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会工作怎样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为增强企业活力服务,这是财会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几年来,我们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全省石化企业中有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省石化企业1987年产值、利润比1986年分别增长25%和146%,今年1—5月份产值、利润又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和57%。
(一)培训人员,创造条件。我们把提高财会干部业务素质作为开展目标成本的关键措施来抓,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抓人才培训,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方法开展各种培训工作。一是厅培训。分两批培训了地市及重点企业的财务科长和企管科长100余人,学习目标成本的确定、预测、分析,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核算和反馈,量本利分析、价值工程、责任会计等;还组织业务骨干进行实地考察,取经学习。二是地市培训。80%以上的地市都举办了目标成本管理学习班。石家庄地区化工公司举办了8期培训班,培训了包括主管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在内的人员达240多人次。三是企业轮训。凡是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自我武装”或者邀请已推行目标成本管理、而且已取得成效的企业的同志现身说法,讲解做法和在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
财会工作怎样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为增强企业活力服务,这是财会工作者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几年来,我们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全省石化企业中有重点、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省石化企业1987年产值、利润比1986年分别增长25%和146%,今年1—5月份产值、利润又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8%和57%。
(一)培训人员,创造条件。我们把提高财会干部业务素质作为开展目标成本的关键措施来抓,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共同抓人才培训,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方法开展各种培训工作。一是厅培训。分两批培训了地市及重点企业的财务科长和企管科长100余人,学习目标成本的确定、预测、分析,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核算和反馈,量本利分析、价值工程、责任会计等;还组织业务骨干进行实地考察,取经学习。二是地市培训。80%以上的地市都举办了目标成本管理学习班。石家庄地区化工公司举办了8期培训班,培训了包括主管厂长、车间主任、班组长在内的人员达240多人次。三是企业轮训。凡是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自我武装”或者邀请已推行目标成本管理、而且已取得成效的企业的同志现身说法,讲解做法和在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通过培训,建立了一支素质较优良、人员成龙配套,基本能满足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工作需要的管理干部队伍。
(二)制订规划,逐步展开。我省预算内石化企业近300家,分9大行业。为了有步骤分阶段地推开目标成本管理工作,我们本着先易后难,从低到高,分期分批,逐步展开的原则制订了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每年推行企业个数,达到目标采取的措施、方法、步骤等等。各地市也对所属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类排队,制定实施计划。每年迈一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发展。至1987年底,全行业推行面达到51%。
(三)建立组织,分类指导。为了加强对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领导,厅长亲自抓,由计财处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各地市局也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全省石化主管部门,对不同管理水平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指导。对于领导班子强、基础工作好、管理工作先进的大中型企业主要是提高它们自我推行的积极性,让企业自己制订规划,自我组织实现;对领导班子较弱、管理工作一般的企业,由厅或地市局帮助企业进行咨询诊断,找差距,订措施,条件成熟一个推行一个;对基础差、管理比较混乱的企业,从抓各项基础工作入手,积极进行推行准备。
(四)制定办法,不拘一格。根据《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规定的基本任务,在总结试点企业推行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目标成本管理暂行办法。
鉴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同,生产经营状况各异,因而不要求企业一下子就达到暂行办法的要求,允许地市和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办法,把统一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在推行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逐步向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
(五)测定成本目标,强化控制。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上级降低成本的要求,经4次测算,制定出了全省合成氨、碳铵、硫酸、磷肥4个主要产品的行业成本目标,每个产品按成本项目分三个层次,即全省先进水平,全省平均水平和全省后进水平。印发给各地市及企业,让他们“对号入座”,以便在制定目标成本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找差距,订措施。这样做,不仅使企业能清醒地认识到本企业在全省所处的位置,激发和增强紧迫感、责任感,而且能促进成本管理的加强,把企业“逼”上一个新台阶。
(六)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为了推动全行业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厅和地市局每年都要抓一两个试点企业,经常下去具体帮助指导,巩固已有成果,总结新鲜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如晋县化肥厂是化工系统的试点厂之一,我们定期深入该厂,研究和协助解决推行中的问题,使该厂推行工作更加稳步、健康地发展。为全面总结和推广该厂的经验,我们不失时机地召开了全系统重点企业和地市局的厂长、总会计师、财务科长参加的现场会,进行对口学习座谈。促进各企业对照经验找差距,重新修订和完善推行目标成本管理计划。
(七)抓住“龙头”,带动“龙尾”。为使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在更多的企业中推行,我们抓住两个“龙头”。一个是以38户年实现利润超百万和产值超千万的大中型企业为“龙头”。对这些企业不定期地了解进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帮助,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分门别类,提出改进意见和要求,使其不断提高和发展,在各行业中起标杆作用。另一个是以石家庄地区为“龙头”。将其作为经常联系点,协助规划和总结经验,截至去年底,该区推行企业21个,推行面达66%,成为地市主管部门抓目标成本管理的“排头兵”。此外,我们针对“龙头”活起来了,而“龙尾”往往动不起来的情况,帮助保定地区培养了涿州化肥厂这个典型,在该厂召开了全区现场会,推动了该区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蓬勃发展,摘掉了后进的“帽子”。
(八)开展联查,促其完善。为推动目标成本管理向纵深发展,拟定了6条目标成本管理检查内容,每年组织20多名有较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同志,分赴企业进行指导服务性的检查。通过检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出主意,当参谋,协助和推动被查企业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引线穿针,铺路搭桥的作用。同时,我们还把检查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梳成辫子,通报全系统,作为一个阶段完善、深化目标成本管理的主攻方向。
(九)交流作法,总结经验。在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中,一些企业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具体作法。为把这些经验变成共享“资源”,以利少走弯路。我厅先后召开了四次目标成本管理经验交流会,围绕每个阶段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提出交流重点。每交流一次更换一个内容,这样即可推动企业开阔视野,又可通过交流,借鉴成功作法,达到不断推陈出新的目的。
(十)考核评比,树立先进。为了搞好考评,我们制定了五条考评标准,在考核中,首先是对标,看是否达到标准;其次是与联查中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看是否真实、可靠;最后是横向对比,看是否具有先进性。采用这种方法考评,几年来,共精选出了20个先进单位,其中:企业17个,地市局3个。这些单位的作法各具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全系统目标成本管理向更广泛、更深层次推进,发挥了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