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6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我们纺织工业面临的任务是很艰巨的。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许多事情还有待于进一步摸索与完善。从纺织工业的“转轨变型”来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纺织工业是个老行业,一些老的作法,如统购统销、统收统支等等,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纺织行业人多、厂房老、设备老、工艺陈旧,急需进行改造,而我们行业的自我改造、自行消化能力又比较薄弱。此外,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它的内部条件,还受制于外部其他各种因素。因此,我们财务工作者不仅要考虑如何把企业搞活,如何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促进纺织工业的顺利发展。为此,1986年纺织行业的财会工作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口上去。国务院关于今后二、三年内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决定,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关系到能否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顺利进行的大事。我们必须有全局观点,顾大局,识整体,不能光从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各级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按计划掌握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不要超过。有...
1986年是“七五”计划的第一年,我们纺织工业面临的任务是很艰巨的。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许多事情还有待于进一步摸索与完善。从纺织工业的“转轨变型”来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纺织工业是个老行业,一些老的作法,如统购统销、统收统支等等,已不完全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纺织行业人多、厂房老、设备老、工艺陈旧,急需进行改造,而我们行业的自我改造、自行消化能力又比较薄弱。此外,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它的内部条件,还受制于外部其他各种因素。因此,我们财务工作者不仅要考虑如何把企业搞活,如何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以促进纺织工业的顺利发展。为此,1986年纺织行业的财会工作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口上去。国务院关于今后二、三年内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决定,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关系到能否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顺利进行的大事。我们必须有全局观点,顾大局,识整体,不能光从本单位、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各级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按计划掌握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不要超过。有些地区和部分乡镇纺织工业发展过快,与大工业发生矛盾,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建议。从现有的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来看,如何把钱用在刀口上,讲究经济效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有些基本建设项目,原材料没有平衡就上了,结果停在那里,还要支付利息,反而成了包袱。因此,对上基本建设项目要认真考虑原材料是否平衡落实?偿还能力如何?是用老企业扩建改造,还是铺新摊子?是利用国产设备加一些必要的进口关键设备,还是不加区分地成套引进?对技术改造的固定资产投资,是首先用来加强后整理、后加工,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应变能力,提高三大支柱产品的加工深度,还是用在一般性的扩大生产能力方面?是首先用来加强薄弱环节,增添一些必要的关键设备,还是成套地更新、更换?是利用设备加以局部改造,还是全部依靠进口设备?是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改变技术落后面貌,还是老设备的重复更换?所有这些问题,我们财务部门的同志都应参加研究,并通过周密调查、测算,提出建议,为领导当好参谋。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财务监督,使各方面的资金用得更好。
2.改进管理,努力提高现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党代会文件明确指出:“七五”期间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现有企业效益的提高,不是依靠新建项目,这个观点必须十分明确。实际上我们纺织企业有两类情况:一类是老厂、老企业。这些厂一般是厂房比较拥挤,设备比较陈旧,或有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支持,进行改造。要结合行业的改革、改组,使老厂发挥新的作用,生产出新的产品来。另一类基本上是新厂、新设备,或者是比较新的工厂。这类工厂潜力不小,应该好好挖潜、消化,发挥其作用。至于在开发新品种,合理使用原材料,减少不必要的储备,合理运用流动资金,节约劳动力,改进经营等方面,不论新厂、老厂,潜力还是不小的。我们财务部门要通过核算,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报告和建议,促进有关部门改进工作。
3.积极稳妥地改革那些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制度。在企业内部要进一步推行目标利润和目标成本管理,进一步扩大划小核算单位的试验,加强各种经济管理责任制,并积极参与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协调,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要合理调节利润分配,充分发挥行业和地区的经济优势。要积极研究改进产品作价办法,贯彻优质优价政策。要通过税收体制的调整,改革出口商品的收购、退税办法。要合理调整各类产品的利润分配,指导生产合理发展。这方面的问题,政策性很强,涉及的面比较广,我们财务部门要在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即使条件一时不具备的,把方案准备好,以便有条件时逐步实施。
4.支持技术改造、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这是一个涉及到一个地区、部门、企业今后是否有后劲,是否有能力去实现四化建设的大问题。小平同志一再指示:不重视教育事业的领导,是个不成熟的领导者。赵总理也指出:领导经济工作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各级领导,眼光一定要看得远一点,即使再困难,也要节省一些钱,办科学,办教育事业。我们财务部门一定要尽最大努力予以支持。当然从科研、教育部门来讲,也应该搞好改革,改变过去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情况,提高质量,精打细算,节约办事。
5.关心职工生活。要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政策,努力改善职工的生活待遇,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要把改善职工生活待遇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立起来,不光要看“死”帐,还要看到“活”的因素,工作做得好,这两者会相互起促进作用。
6.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严格财经纪律。我们搞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精神文明不行,要认真学习党代会精神。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被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引外资、外国的技术和才智,为我所用,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对内搞活经济,也可能带来一些损公肥私,偷税漏税的现象。当然这些是少数,但不可忽视。所以,我们要严格财经纪律,堵塞漏洞,防止发生违法乱纪的现象。财务部门要严格把关,正确处理这两方面的关系。要加强审计制度。当前首先要搞好财经纪律大检查,发现违纪行为要及时汇报,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