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灯下读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中的《理水》篇,浮想联翩,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谈点感受。
文章写道:“鲧大人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还是“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他的儿子禹“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于是他“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终于取得成果,将水治住,使社稷安定.“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
“湮”和“导”是治水的两个不同的方法,结果迥然不同,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可见方法之重要。看来要做好一件事情,不讲究方法是不行的。
我们做会计工作的,常常感到会计工作的确难做。有时发生领导乱批条子,乱搞计划外基建,职工不按标准报帐,部门开支不符规定,物资采购不按计划,等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不能办理付款的。但是,往往对此上头有领导的压力,周围有职工群众的不满,财会工作出现两头受压的情况,财会人员感到工作难做。一般说来,财会人员坚持财经制度,对这些不合规定的开支拒付,是完全必要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也有个方法问题,单纯用堵塞、拒付的办法,是不能做到既坚持制度、又融洽关系的。我想财会工作也应当参考治水的经验,即...
灯下读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中的《理水》篇,浮想联翩,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谈点感受。
文章写道:“鲧大人因为治了九整年的水,什么效验也没有,”还是“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他的儿子禹“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于是他“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终于取得成果,将水治住,使社稷安定.“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
“湮”和“导”是治水的两个不同的方法,结果迥然不同,一个失败,一个成功,可见方法之重要。看来要做好一件事情,不讲究方法是不行的。
我们做会计工作的,常常感到会计工作的确难做。有时发生领导乱批条子,乱搞计划外基建,职工不按标准报帐,部门开支不符规定,物资采购不按计划,等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不能办理付款的。但是,往往对此上头有领导的压力,周围有职工群众的不满,财会工作出现两头受压的情况,财会人员感到工作难做。一般说来,财会人员坚持财经制度,对这些不合规定的开支拒付,是完全必要的,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也有个方法问题,单纯用堵塞、拒付的办法,是不能做到既坚持制度、又融洽关系的。我想财会工作也应当参考治水的经验,即不仅用“湮”的办法,更要采用“导”的办法,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比如广泛的经常的宣传解释工作,将财经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广泛向职工群众反复宣传解释,讲清道理;将财会工作的情况和问题,经常向领导请示汇报,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等等。这些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导”。另方面,还有具体工作方面的“导”,例如实行计划用款,下达费用限额,制定消耗定额,实行资金下库,进行分级分口管理,等等,使企业开支纳入计划轨道,引导各部门和广大职工群众都参加财务监督和经济管理,养成艰苦创业,勤俭建国,人人精打细算,个个当家理财的风气。这样,违反财经纪律和制度的事情,自然就不会再发生;即使发生了,也是容易发现和处理的。这比单纯依靠几个财会人员,采取“湮”和拒付的办法,不知要强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