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材料费约占工程费65%以上。材料管理好坏,核算是否正确,对施工成本的升降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加强材料管理,搞好材料核算,主要应当抓好五个环节:
①抓定额用料。要以施工任务单为核算对象,按照工程量及单位消耗定额,签发各种材料用量的“限额领料卡”。这是加强材料管理,确保降低材料成本的首要一环,必须认真抓好。对限额以外的非工程用料,也要严加控制。
②抓就地取材。基本建设施工中经常要用大量的土、砂、石、渣、草、秸、竹等材料,这些材料几乎各地都有,资源也较丰富。就地取材,可以节省大量投资。我们在1980、1981年施工中,就曾经根据当地条件,发动群众拣块石近3,000立方米,利用工业废矿渣约600立方米,节约材料费5万余元。在制作砌筑砂浆时,按规定比重掺入当地的尾矿粉,节约了不少水泥和白灰。我们还经常了解其他基建单位对地材的需求,互通有无,如在桥洞施工中,有不少余土,与城建局一通信息,很快就卖掉了,增加收入8,852元。
③抓材料代用。施工生产中,材料代用是经常发生的。材料代用必然产生数量差与价格差。如用锰钢代普通钢,每吨价差达100多元。以10毫米的钢筋代8毫米的,...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材料费约占工程费65%以上。材料管理好坏,核算是否正确,对施工成本的升降有决定性的影响。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加强材料管理,搞好材料核算,主要应当抓好五个环节:
①抓定额用料。要以施工任务单为核算对象,按照工程量及单位消耗定额,签发各种材料用量的“限额领料卡”。这是加强材料管理,确保降低材料成本的首要一环,必须认真抓好。对限额以外的非工程用料,也要严加控制。
②抓就地取材。基本建设施工中经常要用大量的土、砂、石、渣、草、秸、竹等材料,这些材料几乎各地都有,资源也较丰富。就地取材,可以节省大量投资。我们在1980、1981年施工中,就曾经根据当地条件,发动群众拣块石近3,000立方米,利用工业废矿渣约600立方米,节约材料费5万余元。在制作砌筑砂浆时,按规定比重掺入当地的尾矿粉,节约了不少水泥和白灰。我们还经常了解其他基建单位对地材的需求,互通有无,如在桥洞施工中,有不少余土,与城建局一通信息,很快就卖掉了,增加收入8,852元。
③抓材料代用。施工生产中,材料代用是经常发生的。材料代用必然产生数量差与价格差。如用锰钢代普通钢,每吨价差达100多元。以10毫米的钢筋代8毫米的,重量约差56%。所以对以大代小、以优代劣必须严格把关,加强控制,审查是否非代不可。对必须代用的材料,一定要健全代用手续,作为调整施工图预算和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抓材料代用,要同清仓查库相结合,挖掘内部资源,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变废为宝。
④抓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各种材料由于产地远近、运输条件不同,价格差异很大。因此在采购时就要充分调查、研究,综合比较,选择最经济的方案,尽量降低采购成本。如我们在承建鞍山矿山工程时,对需要的块石,采取与当地生产队订供货合同的办法,仅此一项就降低采购成本10万多元。
⑤抓采购材料的进场、入库、验收,防止来料不足而造成亏损。我们在承建鞍山冶金热能研究所家属宿舍工程施工中,对汽车运砖进行点数验收,发现平均缺少5%,可见加强进场验收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