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四川省西充县川北风机厂自1985年以来,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重点加强了物质消耗定额的管理,变过去财务科一家核算为全厂各车间、班组、机台、个人都核算,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当家理财,挖潜降耗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组织领导,培训核算人员。厂部建立了“成本定额管理领导小组”,由厂长,党支部书记、副厂长、财务科长等人组成,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解决存在的问题。财务科内设立“定额核算办公室”,由三名财务人员和一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日常核算的具体工作。同时加强了车间、班组经济核算的组织建设,举办了培训班,重点学习车间经济核算基础知识和核算方法,通过测验,选拔了有事业心,成绩较好的14名同志充实到各核算单位担任核算员和保管员,负责收集核算资料,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使定额核算工作有了扎实的基础。
二、划小核算单位。为了便于核算和管理,分清经济责任,厂部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管理范围,按风机生产工序和车间布局将全厂划分为“下料”、“机壳”、“进风口”、“金工”、“铸工”等11个核算单位,并建立了“风机”、“金工”、“铸工”三个半成品库房和“钢材”、“机电”、“...
四川省西充县川北风机厂自1985年以来,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重点加强了物质消耗定额的管理,变过去财务科一家核算为全厂各车间、班组、机台、个人都核算,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当家理财,挖潜降耗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加强组织领导,培训核算人员。厂部建立了“成本定额管理领导小组”,由厂长,党支部书记、副厂长、财务科长等人组成,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解决存在的问题。财务科内设立“定额核算办公室”,由三名财务人员和一名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日常核算的具体工作。同时加强了车间、班组经济核算的组织建设,举办了培训班,重点学习车间经济核算基础知识和核算方法,通过测验,选拔了有事业心,成绩较好的14名同志充实到各核算单位担任核算员和保管员,负责收集核算资料,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使定额核算工作有了扎实的基础。
二、划小核算单位。为了便于核算和管理,分清经济责任,厂部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管理范围,按风机生产工序和车间布局将全厂划分为“下料”、“机壳”、“进风口”、“金工”、“铸工”等11个核算单位,并建立了“风机”、“金工”、“铸工”三个半成品库房和“钢材”、“机电”、“工具”、“铁炭”四个材料库房,对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进出库进行核算。
三、制定消耗定额和内部结算价格。由厂部牵头,抽调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生产人员组成专门班子,按生产工序和设计要求,先后查阅了近五年的历史资料,通过逐项算帐对比、现场测定,并交各核算单位讨论和试行,最后对全厂10个系列,80多个型号的风机产品制订了材料、燃料消耗定额7790个,工具消耗定额441个(贵重工具由厂部统管,需用时借用)。同时,还制订了厂内材料和半成品计划价格,由核算办公室内部考核。
四、清仓查库,健全出入库制度。为安全、妥善地管好财物,厂部建立和健全了材料、半成品、工具、产成品的收、发、领、退制度。实行“三单”“七表”,对所有财产物资做到建卡立帐,分类入库,堆码上架,存放有序。无论金额大小,数量多少,都必须坚持点件、检尺、过秤、验收、填单。出库时严格手续,核对帐单,并定期对库存物资清查盘点,如发现有物资短少现象,则由保管人员按厂部规定赔偿。
五、统一核算凭证,实行分户核算。厂部规定各核算单位要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对材料、燃料、半成品、工具的收入、发出、消耗、结存,统一使用厂部设制的凭证,序时记载,分别设户,定期汇总,核算节约或超支数额,明确经济责任。
六、建立经济责任制,实行奖赔兑现。厂部为了把降低物质消耗同职工个人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对原材料、半成品、工具的消耗实行“定额管理,按月结算,季度兑现奖赔”的办法,奖赔的金额,控制在节超物资购进平均价9%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