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9 作者:张学东 电子工业部副部长
[大]
[中]
[小]
摘要:
当前,世界电子工业发展极为迅速,竞争激烈;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为此,需要我们电子行业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参与世界竞争,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的观念,发扬开拓创新和拚搏进取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电子行业的历史重任。
电子工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给财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电子工业从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从产品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在引起管理模式、思想观念、职能任务、工作方法等一系列的变革。财会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在改革中求进步,求发展,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适应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新的财会管理体制,以加强对行业经济的宏观间接管理,促进微观放开搞活,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为振兴电子工业服务。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职能,面向行业
目前,财会工作如何实行行业管理,我们还缺少经验,需要进行探索。行业的财会管理和过去不同了:一是管理的范围和对象改变了,不再象过去那样只是按照...
当前,世界电子工业发展极为迅速,竞争激烈;同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电子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迫切。为此,需要我们电子行业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加快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参与世界竞争,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积极为四化建设服务的观念,发扬开拓创新和拚搏进取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电子行业的历史重任。
电子工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给财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要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电子工业从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从产品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在引起管理模式、思想观念、职能任务、工作方法等一系列的变革。财会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在改革中求进步,求发展,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适应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新的财会管理体制,以加强对行业经济的宏观间接管理,促进微观放开搞活,形成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为振兴电子工业服务。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职能,面向行业
目前,财会工作如何实行行业管理,我们还缺少经验,需要进行探索。行业的财会管理和过去不同了:一是管理的范围和对象改变了,不再象过去那样只是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主要管直属企、事业单位,而要面向整个行业进行财会管理和经济调节;二是管理职能和任务有了变化,过去侧重于管直属企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经费的分配交拨和财务指标的审批考核,今后除了对没有下放的企事业单位仍有这些管理职能外,将主要侧重于对整个行业的政策引导、法规制约、经济调节、信息服务等;三是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要有较大改进,过去主要采用指令性财务指标和财政分配手段进行直接管理、直接控制,今后则主要是采用财经法规和经济调节手段进行宏观的间接管理、间接控制。行业财会管理的范围和对象扩展了、延伸了;管理的职能和任务扩大了、加重了;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将有质的转变和提高。我部在机构改革中从机关总体职能和各司局的合理分工考虑,决定把财务司改为经济调节司,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适应行业管理的需要,适应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需要,适应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需要。经济调节司除了要求继续发挥财会管理的职能外,还要扩大经济调节的职能,并突出经济调节手段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电子行业的财务管理设置什么机构和采取什么手段,有待于大家去探索、试验和创造。
(二)更新观念,讲求效益
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又可以促进改革的深入发展,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电子行业新的体制和新的发展目标要求财会工作进一步树立以下新观念:
效益观念——无论是财会管理,还是经济调节,都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我们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首先是讲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要超越企业的局限,讲求行业的和社会的经济效益,把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把远期经济效益与近期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市场观念——行业经济要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行业和企业都要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承受压力,获得动力和活力。近几年来,电子行业在总体上正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迅速转变,市场为经济调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经济调节要运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作用于企业,影响微观的经济行为,达到宏观的经济目标。
竞争观念——竞争出积极性、出效益、出水平、出素质、出人才,要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发展我们的行业经济。财会管理和经济调节要促进企业发展生产,搞活经济,要从经济政策上给竞争创造平等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开放观念——电子行业服务面广、渗透性强,要在开放中求发展。在国内要屏弃门户之见,力戒封锁垄断,打破部门、系统、地域的界限,广泛发展横向联合,生产经营、技术咨询和应用服务都要面向社会、面向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国外,应大力开拓国外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广泛发展国际经济合作。这就需要财会工作认真研究适应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一套政策法规、制度办法,善于运用经济调节手段,调节开放、搞活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理顺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全局观念——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都要有全局观念,都要正确处理国家、社会、行业、企业、职工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坚决反对只要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的行为。
