价格轮番上涨,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各种费用不断增加,我们组织公司广大财会人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和广大职工一道闯难关,保持了速度与效益的协调发展,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实现税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5%、20.7%和14.3%。公司的财务工作在改革中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财务科连续两年被省轻工业厅评为先进单位。
一、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一)实行效益工资制。企业承包后,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已明确,但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上的大锅饭现象还没有根除,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尚未形成,有些工人将分配不公的现象概括为“承包后厂长拿大头,中层干部拿中头,工人拿零头”。为解决这些矛盾;我们根据市里的部署,在系统内推行效益工资制,即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第一,确定效益工资制的形式,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形式,只要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可由企业自由选定。主要形式有:工资总额与上缴税利挂钩;工资总额与实物量挂钩;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工资总额同实际工作量挂钩;工资总额同销售额和利润指标双挂钩;工资总额同实现税利挂钩;工资总额同创汇额和实现税利双挂钩等等。
第二,工资总额基数的核定:一般以上一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的工资总额为基数,加减有关因素进行核定。
第三,经济效益指标基数的核定,一般以上一年财政决算数为基数,税前还贷其50%视同上缴税利,但不再提取奖励基金。
第四,工资总额随经济效益挂钩浮动比例,原则控制在1:0.7以内。工资和奖金采取“总挂分提”的办法,核入工资总额的奖金仍在奖励基金中列支;新增工资,按工资总额中工资和奖金比例,分别在成本和奖励基金中列支;企业奖励基金年人均在8个月以上的,计提的新增工资先在当年提奖中抵支,奖励基金不足抵支部分可计入成本。
(二)推行责任会计。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以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然要在解决企业与国家的经济关系的同时,强化企业内部机制。为了做好财务改革的配套工作,我们在全系统推行责任会计核算。基本做法是:划分责任中心,确定责任目标,制订内部价格,建立核算体系和控制体系,注重业绩考核。
(三)抓好企业升级工作。去年,我们围绕“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第一,建立组织;第二,修订行业考核标准;第三,确定升级目标;第四,搞好计量验收和对质量、消耗指标的严格考核;第五,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训技术骨干,系统内1071名质量管理骨干参加了全国统考,成绩优秀。
二、强化行业管理,实行职能转变
1985年以来,我们把财务工作的重点放在行业管理上,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幅射作用,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调控,从宏观上组织领导全行业的财务工作。在各县(市)主管局的配合下,行业财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我们重点抓了5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竞赛,促财务工作达标上等级。今年,根据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们修订了《轻工业财务评比方法》,突出了“三抓一高”的需要(即抓双增双节、经营机制配套、达标上等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采取“竞赛到厂,评比到科,分类记分,优胜表彰”的方法,凡会计报表得分在600分或财务管理得分在200分以上的单位为单项先进,两项分数都符合要求的,则授予财务工作先进单位,公司给予表彰和奖励。今年5月份,根据省、市财税部门的部署,我们在系统内评选优秀会计6.名,并做了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励了财会人员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精神,增强了财会人员的荣誉感。
(二)抓互助,促财务工作的转轨变型。近年来,我们财务工作坚持行业指导和行业协作并重的工作方针,成立了造纸、印刷和轻工机械互助协作组,充分发挥行业协作的作用。今年公司要求,财会人员要由内向型转到外向型,不能只满足厂内的核算,还要对外积极筹资,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促进完善本厂的经营机制。
(三)抓基础,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有关国营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和当前承包经营的要求,我们针对一些企业二级核算不够健全的现状,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两级核算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企业按照验收细则对照检查,加以完善。公司根据企业填报的评分表,组织验收。凡验收合格的企业,公司发给验收合格证,凡验收不合格或尚未验收的企业,取消评比先进企业的资格。从而使各企业把推行“厂内银行”和二级核算结合起来,完善核算,强化管理。我们还举办了企业“帐册凭证展评会”,各单位将帐册和凭证集中展览,相互评比,取长补短。通过这些活动,使企业核算做到了规范化。
(四)抓培训,促业务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们注重抓好财会队伍的建设,实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财会业务培训。几年来,输送到大专院校和“电大”、“函大”进修的有96人,举办会计培训班8次,培训350多人次;邀请著名经济专家、教授讲课6次,听讲人数480人,提高了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抓网络,促进横向信息交流。为了做好行业价格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及时交流价格信息,1987年我们建立了“行业价格信息网络”,各企业物价员为网络信息员,对轻工产品的价格、税收、成本及销售情况及时反馈。并通过公司举办的“轻工动态”进行宣传报道,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信息,为合理地制定产品价格提供资料。信息网络所做的工作得到了物价部门及企业经营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