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润是企业一足时期的财务成果,也是承包者最关心的追求目标。对乡镇企业实现的帐面利润,在分配之前,必须认真核实,避免产生多纳税、多上交多分奖、空留成等问题。我们在实践中,采取“十查十看”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利润核实工作。“十查十看”的具体内容是:
一查专项费用的提取,看是否按规定提足。通过有关明细帐户审查职工福利费、教育费、文体费和上交企业主管部门等专项费用,是否按有关规定的比例足额提取.有无少提或不提的现象。
二查原始凭证,看有无挤入成本、转移成本的现象。所谓挤入成本,是将基建等不应列入成本的支出转嫁于产品成本负担,从而达到截留利润的目的;所谓转移成本,是将生产性费用如劳动保护费,财产保险费、固定资产经常性修理费等通过专用基金帐户列支,从而达到扩大利润的目的。
三查税收,看应纳税款是否提足;减免税款是否按规定转作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检查销售和往来等帐户,审核有无偷漏税收以及减免税款是否足额提取转帐,以防减免税款用于职工个人消费。
四查材料产品帐,看有无通过价格来调节成本.有些企业在结转材料耗费时,采用低于帐面平均价格的手段,形成了较低的产品成本;在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时...
利润是企业一足时期的财务成果,也是承包者最关心的追求目标。对乡镇企业实现的帐面利润,在分配之前,必须认真核实,避免产生多纳税、多上交多分奖、空留成等问题。我们在实践中,采取“十查十看”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利润核实工作。“十查十看”的具体内容是:
一查专项费用的提取,看是否按规定提足。通过有关明细帐户审查职工福利费、教育费、文体费和上交企业主管部门等专项费用,是否按有关规定的比例足额提取.有无少提或不提的现象。
二查原始凭证,看有无挤入成本、转移成本的现象。所谓挤入成本,是将基建等不应列入成本的支出转嫁于产品成本负担,从而达到截留利润的目的;所谓转移成本,是将生产性费用如劳动保护费,财产保险费、固定资产经常性修理费等通过专用基金帐户列支,从而达到扩大利润的目的。
三查税收,看应纳税款是否提足;减免税款是否按规定转作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检查销售和往来等帐户,审核有无偷漏税收以及减免税款是否足额提取转帐,以防减免税款用于职工个人消费。
四查材料产品帐,看有无通过价格来调节成本.有些企业在结转材料耗费时,采用低于帐面平均价格的手段,形成了较低的产品成本;在结转销售产品的成本时,又采取低于帐面平均价格的手段,形成了较低的销售成本。其结果,一是虚增了帐面利润;二是年末帐面结存的材料、产品的价格不实。因此,必须通过对材料、产品结转成本的审核来达到审核利润的目的。
五查“往来”帐户,看有无虚增“客户”来调节利润。有些经济效益高的企业,通过虚设“负债客户”来截留利润:有些经济效益低的企业,通过虚设“资产(债权)客户”来扩大利润。因此,必须通过对“往来”帐户和有关原始凭证的审查,核销虚列的“往来”客户,以保证利润的真实性。
六查摊配帐户,看有无应摊未摊,应提未提费用。设置摊配帐户,是为了把发生的费用归属于相应的会计期间,以便正确计算各期的损益。而不少企业把摊配帐户作为调节利润的“防空洞”。主要表现在,一是“待摊费用”帐户只增加不摊销;二是把部分产品成本人为地空挂在“待摊费用”帐户中;三是把已在受益期发生但尚未支付的费用不从成本中提取,如向职工及社会借款集资的利息等。从而缩小成本,扩大利润。
七查库存现金,看有无隐藏的生产性费用。按规定,企业的现金库存量应控制在银行核定的限额之内,但绝大部分企业的库存现金帐面余额在千元或万元以上,其原因之一是已支未报帐的企业管理费用较多,如招待费、办公费等,把承包期内发生的部分费用企图通过“库存现金”帐户来结转到下年,从而达到减少成本,增加利润的目的。所以,在核实利润期间应对库存现金余额的构成进行逐项清点,看有无应结未结、应核未核、已支未报帐等帐项,以便将费用归属到承包期内。
八查发出商品,看有无长期收不回的悬帐。在连续承包的企业里,有些商品发出多年,资金长期不回笼,对这部分确无能力收回的“沉淀”商品资金应予核销。
九查固定资产购建支出,看内容是否真实。有些企业钻基建工程的空子,将应在成本中列支的业务费用转嫁到“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帐户列支,扩大基建成本;还有的企业固定资产竣工后即交付使用,却长期不予转帐,仍挂在“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帐户中,其目的是少提折旧和大修理基金,缩小产品成本。在审查中,应按规定从交付使用的次月起补提折旧和大修理基金。
十查库存物资,看帐实是否相等。有些企业帐实不符的主要表现,一是在数量上,实际结存数小于帐面结存数;二是在质量上,积压产品多、次品多,甚至废品多,直接影响到承包期内盈亏的真实性。还有些企业会计报告期末“在产品”数额较大,其实物量与帐面结存量不符,更有甚者,期末无“在产品”数量,却有“在产品”余额。因此,要通过实地盘存,核实库存物资,达到帐实相符,避免利润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