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六五”期间,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指引下,全国轻工业生产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财务统计,1985年全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下同)增长59.3%,平均每年递增9.76%;销售收入增长73.4%,平均每年递增11.6%;税利总额增长60.8%,平均每年递增9.97%;实现了生产、销售收入和税利的同步增长,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平衡财政收支,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由于坚持改革,搞活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经营管理;狠抓了扭亏增盈工作;加强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结果。
“七五”时期,是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建设方针,轻工业“七五”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三条:一要继续稳步地推进改革,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搞好政策配套,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轻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协调发展。二要全面提高轻工业企业素质,在物质、技术两个方面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增强后劲,为九十年代轻工业经济振兴做好准备。三要在改革和提高企业素质的推动下,加快轻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质量,...
“六五”期间,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指引下,全国轻工业生产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财务统计,1985年全国轻工业总产值比1980年(下同)增长59.3%,平均每年递增9.76%;销售收入增长73.4%,平均每年递增11.6%;税利总额增长60.8%,平均每年递增9.97%;实现了生产、销售收入和税利的同步增长,为国家积累建设资金,平衡财政收支,改善人民生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由于坚持改革,搞活企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经营管理;狠抓了扭亏增盈工作;加强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结果。
“七五”时期,是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央关于“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建设方针,轻工业“七五”时期的中心任务是三条:一要继续稳步地推进改革,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搞好政策配套,加强行业管理,促进轻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协调发展。二要全面提高轻工业企业素质,在物质、技术两个方面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增强后劲,为九十年代轻工业经济振兴做好准备。三要在改革和提高企业素质的推动下,加快轻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适应市场消费的需要。“七五”时期全国轻工业的增长速度为8%,到1990年全国轻工业总产值将比1980年增长1.46倍;五年利税总额将比“六五”时期增长47.16%,平均每年递增6.4%。我们要努力完成上述任务。
“七五”时期,轻工业财会工作要根据“打基础,上水平,改面貌,增效益,”的总要求,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首先,要继续坚持改革,进一步搞活企业。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国家为了搞活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所采取的许多重大改革措施。不但要把国营企业搞活,也要把集体企业搞活,使其不断的发展状大。目前,大多数轻工业集体企业厂房简陋,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资金紧缺,积累很少,严重影响集体企业的巩固和发展。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建议中指出:“要逐步完善对城乡集体和个体企业的政策管理和税收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比较平等的竞争环境。”“七五”期间,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集体经济的各项政策管理和税收制度,认真贯彻今年三月全国轻工业厅局长会议和联社主任会议,以及六月全国轻工集体企业第三届职工代表会议精神,进一步把集体企业搞活、搞好。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去年召开的全国工、交、商企业财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从抓车间核算内部盈亏、实行联利提奖入手,把经济责任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以至每个职工,推动车间由单纯生产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会议提出,要用两三年的时间,把这种车间核算盈亏、联利提奖的办法,逐步推广到国营工交企业和大中型商业企业。我们轻工业国营企业一定要认真推行这种经济责任制度,要结合轻工业的特点,以产品质量和物质消耗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并要抓出成绩,抓出经验。
第三,要进一步推动轻工企业本身的经济联合和横向经济联合。实践证明,联合可以出速度、出水平、出效益,提高对内对外的竞争能力。“七五”期间,轻工企业除了进一步开展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经济联合以外,还要大力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横向经济联合,要组织各种形式和规模的企业集团。我们财会部门不仅要献计献策,提供各种测算数据和联合方案,还要适应这种经济联合的需要,改革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促进轻工企业的经济联合。
第四,要逐步理顺轻工业产品的价格体系,提高企业内部的消化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价格管理体制的精神,“七五”期间,除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轻工业产品价格由国家统一定价外,大部分轻工业产品的价格都要放开。当前,要在稳定市场物价的大前提下,采取“放、调结合,小步前进”的方针,五年内逐步理顺轻工业产品的价格体系。在调整和理顺价格过程中,由于部分原材料和燃料提价,使部分轻工业产品成本提高,利润减少。国家要求企业大力降低消耗,挖掘企业增产节约潜力,基本上在企业内部自行消化,不准任意提高出厂价格。因此,如何提高轻工企业的内部消化能力,是“七五”期间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上海市轻工业局通过对10个企业的典型调查,他们总结了提高企业内部消化能力的四项对策,即(1)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这是提高企业内部消化能力的根本途径;(2)改变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这是提高企业内部消化能力的关键措施;(3)改变生产手段,抓紧技术改造,这是提高企业内部消化能力的基本条件;(4)推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这是提高企业内部消化能力的重要保证。我们财务部门应从提高企业素质、改善经营管理方面下功夫。重点是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二是严格按照《成本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成本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产品成本。
第五,要进一步加强对财会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随着“七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和轻工业生产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财会工作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企业领导,要进一步加强对财会工作的领导。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财会工作,支持财会工作,把它摆到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进一步加强财会机构,充实财会人员,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夯实各项基础工作。要加强财会队伍的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进一步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保护财会人员的合法权益,支持财会人员正确行使职权,绝对不允许打击报复财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