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9 作者:娄尔行 上海财经学院
[大]
[中]
[小]
摘要:
会计作为管理的工具,不仅可以用来规划未来的目标,还可以用来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以期预定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阐明两个主要的内容,即全面成本计算和责任会计。本文只谈全面成本计算,责任会计将另文介绍。
全面成本计算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已在工业管理中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成本是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管成本也完全有必要象管质量一样,全面地管起来。要通过全面成本计算,形成全面成本管理。如果说,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技术方法是统计,那末全面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应为会计。
全面成本管理有两重涵义。其一,指管理成本是企业全体职工的事情。其二,指要管成本的全过程,即从产品投产以前的设计开始,到生产设备的规划,到包括储备材料在内的生产准备,到具体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一直到产品使用中的寿命周期成本,凡是发生耗费,影响成本的地方,网罗无遗。
(一)设计成本的计算
这里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成本要在产品投产以前就着手管起来。因为设计上的浪费是先天性的浪费,投产以后将长期地对生产成本发生不利的影响。为此...
会计作为管理的工具,不仅可以用来规划未来的目标,还可以用来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以期预定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阐明两个主要的内容,即全面成本计算和责任会计。本文只谈全面成本计算,责任会计将另文介绍。
全面成本计算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已在工业管理中日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因而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成本是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管成本也完全有必要象管质量一样,全面地管起来。要通过全面成本计算,形成全面成本管理。如果说,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技术方法是统计,那末全面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应为会计。
全面成本管理有两重涵义。其一,指管理成本是企业全体职工的事情。其二,指要管成本的全过程,即从产品投产以前的设计开始,到生产设备的规划,到包括储备材料在内的生产准备,到具体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一直到产品使用中的寿命周期成本,凡是发生耗费,影响成本的地方,网罗无遗。
(一)设计成本的计算
这里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成本要在产品投产以前就着手管起来。因为设计上的浪费是先天性的浪费,投产以后将长期地对生产成本发生不利的影响。为此,要求在设计阶段,除了应作出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性能等等的设计而外,还应当具备成本设计。就是要对设想中的产品,详细计算比较各种设计方案的成本,充分论证最后设计方案的经济性。
在产品既已投产以后,还是要把成本计算和价值工程结合起来,研究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设计的合理性,充分挖掘节约的潜力。价值工程是以功能分析为核心的一套有组织的分析研究方法,研究产品的基本设计、加工方法和选用的材料等等,力求以最低的费用来提供必要的功能。通过计算分析,如能将不必要的功能加以排除,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浪费。例如,表壳背面高标准的光洁度既无实用价值,又无外观价值。取消这道研磨工序丝毫不影响表的质量,却能降低成本。凡属必要的功能,则要通过计算比较,找出提供这一功能耗费最少的办法。例如,上海无线电四厂生产的电视机,高频头由银铆钉改为铜铆钉,仅此一项措施,即使每台电视机成本降低4.76元,1978年共节约285,000元。1979年又将黄铜铆钉改用紫铜,这样可以不用打眼,减少一道工序,每只高频头又可节约1.30元强。类似的事例,在实践中是不少的。
在我国工业战线上,管技术的不问经济,管经济的不问技术,这种现象相当普遍,而迄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设计成本的计算,就是要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杜绝设计上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目标成本会计
产品的生产成本会计,无疑是全面成本计算的重点。
