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6年,化工战线广大职工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增收节支的各项要求,坚持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基本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化工生产的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化工总产值可比上年增长6%,能实现年初提出的“保六争七”的奋斗目标。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狠挖企业内部潜力,努力增收节支,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财会工作要为化学工业增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一、提高思想,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向管理要效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计划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的展开,使旧的经营管理方式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企业财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由于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许多费用增加,使化工产品生产成本急剧上升。面对不利因素,一些企业过分强调客观,放松了管理和主观努力,致使经济效益下降。两眼向上,两手向外,是没有出路的。消极地等靠上面给予政策照顾、减免税收,只会使企业管理水平越来越低,企业的生命力越来越弱。应当看到,化学工业的前景是好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将越来...
1986年,化工战线广大职工认真贯彻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精神,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增收节支的各项要求,坚持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基本方针,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化工生产的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化工总产值可比上年增长6%,能实现年初提出的“保六争七”的奋斗目标。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狠挖企业内部潜力,努力增收节支,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财会工作要为化学工业增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作出贡献。
一、提高思想,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向管理要效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计划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的展开,使旧的经营管理方式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企业财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由于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许多费用增加,使化工产品生产成本急剧上升。面对不利因素,一些企业过分强调客观,放松了管理和主观努力,致使经济效益下降。两眼向上,两手向外,是没有出路的。消极地等靠上面给予政策照顾、减免税收,只会使企业管理水平越来越低,企业的生命力越来越弱。应当看到,化学工业的前景是好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利条件是很多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的增长,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化工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潜力是很大的。在同类化工企业中,产品成本和消耗的差距很大。例如三十五个重点氯碱企业生产的30%隔膜液碱,先进企业与后进企业相比,每吨成本相差将近一倍,直流电耗相差20%,耗蒸汽相差40%以上。32个中型化肥企业尿素的成本,先进企业与后进企业相差75%。碳铵成本先进企业与后进企业相差50%以上。这充分说明企业之间由于管理上的差距,经济效益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后进企业产品成本都能达到全行业平均水平,化学工业经济效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在化工系统中,有不少企业由于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挖潜改造,经济效益不但没有下降,而且是逐年上升的。例如,内蒙土默特左旗化肥厂自1980年以来,克服生产经营上的各种困难,大力加强企业管理,产量逐年上升,产品成本不断下降。该厂每吨碳铵成本1980年121元,1981年107元;1982、1983年每吨碳铵成本又有下降,盈利继续增加;1984年因原材料提价等因素,成本略有上升,但该厂千方百计强化管理,增产挖潜,盈利328万元,比上年增长98%;1985年在小氮肥滞销,生产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他们继续加强管理,使吨肥成本降到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盈利252万元。由此可见,化工企业不是没有潜力可挖,而是大有文章可做,企业管理不是已经到顶,而是差距很大。
二、财务部门和财会干部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要做到“三个参与”、“三个研究”
财会部门不仅是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而且是企业的经济研究部门,是企业领导实行经济决策的参谋部。财会工作要把工作重点转到提高经济效益的轨道上来,就要做到“三个参与”、“三个研究”。“三个参与”是:参与生产经营计划的拟定,在日常工作中要监督消耗,监督质量,取得好的效益;参与签订经济合同,包括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各种合同的签订;参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建项目以及技术改造的效益评价,把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结合起来。“三个研究”是:研究财政、税收情况和政策,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研究国内外市场信息及物价,加强经营环节的财务监督,做好企业权限之内的产品价格调整工作;研究金融信贷,广开财源,精打细算,把资金管理工作做活。
三、财会部门和财会干部要在搞活经营、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方面出谋献策
要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大量的工作是在经营过程中,这就需要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积极参与生产经营,在直接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提出建议,搞好监督。
一是开展多种经营,大搞“一主多副”,充分利用化工行业产品多,同类产品规格转换较快的特点,根据企业的条件,综合平衡和全面规划,开展综合利用,增加企业经济收入。并要把当前的改革措施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同企业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把增加眼前收入与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有后劲。
二是发展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的状况。联合要从化工生产的实际出发,重点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决定作用的、效益比较好的大型联合化工企业和化工企业集团。各级化工主管部门要加强扶持,财会部门要积极促进。
三是组织化工行业性的经济分析和预测。目前已有不少化工行业开展了定期的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分析。这对压缩长线产品,增产短线产品和改变产品结构,都起到了良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今后要把化工系统分行业活动提高一步,把经济预测工作和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纳入行业活动的范围。各个企业也要加强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剖析经济效益和经营情况变化的原因,为开展行业活动提供资料。
四是扩大产品出口,积极创汇。化工企业只要把经营管理搞好,产品适销对路,是可以从出口创汇中增加经济效益的。有的企业财会部门,不仅配合企业生产经营部门抓现有出口产品的品种、质量,使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同时还把企业的改造措施与增加出口新品种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取得了好的效果。
四、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要努力提高素质
首先,要树立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所谓新观念,就是要使我们的思想能够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大胆探索,开拓前进。要学好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根据《决议》的要求,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继续学习财会专业知识,学习基本生产知识、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扩大视野,把财会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
其次,要在做好日常核算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企业的财会核算工作,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对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要定期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各企业还要结合生产管理的组织形式,开展车间、厂部两级核算,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第三,加强信息工作,抓好财会电算化。财务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提供的信息量,约占整个企业管理信息量的70%,实现会计电算化有助于加强这个信息系统。目前,化工系统已有100多家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相结合,开发微机会计核算系统,取得较好的效果。希望各级化工主管部门和企业的领导,都重视财会电算化工作,用一定的力量加以研究,争取在不长的时间内,把微电脑用于大中型企业的财会核算工作中,并为微机联网,形成完整的会计信息体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