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厂是一个小型铁合金企业,年生产能力九千吨。1985年,由于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我厂生产出现了暂时的新的困难。但是,我们没有接受有关部门的照顾,而是努力顺应宏观变化,积极致力于微观搞活,增强企业自我消化能力,年终不仅没有发生亏损,还实现利润100万元,缴纳产品税100余万元。我们能够很快地从困境中走出来,关键在于我们主动加强了财务管理,坚持向财务管理要效益。
一、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企业自我消化能力
首先,我们在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上,加强成本控制,消化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影响。在采购渠道上规定:能从本地进的,不从外地进;能从厂家进的不从商业进。在采购量上规定:容易采购的少进;物资部门能代储的分批进,可进可不进的不进,紧缺材料酌情多进。在采购价格上规定:能用便宜的不买贵的,价格相同的选购质量好的。并相应制定了各项具体标准。通过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使吨铁材料成本下降了22.1%。在销售环节上,我们根据本厂部优产品供不应求的趋势,遵循价值规律,在保证国家计划调拨的前提下,对部优产品实行优质优价,增加利润60多万元。
其次,我们通过开展目标成本控制,降低内部消耗,加以消化。我们共算出内部...
我厂是一个小型铁合金企业,年生产能力九千吨。1985年,由于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我厂生产出现了暂时的新的困难。但是,我们没有接受有关部门的照顾,而是努力顺应宏观变化,积极致力于微观搞活,增强企业自我消化能力,年终不仅没有发生亏损,还实现利润100万元,缴纳产品税100余万元。我们能够很快地从困境中走出来,关键在于我们主动加强了财务管理,坚持向财务管理要效益。
一、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企业自我消化能力
首先,我们在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上,加强成本控制,消化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影响。在采购渠道上规定:能从本地进的,不从外地进;能从厂家进的不从商业进。在采购量上规定:容易采购的少进;物资部门能代储的分批进,可进可不进的不进,紧缺材料酌情多进。在采购价格上规定:能用便宜的不买贵的,价格相同的选购质量好的。并相应制定了各项具体标准。通过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使吨铁材料成本下降了22.1%。在销售环节上,我们根据本厂部优产品供不应求的趋势,遵循价值规律,在保证国家计划调拨的前提下,对部优产品实行优质优价,增加利润60多万元。
其次,我们通过开展目标成本控制,降低内部消耗,加以消化。我们共算出内部潜力帐14项,在此基础上测算出目标利润,并根据这个目标倒算出单位成本应下降8%。按照这个比例,从实际出发,对预测单位成本中的材料、企业管理费、车间工具费、电费、工资含量等逐项进行调整,使单位目标成本比预测成本降低了90多元。根据以上的成本、利润目标,我们又推算出全年的目标产量、销售收入、产品质量合格率、流动资金平均占用余额等。构成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目标成本为轴心的产、供、销、人、财、物全面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实现利润目标,我们对目标成本采取如下控制方法:一是通过定额分解落实。先将工厂成本分解到车间,以吨成本为单位控制车间成本,然后,由车间将单位成本目标分解成具体指标。如日产量、吨耗电、产品合格率、设备完好率等。厂考核车间成本,车间按指标考核到炉。二是通过厂内银行直接控制。生产单位所需原辅材料等,须车间开领料单,经生产部门签字,厂内银行按定额标准审批划价后,才能去仓库购买;产品入库后,厂内银行按定额标准拨款,节约厂与车间1:9分成,超出成本部分视为亏损,由车间自负。三是通过内部审计检查监督。我们严格执行成本和会计法,认真做好票据复核,对一切违反财经纪律、影响目标成本控制的现象,坚决制止和纠正。四是通过经济责任制实行奖罚。对所有承包单位,我们按照定员定额,把工资、加班费、各种津贴和补贴,同奖金一道包下去。厂考核车间、科室成本和费用的绝对控制额,以此确定集体奖罚额;车间考核班组的指标完成情况,班组考核到人头,视本车间、本班组盈亏情况确定个人的奖罚标准,罚款部分用来弥补亏损额。
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竞争能力