我国现行的生产成本会计,属于实际成本会计的范畴。计算的内容,就是把生产过程中的耗费按一定的成本项目加以归集,然后分配于成本计算对象,算出各个成本对象的实际成本。要揭示生产成本的节约或浪费,有赖于对实际成本资料做进一步的分析。
能够正确地如实反映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能够在生产活动结束以后正确分析出成本升降的原因,对管好生产当然是起作用的。但是,要起更大的作用,要更好地控制成本,就不仅要回答实际耗费多少的问题,而且还要回答应当耗费多少的问题;不仅要能够在生产活动既已完成以后,回答节约还是浪费的问题,而且还要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回答节约、浪费问题。用这个要求来衡量,那末我们现在普遍实行的那种仅仅止于实际成本计算,止于事后成本分析的方法,就显得很不够了。于是需要实行目标成本会计。
目标成本,是一定时期要奋斗实现的一个目标,用以衡量实际支出水平偏离(正或负)目标的一个尺度。计划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双赶超成本,即赶超本企业历史水平,赶超国内同行业、同产品先进水平,是目标成本的另外一种。但是,应当指出,如果编列了计划成本,或再加双赶超成本,而控制生产成本仍旧依靠上述的实际成本会计,依靠事后的成本分析,则只能说有了目标成本,仍旧不能说实施了目标成本会计。
目标成本会计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组织成本差异的核算,把成本差异在日常的会计记录里反映出来。每一个成本项目,每一笔成本支出,都以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相比之差,称为成本差异。成本差异及时地具体地告诉管理方面,哪里成本上取得了成绩(节约)、哪里还存在问题(超支)。所以成本差异是既反映质、又反映量的一种管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可以是标准成本,也可以是定额成本。在标准成本会计里,每一笔成本要按下列公式反映:
标准成本±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又有许多种类。理想标准成本表明生产中毫无浪费、生产能力最高度地发挥了作用的那种情况下的成本水平。期望实绩标准成本,则代表一种可望达到的成本水平,它容许正常的生产损失。如此等等。因此,成本差异视标准成本性质之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涵义。
定额成本会计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基本相同。它把每一笔成本反映为:
定额成本土定额变动±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在上式里所以出现定额变动,是因为用作衡量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尺度乃现行有效的定额成本。而现行定额则是期初定额成本加或减定额变动的结果。换言之,期初所订的定额成本,作为一种尺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允许它变动。
标准成本和定额成本,两者都是在计算过程中掌握住一个成本尺度,随时把成本差异反映出来。所以,目标成本会计是日常核算和成本分析相结合的会计,是有效地控制成本的会计。
在此要顺便指出,目标成本会计并非取消实际成本计算。目标成本是计算实际成本过程中的中介,通过它最终还是要算出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会计源自资本主义国家,定额成本会计则是从苏联引进的。若干年来,我们一直把标准成本会计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定额成本会计则被指责为繁琐哲学。作为管理成本的一种思想,一种具体的方法,看来两者就其主流来说都还是合乎科学道理的,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说借鉴,当然不是不问我国具体情况,照搬照抄。怎样根据我国具体条件,创造出中国化的目标成本会计,是我国会计领域应当研究解决的一个课题。
(三)质量成本会计
产品质量是工业管理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一个问题。现代化的质量管理,已经冲破了事后检验的局限,逐步发展成为全面质量管理。那种把质量成本局限于计算废品损失(包括可修复和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的核算概念已显得陈旧了。它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尤其与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种新的格局不相适应。
大家知道,全面质量管理把为取得和保证产品适用性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看作是一种独立的职能,一种和供应、生产、工程技术、销售、财务、组织等管理活动相平行的管理职能。适应这一情况,管理会计应能回答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质量管理职能的总成本是多少?成本构成如何?质量成本中哪些是在精心管理之下可以避免的?哪些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什么是最优质量成本水平?改进质量的经济效果如何?怎样防止至善论的弊害?