法制观念——财会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依法办事,照章办事,经济调节也要依据法规,按照政策办事,并在法规与政策的限度内发挥作用。经济越是搞活,越需要加强法制与政策指导,做到立法管业、以法治业,加强法制观念。
以上讲的要树立的几种观念,最根本的是效益观念。
(三)讲究生财、聚财和用财之道,增强自主自立的能力
理财是财会工作最基本的任务,理财包括生财、聚财和用财。无论行业或企业,宏观或微观,都要讲究“三财”之道。其中关键是生财,也就是提高经济效益,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只有生了财然后才有财可聚,有财可用。当然聚财、用财搞得好,合理筹集资金,合理使用资金,反过来也会促进生财。经济调节无论是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各种调节手段都会对生财、聚财、用财发生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通过调节分配,可以刺激生财,引导聚财和用财,把“三财”之道联结起来,形成生财、聚财、用财的良性循环。
今后,企业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资金和财力上不能“等、靠、要”,吃国家的“大锅饭”,而要在逐步扩大财权的基础上,用自己创造的经济效益去增强自主自立的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自我平衡的能力。事业单位也要逐步缩小国家拨款,逐步扩大有偿合同制,做到增收节支,以收抵支,自求平衡,也要讲求“三财”之道,讲求经济效益,不能消极地依赖国家拨款。
目前讲究“三财”之道,一个紧迫的任务是企业单位要扭亏增盈,事业单位要增收节支。一定要扭转效益下降、亏损上升和收不抵支的被动局面。财会部门、财会人员要在这方面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为各级领导当好参谋。
(四)推行现代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经济的现代化,一靠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二靠管理的现代化。行业的财会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都要向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向管理现代化要效率、要效益。管理的现代化又包括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首先,从思想观念来说,管理一定要讲效率、讲配合、讲服务精神。讲效率是因为财会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必须讲效率。资金有时间价值,时间就是金钱,高效率才能带来高效益;讲配合是因为资金运动涉及到生产经营、科技开发、供销商贸、信贷租赁等许多环节,财会工作在本部门、本单位内部要和其他许多业务工作密切配合,对外要和财税商贸、金融物价等许多部门配合,才能把资金运动管好;讲服务精神是因为财会工作接触面广,任何一个单位,从各级领导到全体职工都要和财务部门打交道,对外又要和许多部门打交道。资金运动也就是价值运动、货币运动,运动到哪里,就要管到哪里,服务到哪里,要用优质的服务来取得各方面的支持配合,把资金运动管好。
其次,要努力推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既要继承传统管理的一些好的经验,譬如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经验等,又要善于借鉴现代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譬如现代管理会计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包括量本利分析、预测技术、弹性预算、线性规划、目标管理、责任会计、成本控制、价值工程,等等,还要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财会管理,把财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一步。
今后,电子工业部准备逐步开展企业升级工作,部经济调节司将配合企业升级工作,制订行业财会管理的等级标准,组织和指导企业的财会管理等级评定;各企业财会部门也要努力使自己的管理工作达到优质等级标准。
(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高质量高效益的管理要靠高素质的人才和队伍,否则管理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财会队伍的状况与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很不适应,数量不足,素质较低,青黄不接。这就要求我们把队伍建设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养出尽可能多的高、中、初级财会专业人才,建设一支智能结构比较科学合理、总体素质比较高的财会队伍。
财会队伍建设有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取得教育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现有院校中,大力扩充财会专业教育,培养新一代的财会人才;二要利用各种渠道,发展多层次的在职业余教育,使现职财会人员获得专业进修和知识更新的机会;三要配合人事部门组织和指导财会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和聘任工作,使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得到合理使用,给予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环境和条件,做到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四是在财会部门实行多种专业人才的混合配备。例如部经济调节司除财会专业人才外,还应配备财政、金融、外贸、法律和计算机软件人才以及适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才能适应新体制、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六)发挥会计学会的作用,提高财会理论水平
中国电子工业会计学会成立较早,已有五年历史,五年中配合行政搞好智力开发,组织在职培训,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编辑发行专业刊物,推行现代化管理,等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后,学会应围绕行业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为行业与企业的经济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的方法。还要团结行业的广大财会工作者,为发现人才、造就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七)各级领导要重视财会工作,充分发挥财会部门的职能作用
现在社会上对财会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比过去有很大提高,经济越发展财会工作越重要的道理,已得到广泛的承认,财会工作与经济效益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要讲究经济效益,就离不开财会工作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核算、控制、监督、考核。电子行业的各级领导应当把财会部门当作经营决策的得力参谋,当作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督的得力助手。要大力支持财会部门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要支持财会部门、财会人员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按照《会计法》的规定充分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履行应尽的职责;要支持财会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电子工业的振兴和腾飞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