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针织厂,是个小型国营针织企业,始建于1976年,现有职工541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弹力袜、弹力服装、弹力小商品3个系列,70多个品种。过去企业的基础比较差,管理工作也跟不上去,原材料、产品的流失现象相当严重;职工劳动纪律松驰,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每年只能实现一万多元的利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79年该厂实行了“联产、联质、联耗、包费用”的三联一包厂币制;1982年建立了厂内银行;1983年以后,在企业改革中,又发展为以目标利润为主要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使企业的管理和核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几年,他们在完善厂内银行的职能和运行机制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行厂内银行核算,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
该厂在推行厂内银行时,从促进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做起。首先,进一步划小了核算单位。把全厂各车间、科室划为24个独立的核算单位,其中有16个单位在厂内银行设立了帐户。各车间也根据实际情况划小核算单位,划小到哪一级,就包到哪一级,包到哪一级,就核算到哪一级。对原材料、机配件、工资等成本项目,直接核算到人。如对档车工人实行以质论价的分档次无限额计件工资制。以织袜车间为例,档车工每月生产...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针织厂,是个小型国营针织企业,始建于1976年,现有职工541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弹力袜、弹力服装、弹力小商品3个系列,70多个品种。过去企业的基础比较差,管理工作也跟不上去,原材料、产品的流失现象相当严重;职工劳动纪律松驰,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每年只能实现一万多元的利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79年该厂实行了“联产、联质、联耗、包费用”的三联一包厂币制;1982年建立了厂内银行;1983年以后,在企业改革中,又发展为以目标利润为主要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使企业的管理和核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几年,他们在完善厂内银行的职能和运行机制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行厂内银行核算,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
该厂在推行厂内银行时,从促进落实承包经营责任制做起。首先,进一步划小了核算单位。把全厂各车间、科室划为24个独立的核算单位,其中有16个单位在厂内银行设立了帐户。各车间也根据实际情况划小核算单位,划小到哪一级,就包到哪一级,包到哪一级,就核算到哪一级。对原材料、机配件、工资等成本项目,直接核算到人。如对档车工人实行以质论价的分档次无限额计件工资制。以织袜车间为例,档车工每月生产的全部产品一级品率在95%以上,产量达到4000双,全部产量按一等计件工资单价计算(每打袜子0.22元);一级品率在92%-94%之间,产量达到3500双,全月产量按二档计件工资单价计算(每打袜子0.20元);一级品率在90-91.9%之间,全月产量按三档计件工资单价计算(每打袜子0.18元)。对原材料消耗,实行四级(厂部、车间、班组、个人)计量。工人上班领原材料,下班交袜子和余丝,日结算、月兑现,原料少了直接从计件工资中扣除,基本上杜绝了原料丢失浪费现象。机针及机配件,按每打袜子的消耗定额直接落实到保全工身上。水电费、辅助材料等落实到班组。修理费、折旧费、车间经费等指标落实到车间。车间根据当月实际成本,对照目标成本即可知道盈亏。对各单位的经济核算,做到分层次控制。每个档车工的产量越高,单位成本中所分摊的固定资产费用就越低。质量越好,卖到下道工序的价格就越高。因此,强化了职工提高质量和满负荷工作的意识。
其次,实行了以成本包干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如对生产车间实行成本包干,对科室实行费用包干,对供应科实行单项承包,对销售科、锅炉房等实行大包干。锅炉班大包干承包后,为降低燃料费用,对锅炉进行了更新改造,平均每年可节煤200吨,节约燃料费9000元,这个班连续两年被评为市节能先进班。
第三,指标分解、层层承包。他们年初制订出综合计划,再根据年度计划,做出财务计划,确定目标利润。在确定目标利润的基础上,将总成本分解为原材料、染化料、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外部加工费、附料、辅助材料、包装物、机配件、原料、折旧费、修理费、车间经费、企业管理费14项。然后采取成本包干形式,进行承包,把各项指标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指标落实到哪一级,厂内银行就核算到哪一级。如织造车间,织一双男花袜,目标成本是1.0126元,其中原料是0.8183元、机针0.0072元、辅助材料0.0098元、工人工资0.1205元、提取职工福利费0.0109元、水电费0.01元、提取折旧大修理费0.0295元、车间经费是0.0064元。达到这个目标成本车间就不赔不挣;低于目标成本,车间就盈利;反之就亏损。近几年,在纺织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由于该厂推行厂内银行,落实了承包经济责任制,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指标,事中有控制,较好地挖掘了企业内部潜力,保证了工厂方针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厂内银行核算,全面实行“买卖”关系
