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务与会计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和工作,多年来已约定俗成,无须赘述。但是,自“会计管理”论出现后,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又有了新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财务包括会计,还是会计包括财务;涉及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统一的或者说各自的学科体系,以适应当前经济管理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现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财务与会计的联系
一提到会计,人们总是联系到马克思关于簿记作为“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的名言。是的,这句名言对当时的会计来说,无疑是最科学的概括。然而,把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簿记的内容,作为会计包括不了财务,再加上“管理”二字就能包括财务的理论依据,也大有重新研讨的必要。
过去常说“财会不分家”,这是因为财会的对象都是资金运动。以工业企业为例,定额流动资金的运动分为三阶段(供应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三形态(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也分为三个阶段和按三种资金的表现形态进行核算和管理。所以,离开资金、离开资金的运动,财务与会计在理论上都无法捕捉各自的职能、内容和特点。这就是说,不分家是不分在同一的对象上。对象是不能一分为二的,是无法分家的。
但是,不分家...
财务与会计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和工作,多年来已约定俗成,无须赘述。但是,自“会计管理”论出现后,财务与会计的关系又有了新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财务包括会计,还是会计包括财务;涉及的问题是如何建立统一的或者说各自的学科体系,以适应当前经济管理改革和人才的培养。现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财务与会计的联系
一提到会计,人们总是联系到马克思关于簿记作为“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的名言。是的,这句名言对当时的会计来说,无疑是最科学的概括。然而,把马克思一百多年前说的簿记的内容,作为会计包括不了财务,再加上“管理”二字就能包括财务的理论依据,也大有重新研讨的必要。
过去常说“财会不分家”,这是因为财会的对象都是资金运动。以工业企业为例,定额流动资金的运动分为三阶段(供应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三形态(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也分为三个阶段和按三种资金的表现形态进行核算和管理。所以,离开资金、离开资金的运动,财务与会计在理论上都无法捕捉各自的职能、内容和特点。这就是说,不分家是不分在同一的对象上。对象是不能一分为二的,是无法分家的。
但是,不分家不等于不分工,分工不等于不联系。建国以来,财务与会计在管好用好社会主义资金方面,建立健全了各自的规章制度即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摸索和总结出一整套的分工协作反映和管理资金的经验。它们都庄动自觉地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和作用。财务与会计的联系,就好象是“一母双胞胎”。所以从联系的观点看,“会计管理”论试图把财务包括于会计之中,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的。
二、财务与会计的区别
在我国已有的会计教材和不少论文中,常把前说马克思名言“观念总结”理解为会计的“反映”,把“过程的控制”理解为会计的“监督”,“会计管理”论则是以此为依据,说明会计包括财务是理所当然。这是缺乏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对原著的片面理解。应该是结合历史的发展和中国的具体情况,从已经发育比较成熟的财务与会计的角度,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原著的意思。我认为对“过程的控制”,至少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①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和决策;②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③运用各种信息资料及时采取反馈调节的措施。对“观念总结”的理解,应包括以下几层意思:①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②不断完善监督的内容和手段;③全面、系统地提供经济信息资料。
总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其含义是十分丰富的,我们不能把簿记已发展为财务与会计的今天,再把簿记和会计简单地划个等号,更不应借此抹掉财务,重来回头望月,抛弃我国现有的特色。我认为,马克思所说的簿记应该是既包括财务也包括会计,因为在现实人们观念中财务与会计早已不是一个概念了。为了说明问题,我把财务与会计的区别,抽象简化为“管”与“记”的区别。财务重点在管,会计重点在记;记的目的是为了管,达到管的目的必须借助于记,管记结合就是马克思所说簿记的完整内容。
关于“管”。管,就是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运用资金的经济效益,大讲生财、聚财、用财之道。管的方法,包括对财务活动的预测、决策、计划、调节和分析等。管的特点是:涉及面广、计划性严、政策性强。所以,人们通常所说的财务管理解决和回答的问题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为什么?怎么办?”例如,某企业常年亏损,为什么?找到了为什么之后,紧接着就是怎么办?这就是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离开管字,财务管理是不存在的。
关于“记”。记,就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发生的和观念中想象的经济业务一律不能记,而且也没有办法记。记的方法,有凭证、帐簿、复式记帐、成本计算、会计报表等。记的特点是:及时、正确、全面和系统。所以,会计核算解决和回答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活动过程中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是什么?什么样?”例如,以银行存款购进原材料,购进的原材料是什么,或什么样的原材料?这就是会计区别于财务最特殊的职能,离见记(即记帐),谁也不会承认会计的存在。
三、财务与会计的配合
财务与会计必须密切配合。财务与会计由于对象的同一性和分工的具体性,在经济管理中形成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管理资金的有机体系。财务与会计的联系和分工在我国是一个客观存在,分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但是只有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工的目的。财务与会计相互配合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必须利用会计提供的资料和企业内外部的经济信息,不断研究国内外商品供求和金融方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财务活动,作出科学的决策。例如,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财务分析和报告,生产或购销各种不同产品或商品经济效益的比较等等,对现在和未来的财务活动采取果断的措施。
2.财务必须根据会计的记录和反映,运用必要的经济手段,通过资金的筹集、分配和运用,调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调节各种不同资金之间的比例,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例如,通过资金的增减,调整生产的布局、库存商品的结构、产销的脱节等,提高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
3.财务必须根据会计提供的具体资料,进一步通过分析和检查,及时发现企业财务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果断地采取措施,保证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贯彻执行。例如,奖金的提取和分配,各项资金定额的遵守情况等。
4.会计必须根据财务管理的规定和要求,严格地组织会计核算,配合财务部门管好用好资金,保证企业各项财务收支不违犯财务制度的规定。例如,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利改税后的核算与监督,计划外资金的核算与监督等,都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成本管理条例、利润分配制度、各种专项资金运用的规定来执行。
5.会计必须及时、正确、全面和系统地组织好会计核算,为财务部门提供财务分析、监督和预测决策所必需的资料。例如,按时编报会计报表、提供产品成本和产销的详细情况等等。
6.会计与财务必须共同加强财会监督,共同堵塞漏洞,挖掘各方面的潜力,将死的商品和物资变成活的资金。总之,财务与会计的任务就是“少投入,多产出”,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
综上所述,财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种不同内容的工作,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统一又有分工。在现实经济管理中,当财会从单纯管理和报帐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过程中,二者一定要统一配合,不断进行改革,形成一个立体式的管理和核算体系,以适应当前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