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我们在科研任务增加、设备与设施技术改造任务重、技术要求高,需要更多的经费的情况下,由于改革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宏观控制,严格预算审核,合理分配使用经费,尽管物价上涨,经费实际保障能力下降,仍实现了当年预算收支平衡,并做到略有节余。在有限的经费内,保障了科研试验任务和设备、设施技术改造的完成。
一、改革预算管理办法,实行分级负责制。“六五”期间,科研费采取切块分配,预算经费分成几项,由机关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单位各掌握一块,由此造成经费与任务相脱节,经费大量超支。为此,我们一方面将分散的财权收回,集中到财务部门,经费的分配、调整、使用及拨款、报销、结算等,统一由各级财务部门归口办理。对重点或大型设备项目“戴帽”下达,在经费上予以确保;当年预算已作安排而因故未完成的项目,其经费年终结余不撤消,可随项目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为用好资金,允许单位在年度预算指标和审批权限范围内,根据任务需要和预算执行情况,调剂使用年度预算指标,实行分级负责制,即科工委、基地、团站三级负责制,强调一级有一级财权。另一方面在预算安排上,严格预算管理程序,坚持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留有余地;坚持...
近几年,我们在科研任务增加、设备与设施技术改造任务重、技术要求高,需要更多的经费的情况下,由于改革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宏观控制,严格预算审核,合理分配使用经费,尽管物价上涨,经费实际保障能力下降,仍实现了当年预算收支平衡,并做到略有节余。在有限的经费内,保障了科研试验任务和设备、设施技术改造的完成。
一、改革预算管理办法,实行分级负责制。“六五”期间,科研费采取切块分配,预算经费分成几项,由机关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和使用单位各掌握一块,由此造成经费与任务相脱节,经费大量超支。为此,我们一方面将分散的财权收回,集中到财务部门,经费的分配、调整、使用及拨款、报销、结算等,统一由各级财务部门归口办理。对重点或大型设备项目“戴帽”下达,在经费上予以确保;当年预算已作安排而因故未完成的项目,其经费年终结余不撤消,可随项目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为用好资金,允许单位在年度预算指标和审批权限范围内,根据任务需要和预算执行情况,调剂使用年度预算指标,实行分级负责制,即科工委、基地、团站三级负责制,强调一级有一级财权。另一方面在预算安排上,严格预算管理程序,坚持先收后支、量入为出、留有余地;坚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集中财力、解决主要问题。实行这些改革办法,既避免了财权分散、支出失控,又调动了单位理财积极性,收入有预算,支出有计划,做到合理地、节约地使用科研经费,确保了预算收支平衡。
二、搞好任务与物资(设备)、外汇、经费之间的综合平衡,实行目标管理。为做到合理分配经费,在宏观控制方面,我们紧紧把住了任务、物资(设备)、外汇、经费四者的综合平衡。即根据科研试验任务规划与年度任务项目计划,逐项审核经费支出,实行定任务、定经费、定支出,保任务完成、保经费收支平衡的目标管理。计划(技术)部门根据任务的需要,对所需物资设备进行充分调研和实事求是的技术经济论证,论证经报批并已落实经费后,由物资(设备)部门列入年度物资设备订购计划,按“货比三家”的原则,组织招标,与生产研制单位签订经济合同,严格合同管理。国外订货所需外汇,由用汇单位根据年度任务计划和经费预算安排,按勤俭办科研和先国内后国外的原则,提出订货项目,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上报审批。审批项目的同时,下达年度用汇指标和相应的人民币,订货部门据此按批准的项目组织订货。由于搞好了这四者的综合平衡,避免了宏观失控,使任务、物资(设备)、外汇与经费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了任务项目和物资设备到货所需的经费。
三、根据科研事业发展方向和设备、设施现状,适时调整年度经费预算结构。目前,在用科研设备及设施,相当部分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以改善试验条件,提高试验水平。据测算,急需安排的技术改造费每年需要量约占年度预算指标的近15%,而技术改造没有专项经费来源,只能挤入正常年度科研费内。据此,科研费年度预算原有结构要作相应、合理的调整。要压缩直接消耗费、科研管理费,但又要确保任务必需和必要的科研管理支出;要压缩设备购置费和维修费,但又要保证先进设备的购置与原有设备的维护保养;要增列技术改造费,以保证其专款专用。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年度预算经费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从这两年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看,科研费预算结构调整是合理的,是符合实际的,较好地贯彻了“打基础、上水平”的方针。

四、改变工作方法,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为改善管理提供服务。过去虽然也做年度预决算,但是对各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经费使用效益如何等,心中无数,既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又不能有效地指导各单位改进经费管理。这种单纯应付经费供应的工作方法与财会工作应当发挥的作用是不相适应的。近两年,在改变工作方法上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摸索。一是把好“三关”,即年度预算审核关,物资设备订货关,经费拨款关。在此基础上,除个别单位、个别项目确因任务变化而需要调整预算指标外,均不作调整,以保证预算的严肃性。为及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搞好宏观控制,建立了经费收支月份快报,适时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另外,我们还组织编写了《历年科研基建经费资料汇编》,通过对历年支出资料的整理、分析,从中找出科研试验与科研费支出的内在联系,为领导决策、宏观控制提供可靠信息,保证年度预算按既定的目标执行。二是理顺科研财务部门与有关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使科研费在财务部门归口管理的前提下,又不失去业务部门的支持,共同把关,互相制约,避免造成损失浪费,保证把有限的经费切实用在“刀刃上”。三是注意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如发射外国卫星的某工程专项经费预算审核,为了做到对所需经费心中有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审核,使该工程专项经费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健全与完善科研财务管理规定。我们在调查研究、总结以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本着改革的精神,先后制定了《科研事业费管理的暂行规定》、《对外发射卫星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科研事业费预决算管理暂行办法》、《科研事业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关于科研差旅费管理几个问题的通知》和《外汇及国外订货管理办法》等,根据科研试验任务的性质、特点与科研费支出用途,明确直接消耗费实行预算包干,设备与技术改造费实行指标控制,研究费实行研究基金制,维修费与管理费实行定额包干,物资材料实行周转金管理等。这些规定、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把科研财务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基本上扭转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使科研财务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