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者按:我们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要求对经济核算、经济核算制和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三大核算的含义作一些表述。我们请北京商学院财务会计教研组的同志写了一组名词解释,现予刊登,供作参考。
【经济核算】是有计划地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原则和形式,是由节约时间的规律所决定的。它要求在组织生产(或经营)时,力求用较少的劳动时间生产或提供较多的劳动产品,即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加速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节约时间的规律是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的。企业运用资金、成本、价格、利润等经济杠杆进行经济核算。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都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劳动耗费低于社会平均必要的劳动时间,实现以收入补偿耗费以后,有所盈利。为此,要对生产(或经营)过程中劳动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促使企业挖掘设备、资金的潜力,改进生产(或经营)技术、劳动组织和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提供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劳动产品,满足社会的需要。
【经济核算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经济核算的客观要求,以制度或法令的形...
编者按:我们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要求对经济核算、经济核算制和会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三大核算的含义作一些表述。我们请北京商学院财务会计教研组的同志写了一组名词解释,现予刊登,供作参考。
【经济核算】是有计划地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一种原则和形式,是由节约时间的规律所决定的。它要求在组织生产(或经营)时,力求用较少的劳动时间生产或提供较多的劳动产品,即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加速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节约时间的规律是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的。企业运用资金、成本、价格、利润等经济杠杆进行经济核算。每一个独立核算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都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的劳动耗费低于社会平均必要的劳动时间,实现以收入补偿耗费以后,有所盈利。为此,要对生产(或经营)过程中劳动耗费(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促使企业挖掘设备、资金的潜力,改进生产(或经营)技术、劳动组织和经营管理制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节约费用,提供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劳动产品,满足社会的需要。
【经济核算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经济核算的客观要求,以制度或法令的形式建立起来的按照经济核算原则管理企业的一种基本的管理制度。在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服从国家计划指导的前提下,企业在组织生产(或经营)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决定供、产、销、处理人、财、物时,有一定的自主权。为了保证完成生产和经营的各项任务,企业要编制生产、业务和财务计划,并争取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或上级)要核拨给企业一定数量的资金(流动的和固定的);为了便于开展业务,企业有权按规定从银行取得贷款;企业对各项货币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对各项财产的收进和发出,要建立必要的制度;要有健全的会计制度,进行成本计算,实行独立核算,做到以收入抵偿支出后有所盈利;要妥善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面的权力、责任和利益关系,保证三方面的利益都能不断有所增长;可以与其他企业发生经济联系,订立经济合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有企业的经济核算,而且有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经济核算,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多快好省地组织生产和流通,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经济的一种方法。会计核算主要是在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财会部门进行的。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也兼用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通过货币计价、设置帐户、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专门方法,连续地、系统地、完整地反映与监督生产和经营活动,通过检查、分析提供资金、成本、利润等一系列的综合性指标,检查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预测生产和经营的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和教训,促进改善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由于会计核算强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主要核算对象是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成果,通过连续地、系统地、完整地记载,能够提供全面的资金成本、财务指标体系,是企业组织经济核算、厉行增产节约、计算经济效果的主要方法。因而,人们有时把会计核算的记帐、算帐和经济核算等同起来。会计核算强调一切记录要以原始凭证为依据,既要有序时、连续的记载,又要有明细分类和总分类的核算,要能够全面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这是会计核算区别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一个显著特点。
【统计核算】统计是使用一系列特有的方法,通过数据反映社会生产、经济及其他社会生活状况和规律的工具,是调查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在社会主义国家,统计资料是党政和企业各级领导了解情况、决定政策、制订计划、检查计划和指导工作的依据。统计核算是进行经济核算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是在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统计部门进行的核算。它以实物、劳动、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全面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运用分组法、平均法、相对数等特有的方法,提供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质量、产值、工资、工时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率、成本降低率等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来研究社会的大量现象和个别典型事例,从中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分析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统计核算是加强经济核算,对经济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统计核算侧重于用大量观察所得的综合指标,来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大量现象和典型事例,它有独特的指标体系。它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采用一次性的调查方法,而不一定连续进行。
【业务核算】是用来反映与监督生产或经营活动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生产或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资料,对社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借助业务核算可以及时而迅速地提供业务技术性的指标,如产品产量定额的完成情况、设备能力的利用情况、产品质量的检验情况、购销合同的履行情况等。业务核算可以根据具体业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为了及时取得核算资料,指导业务,可以不要求依据原始凭证,作系统的登记,允许用观察所得的资料,直接用口头或电话通知有关方面,及时解决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因此,业务核算是一种与会计、统计专业核算不同的核算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侧重于对具体业务的核算,可作会计核算、统计核算的一种补充。
北京商学院财务会计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