厂内银行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把原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半成品、产成品的转移,劳务的提供等都变成“买卖”关系,计价结算。他们首先制订出计划单价,并通过滚雪球的方式,制订出各道工序产品流通的结算价格(目标成本)。如,上一种新产品,首先要由技术科考核出原材料消耗定额,劳资科考核劳动定额,设备科考核燃料、动力、水电汽、机配件定额等。然后,由厂内银行根据各种定额和原辅料及劳务等计划价格,计算出各品种、各工序间在产品结算价格。各车间由于生产的性质不同,实行买卖和结算的形式也不同。如,织造车间是领原材料直接制成成品袜子,卖给总收发站。车间领用原材料时开出库单(一式三份),自己留一份,交厂内银行一份,到仓库领料时交出库单随之交厂币或支票。生产的产品卖给定型车间,增加厂内银行存款。到月末车间与仓库对帐,仓库与厂内银行对帐,厂内银行与车间对帐后,计算出车间成本及内部利润。棉毛车间是用厂内支票到总收发站购买原料,就直接减少车间厂内银行存款,增加总收发站厂内银行存款。车间成品卖到下道工序时,再增加车间厂内银行存款,棉毛车间买线是每公斤27元,加上本道工序的加工费即是实际成本。卖到下道工序的产品是以质论价的,一等品的结算价格是每公斤29元,二等27.5元,三等24元,保本点是每公斤28.20元,低于这个值是盈利,高于这个值体现亏损。这样就要求车间必须降低成本,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到第一位。
三、发挥厂内银行作用,加强流动资金管理
企业内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为了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他们对流动资金实行分级分口管理。储备资金落实到供应科,供应科再分别落到个人身上,核算到每个供应员。生产资金落实到生产科,责任直接落实到科长。成品资金落实到销售科,实行大包干,销售科再分别落实到库管员和销售员身上。结算资金落实到财务科,指标直接落实到财务科长身上。三年来,储备资金下降了49.7%,生产资金占用也减少了,销售费用逐年降低,结算资金共清理陈欠款24笔,活化资金21.2万元。
为了减少资金占用,厂内银行对各核算单位实行贷款制度。对超定额贷款,须厂内银行副行长批准,按千分之二付息,分别从车间和科室的费用中支付。实行这种办法以后,改变了过去车间、科室喊要钱,财务科喊没钱,厂领导天天为钱忙得团团转的状况。
厂内银行为了对资金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对开户单位实行日清日结制度和资金占用三日报表制度,使厂长对流动资金在各阶段的状态了如指掌,随时可以对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做出合理的决策。如今年一月份报表反映销售科产成品资金占用过大,经调查是二等婚礼服积压造成的,就立即决定裁剪车间不准再用二等布裁婚礼服,使婚礼服一等品率达100%,做到了产品快产、快销,减少了成品资金占用。
四、采取保证措施,巩固厂内银行的发展
(一)建立仲裁委员会,及时解决各种经济纠纷。仲裁委员会由厂长任主任,行长任副主任,委员分别由技术、质量、企管、设备、销售和生产科科长担任。仲裁委员会对厂内发生的各种经济纠纷和扯皮现象及时进行仲裁,为厂内银行工作正常运转奠定了基础。
(二)每月10日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由厂内银行行长或副行长主持,各车间专职核算员和科室兼职核算员参加。会上要公布上月经济活动结果,分析节约或超支原因,确定奖罚,及时兑现。
(三)不断完善和强化各项管理基础工作。一是健全岗位责任制。全厂共建立47种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每个职工的岗位职责。二是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和各种凭证、单据。几年来,全厂共建台帐39种,原始记录及报表107种,为加强全面经济核算,强化“买卖”关系,全面、准确、及时反映全厂经济活动情况,起了保证作用。三是加强了检斤计量工作。目前,全厂设计量检测点120处,配备计量器具120件,计量器具配备率达100%。四是完善和严格定额管理。因为这个厂是以计件工资为主,加强定额管理不仅是完善厂内银行的需要,也是计算劳动报酬的依据。目前,全厂共有定额129种。其中:劳动定额78种、消耗定额22种、资金定额20种,能源消耗定额9种。五是制订完善的厂内价格。为了正确结算和考核各单位的劳动成果,他们仿照国家不变价格的办法,制订了统一的厂内价格标准。计划价格一般每年调整一次,但由于市场变化价格差异过大时,也可以随时调整。目前,全厂制订厂内计划价格2889种。其中:原料价格2004种、在产品结算价格880种、劳务价格5种。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核算人员素质。该厂每年举办两期核算员业务培训班。还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对核算人员进行培训。现全厂有20名专兼职核算员全部经过了培训。同时,他们还在厂内开展了核算员评比活动,已评选出7名优秀核算员,并进行表彰和奖励。
该厂通过推行厂内银行核算,带动了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管理,促进了经济责任制的落实,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1987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4%,实现利润增长1.12倍,销售收入增长20.7%,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年加速40天。各项经济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被省纺织工业厅评为先进企业。今年又获全国企业改革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