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枝新秀,是西方会计学家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只不过数十年的历史,但在国际上已被公认为是现代会计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它标志着现代会计科学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阶段,其影响之深远,几乎可与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的第一本《簿记学》的
问世相媲美。
必须指出,管理会计体系的正式形成虽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但它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而是从传统的会计中逐渐派生出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譬如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四十年代的责任会计和本、量、利分析法等等都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雏形。同时现代管理科学的各种流派对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它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在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因此,到了七十年代,管理会计就不胫而走,风靡世界,被誉为既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又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应注意,管理会计毕竟是受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发展中...
(一)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枝新秀,是西方会计学家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距今只不过数十年的历史,但在国际上已被公认为是现代会计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它标志着现代会计科学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崭新阶段,其影响之深远,几乎可与1494年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oli)的第一本《簿记学》的
问世相媲美。
必须指出,管理会计体系的正式形成虽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但它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而是从传统的会计中逐渐派生出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譬如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四十年代的责任会计和本、量、利分析法等等都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雏形。同时现代管理科学的各种流派对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它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在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因此,到了七十年代,管理会计就不胫而走,风靡世界,被誉为既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又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应注意,管理会计毕竟是受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一门发展中学科。根据目前人们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水平,有人说它是现代会计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有人认为它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迄今尚无定论。同时管理会计本身到底具有多大发展潜力,它和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究应如何处理,现在都很难预料。另外,管理会计所采用的专门方法又陆续吸收了统计学、行为科学、运筹学、预测技术、网络技术、电脑技术和决策论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在这样情况下,要给管理会计下一个准确的、能概括其全部内容的定义,是有困难的。
美国会计学会(AAA)的管理会计委员会于1958年曾对管理会计下过一个定义,他们说:“管理会计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处理本企业的历史和计划的经济资料,以协助管理人员制订出能达到经营目标的计划,并作出达到上述目标的明智的决策。”看来这个定义并不完全令人满意。
管理会计引进我国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事,根据几年来边学边教的体会,我认为,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信息,是为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而财务会计虽然对内、对外都能提供有关企业最基本的财务、成本信息,但主要是侧重于对企业外界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或个人服务。
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算活帐”,即不仅要反映过去,而且要能动地利用这些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属于经营型的会计。而财务会计则主要是“记呆帐”,单纯提供和解释信息,属于报帐型的会计。但是,它们的原始资料很多是相同的。
把上述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加以归纳、提炼,我们认为: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企业及其各个责任层次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与评价,并帮助企业领导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整套信息系统。
这种说法只是我们在几年来教学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是一种尝试,恰当与否,尚待研究。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实施,随着乡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正在不断扩大,我国经济情况、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在改革的大趋势下,为了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企业逐步实现“转轨变型”的需要,我国传统的会计工作也有个“转轨变型”的问题。
会计工作究竟应怎样“转轨变型”才能开创新局面呢?我认为学习并借鉴西方管理会计中的有益内容,实是当务之急。因为管理会计的核心就是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它可以通过以下四种变型扩大传统会计的管理职能,并最终把一切会计工作的改革纳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1.从主要是提供信息的报帐型,转变为更着重于利用信息来帮助企业管理当局预测前景、参与决策的经营型。
2.从单纯的反映过去的事后核算型,转变为更着重于规划未来的高瞻远瞩型。
3.从日常繁重的记帐、算帐的被动型,转变为更着重于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的能动型。
4.从孤立的指标核算的单一型,转变为核算指标与责·权·利紧密结合的多面型。
必须指出,管理会计毕竟是从西方引进的一门新兴学科,而学习外国的东西应有个正确的态度。我们既反对“夜郎自大”、“闭关自守”,拒绝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也反对“妄自菲薄”,盲目地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什么东西都好。这两种极端均应避免。我们必须结合自己的国情,学习人家的长处,把真正好的东西为我所用,为四化建设服务,而不是照抄、照搬。正如小平同志所说:“绝不允许把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技术和某些管理的经验,变成了崇拜资本主义外国,受资本主义腐蚀,丧失社会主义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因此,我们学习和借鉴管理会计的内容,应尽可能结合我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有选择地加以消化吸收,并想方设法应用到经济管理的实践中去。
总之,当前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管理会计只是第一步,是开阔眼界,打好基础。我们希望能够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广大财会工作者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