我们认为财务管理不能只算产量、消耗、费用、成本帐,更要算质量帐,加强质量管理,这是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扩大销售的根本途径。我们的做法,一是抓质量投资。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仍先后投资11万元,对料场和筛选工段进行技术改造,使各种原辅材料的杂质得到有效地控制,从而使矽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被冶金部评为优质产品。产品合格率由99.5%提高到99.8%。按照这个比例算帐,减少不合格品17吨,减少损失2.6万多元。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优质产品,从根本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二是在财务支出和分配环节上把住质量关。材料进厂经质量部门检查,不合格的拒付货款,规定生产车间的产品质量指标的奖罚标准,占奖金额的30%,促进质量的提高。
三、加强经济核算,实行企业内部的商品化管理
一是建立厂内银行,变产品生产、产品核算供给制为买卖关系。各核算单位在厂行建立户头,按厂内价格进行经济往来。二是根据企业生产过程单一,无中间产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仓库为中心的厂内交易市场。供应部门将采购的物资卖给仓库;各生产单位向仓库购买原料,销售产品;最后由仓库、销售部门向厂外销售,形成一次产品两次销售的管理体系。各部门的经营成果,由厂内银行考核结算,自负盈亏。这样,就把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在内部竞争的基础上。
四、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挖掘资金潜力
1985年,我厂由于处理机电产品报废和其它物资损失,冲销了全部自有流动资金,银行贷款也只有170多万元。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从加强资金管理入手,千方百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具体做法是:在资金管理上,实行分解入库,定额承包。采取先测算资金占用目标,然后分解到部门定额承包,打破过去混着管,估着用的“大锅饭”做法。即将流动资金按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进行分解,分别承包给仓库、车间和供销部门管理,由厂内银行负责单项考核。资金定额承包后,调动了部门理财的积极性,供应部门按生产计划严格控制采购量,全年储备资金占用额比上年下降了6.8%。生产车间更是算计着用钱,核算员天天到厂内银行对帐,先算后干,边干边算,一分钱也不放过,生产资金占用额比上年下降了52%。销售部门为了减少成品资金占用,规定库存不超过全厂10天产量,超储部分按积压扣发工资或奖金,成品资金占用比上年下降了80%。实行流动资金定额承包后,百元产值资金率下降了59.3%,定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降低了46%。
在资金控制上,严明制度,合理调节。厂内银行对流动资金开支,一按定额标准严格控制,二按厂内价格严格审批,有效地杜绝了资金浪费现象。比如钢材单位消耗定额为40公斤,定额内每公斤计划价格0.65元,如果超定额领料,执行厂内议价,每公斤1.30元。在价格杠杆作用下,六种主要原料消耗,有五种比上年大幅度下降,大大节约了流动资金开支。同时还对各项开支进行合理调节。比如对大宗原材料托收承付,材料进厂要由供应部门签字,仓库对质量、数量验收合格后,才能办理付款,避免盲目采购带来的损失。又比如冬天是我厂生产的淡季,但正是矿石开采、运输的旺季,供货单位往往把全年的供货量集中在冬季提前运到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签订合同时,就商定了延期付款办法,防止资金使用上的大起大落。
在资金运用上,部门配合,统筹兼顾。在厂内,建立了以财务部门为枢纽的资金协调网络。财务与供应、销售、生产部门分别建立协调工作程序,并完备了一套业务衔接手续。供应部门每进一批货,都要按照程序持“物资采购申请单”到财会部门审批,履行手续后,才可以组织进货。生产车间领料和产品入库都要经过厂内银行审核、划价、办理转帐后,方能办理物资出库、产品入库手续。销售业务同样在财务部门的监督和协同下进行。这样做,即改变了财务部门一把钥匙掌钱柜的状况,又防止了各承包单位各行其是的现象。
在资金运动中,关注动向,讲求效益。根据我厂近两年正常货款回收平均周期,我们把15天作为一个承付期,超过15天不回款的,马上采取催收措施;超过一个月不回款的,财会人员就上门去收款,基本上消灭了往来陈欠,使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为了加速资金周转,我们还在跑站、库存、发货、回款等四个关键环节上抢速度,争效益。比如跑站拉货,前几年一般每年要支付压站费二、三万元,还要支付雇车运费三万元左右。我们对车队实行费用承包定额计件工资后,调动了车队人员的积极性,不但辞去了外雇车辆,车队人员也由42人,减少到26人。从厂子到铁路货站往返7公里,车队人员起早贪黑,多拉快跑,有的单车一天就完成了100吨的运输量,做到了站台货物不超期,全年没有支付铁路压站费。又如在发货环节上,销售科根据生产计划,提前一个月制订销售计划,在产品入库前,就请好车皮,签订合同,有的产成品入库当天,就马上组织发货,使库存产品始终控制在10天产量之内。对销售员实行按月回收额计奖的办法,完成回款金额得基本工资,超减按比例奖罚,使月回收款额一般都占销售额的85%以上,由于在资金运动中,加强了重点环节管理,加速了资金周转,去年资金周转天数达到37天,减付利息三万多元。百元销售资金率降低了13.76%;百元资金利税率比上年增长了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