有两种办法解答上述问题。一种是不改组原有的成本会计记录,而从现成的会计资料里把有关质量职能的成本选剔出来,根据管理上的需要加以分析。而另一种更完善的办法,则是实行质量成本会计。这就是要把质量成本单独地加以搜集、分类、记录、分析,然后根据管理上的各种要求,提供质量成本的会计报表。
有一种主张,认为质量成本可以划分为以下四大类:《质量控制手册》编译组编:《质量控制手册》,第5章“质量成本”,第71页至73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年11月出版。
1.内部质量事故成本:指产品发运以前,如无缺陷可以避免的那些成本,如废料、返工损失、重试验费和处理次品损失等。
2.外部质量事故成本:指产品发运给用户以后,如无缺陷将可避免的那些成本,如退货损失、掉换费用、质量赔偿、质量折让等。
3.鉴定成本: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查验材料、设备、工具、产品等而发生的成本,如进料检验费、半成品检验费、检查和试验费、设备校正费等。
4.预防成本:指为尽可能减少事故成本和鉴定成本而发生的那些成本,如职工培训费、新产品评审费、以及为编制质量计划、进行工序控制和质量改进工程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以上分类中,有些项目归属质量成本是显而易见的,如质量赔款、质量折让、检查和试验费等。但也有不少与其它管理职能相共的项目,严格划分质量成本和非质量成本,不无困难;例如培训职工,并不完全为了产品质量。怎样划分比较恰当,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全面质量管理的先驱者朱兰(J.M.Juran)把可以避免的质量成本,喻为“矿中黄金”引书同①,第5章“质量成本”,第69—70页。,以示其潜力之可贵。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部分工业企业正在尽力推行无缺陷运动。产品无缺陷是一个接近完美的理想目标(还要考虑“至善论”的影响,此处不作深入分析),产品缺陷越是接近零,可以避免的质量成本就越少,也就等于从“矿”中提炼的“黄金”越多。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总的来看,离先进水平差距还不小,可以说,这个管理领域可以开发的“黄金”资源极其富足。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提倡和实施质量成本会计,已属题中应有之义了。
质量成本会计无论在国内、国外,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有待我们继续探索。
(四)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计算
以上论述,完全着眼于生产者的成本,完全着眼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还不仅以此为限。对于耐用产品,不问是生产资料,还是消费资料,成本计算的视野,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可以、而且应当再宽阔一些。除了计算生产者的成本,还有必要计算用户的成本;除了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还有必要计算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工业生产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定量的使用价值。凡属耐用产品,使用价值是在产品可供使用的一定期限内实现的。这个可供使用的期限称为产品寿命周期。一旦期限届满,便予废弃更新。用户在产品寿命周期内,为使用这件产品而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原始购置成本以及寿命周期内的运行、维护、修理、保养、更换零部件等使用成本,构成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对于耐用产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为取得一定量使用价值而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大部分发生在生产过程之中,经由生产者之手,而小部分(并非可以忽视的部分)则发生在使用即消费过程之中,由使用者承担。使用者的使用成本,实际上是生产成本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为实现一定量使用价值而发生的耗费。因此,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服务于同一个目的,它们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
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只管生产成本,不问用户的使用成本。全面成本管理则要求扩大成本管理的领域,从生产过程管到寿命期限,用统一的观点来计算、分析和评价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谋求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一般地说,降低生产成本,会导致产品售价的降低,从而会减少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但是,还有个产品质量因素必须考虑。
产品质量对寿命周期成本有决定性的影响。质量高,或则表现为产品寿命周期的延长,或则表现为使用成本的减少,都会归结为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降低。如果只顾压低生产成本而不顾质量,低价或平价的劣质产品,因使用寿命短,因寿命周期的修理费等开支大,势必导致高昂的寿命周期成本。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利益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产品寿命周期成本较高,用户受到的损失,表现为产品使用价值过早的丧失,使用期内较高的运行成本,较多的维护、保养、修理、更换零部件的支出等等,说到底,无非都是社会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额外消耗,都是损失。如果是生产资料,较高的寿命周期成本,势将转化为它所参与生产的产品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如果是消费资料,一方面虚耗了社会本来可以节省下来的物资和劳动时间,一方面加重了消费者货币支出的负担,还滋生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所以,社会主义的生产者管理成本,应该不仅有本单位的成本观点,还应该有社会的成本观点;应该不仅重视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应该顾及产品寿命周期成本。为抑低使用成本而增支的生产成本,根据按质论价的原则,理应通过售价得到适当的补偿。即便在暂时得不到补偿的时候,倘如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发生矛盾,也应当宁肯多支出一元钱的生产成本,去换取二元钱使用成本的节约,如果情况确属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看待成本,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更为有利。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