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搞好纺织商业企业二级帐的改革,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尝试,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按商品分类,实行分级管理
针对纺织商品的特点,我们把纺织商品分成10多个大类,80多个小类。将原由财会部门控制的三级商品明细帐,跟开票员的实物帐合并,按商品小类设置了二级商品类目帐,归财会部门记载,实行小类商品数量、金额双控制。具体程序是:收款员每天下午二时左右刹帐结算,四时左右办理完托收(时间上主要是要跟银行办托收的可能性挂起钩来)。开票记帐员把销货记帐联分类,按品种逐一记入商品帐,五天一汇总,记入二级帐,并按小类毛利率法或结合物价的差价率法结转成本。实行这种办法,能够做到“当天库存当天晓”,责任明确,会统一致。可以对商品进行短期的销售预测,及时发现短缺商品,还可以按小类商品搞好库存定额。
二、仓批分存,责任到人
现在基层单位对纺织商品的进货,是一勤,二少,三选,四抢。“勤”就是进货次数比过去勤,路近的天天来看看,路远的三天两天来望望。“少”就是进货批量比过去少,金额也比过去少。“选”就是挑选性强。“抢”就是进货单位平时进货少当令时拿货集中:争着抢。由此在销售业务中带来了...
如何搞好纺织商业企业二级帐的改革,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尝试,现将做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按商品分类,实行分级管理
针对纺织商品的特点,我们把纺织商品分成10多个大类,80多个小类。将原由财会部门控制的三级商品明细帐,跟开票员的实物帐合并,按商品小类设置了二级商品类目帐,归财会部门记载,实行小类商品数量、金额双控制。具体程序是:收款员每天下午二时左右刹帐结算,四时左右办理完托收(时间上主要是要跟银行办托收的可能性挂起钩来)。开票记帐员把销货记帐联分类,按品种逐一记入商品帐,五天一汇总,记入二级帐,并按小类毛利率法或结合物价的差价率法结转成本。实行这种办法,能够做到“当天库存当天晓”,责任明确,会统一致。可以对商品进行短期的销售预测,及时发现短缺商品,还可以按小类商品搞好库存定额。
二、仓批分存,责任到人
现在基层单位对纺织商品的进货,是一勤,二少,三选,四抢。“勤”就是进货次数比过去勤,路近的天天来看看,路远的三天两天来望望。“少”就是进货批量比过去少,金额也比过去少。“选”就是挑选性强。“抢”就是进货单位平时进货少当令时拿货集中:争着抢。由此在销售业务中带来了“三多”,即签票数多、拆件数多、样品间散件布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实行仓批分存的办法(仓指仓库,批指样品间)。改革原三栏式商品帐,采用多栏式的记帐法,在结存栏内分设仓、批二栏。建立必要的领货手续制度,各自按销货凭证和收发手续,天天记载,责任落实到人,使差错大大减少。即使有误,也可按各自责任追查。
三、抓凭证传递,搞表表控制
原始凭证是财会核算的主要依据。在传递过程中,要求传递合理。改革前我们的凭证传递流程是:码头→仓库→验收→制单→过帐→开票→复核→配货→提货→抄表→托收→过帐→商品帐→科目帐。这种传递环节多、资金周转慢。抄表(三日或五日报)、托收,就要三至五天。从进仓、制单验收到过好帐,才能开票发货、记帐,一般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而且帐册重设(商品帐跟开票员的实物帐基本一样),当天不能反映当天的库存,一般要在季末盘货后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实际库存。月末只能实行笼统的毛利率估算,连分大类的毛利率估算也搞不起来,季末倒轧成本,误差效大,影响经营成果计算的正确和对各项经济指标的考查。为此我们改为:码头→仓库→验收→过帐→开票→复核→配货→仓库(整件)或样品间(散件)→发货→托收→开票员记帐→二级帐→科目帐。调整后,实行仓、批分存,样品间、领货建立必要的手续制度,复核收款员在货发后办理托收时一人分票(一联留存,一联托收,一联记帐,一联统计),清点无讹后,直接交有关人员。由收款员分票。思想集中,责任心强,不易错乱。
为了进一步从制度上保证凭证不流失,我们结合业务需要,实行表表控制,其表式有以下两种:
1、日销售分户对照表。此表按销售对象分类分户填列。收款员每天在复核时,记载来往户头的发生额、发票张数、托收日期。一式四联,一联样品间,一联统计,一联留存,一联交开票记帐员转二级帐。规定统一按表上的日期记帐,这样有效地控制了发票的流失,核对了当天的托收金额。同时按户记载,有利于按销售对象进行统计;有利于建立客户进货台帐。为推行和考核推销人员的分片包干责任制,提供了依据。表式如下:

2.日销售分类对照表。此表按二级帐小类目录排列于表。当收款员把日销售分户对照表连同销货记帐联发票,传递给开票记帐员后,开票记帐员将记帐联按小类目录分类,汇成小类数量、金额及发票张数,跟日销售分户对照表核对无讹后,交二级帐抽票复核,每五天汇总、做封面、记入二级帐。月末核对结存,发现讹误,只要把帐面数字跟日销售分户对照表和日销售分类对照表核对,便可查出哪一类、哪一户、哪一天、哪一笔的差错。表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