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向四化进军的新长征中,科研部门负有重大的责任。为了促进科研工作多快好省地发展,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科研部门也应当实行经济核算。认真组织科研专题核算工作,乃是科研部门实行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科研专题核算的必要性
科研专题核算,或称科研课题核算,就是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每一研究专题和费用项目进行归类的核算。根据我们实际工作的体会,组织科研专题核算的必要性至少有下面三点:
1.为了有计划地管理和节约使用科研费用,保证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长期以来,科研部门不大注意经济核算,经费管理也缺乏计划,花钱大手大脚,不讲经济效果。科研部门的财务会计工作,被当作“报销会计”,只做些收收付付的出纳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象我们这样的国家,家底薄,科研经费无论从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还是从绝对数额来说,都是非常低的。这样一点微薄的经费,实在是经不起浪费。为了把非常有限的科研经费管好用好,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要加强计划管理,加强核算工作。我们通过两年多的科研专题核算工作,大大加强了科技人员的经济核算思想,收到了节约使用科研经费的效果。拿领用试验材料来说,过去领来用不完的...
在向四化进军的新长征中,科研部门负有重大的责任。为了促进科研工作多快好省地发展,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科研部门也应当实行经济核算。认真组织科研专题核算工作,乃是科研部门实行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科研专题核算的必要性
科研专题核算,或称科研课题核算,就是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按每一研究专题和费用项目进行归类的核算。根据我们实际工作的体会,组织科研专题核算的必要性至少有下面三点:
1.为了有计划地管理和节约使用科研费用,保证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务。长期以来,科研部门不大注意经济核算,经费管理也缺乏计划,花钱大手大脚,不讲经济效果。科研部门的财务会计工作,被当作“报销会计”,只做些收收付付的出纳工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象我们这样的国家,家底薄,科研经费无论从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还是从绝对数额来说,都是非常低的。这样一点微薄的经费,实在是经不起浪费。为了把非常有限的科研经费管好用好,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定要加强计划管理,加强核算工作。我们通过两年多的科研专题核算工作,大大加强了科技人员的经济核算思想,收到了节约使用科研经费的效果。拿领用试验材料来说,过去领来用不完的就往药品柜一丢,再要用时,也不查查有没有,又去领。有些药品试剂材料过期失效了,就往垃圾堆里丢。现在不同了,需要领料时,总要先查查橱柜,有剩的就不领新的;领来用不完的,只要包装没动,就主动退回仓库;由于包装大,领来用不完,也主动与别的专题联系,尽量避免浪费。
2.为考核科学研究工作的效果提供资料。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假若它不能直接或间接地造福于人类,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不到推动作用,它就不能为社会所承认。进行应用科学研究,更要十分注意能否推广应用于生产建设。因此,科学研究应该非常重视经济效果。有的科研成果,虽然对生产发展有好处,如果投资太大,成本太高。也难以推广应用。为了考核科研项目及其成果的经济效果,就必须加强核算,积累必要的核算资料,以便确定该项研究成果在当前条件下有没有应用于生产建设的条件和经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进一步试制投产,匡算基建投资,为将来生产企业编制产品成本计划提供必要的资料。
3.科研专题核算,是应用科学研究单位走向企业化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正在试行用经济办法管理科学研究工作,国家号召,搞应用科学研究的单位,要逐步走上企业化道路。这就向科研部门的经济核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搞科研专题核算,或者不认真组织科研专题核算,科研部门的经济核算和企业化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科研专题核算的特点
科研单位在目前的财政管理体制下,虽然同行政机关一样是预算管理单位,但它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经费构成上,行政机关主要是人员经费和少量的公用经费;科研单位除了人员经费外,科研业务费在全部经费中所占的比重很大。拿我们医药科研部门来说,科研材料费一项即占总支出的20—25%,全部业务费要占到40—50%,加上设备购置费,则要占总支出的65—70%。因此,科研事业单位在节约经费中,业务费的节约是很重要的方面。科研业务费也是科研专题核算的主要对象。
科研单位也不同于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生产的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无形的科研成果。科研专题核算虽然也是一种费用核算,但不同于工厂的产品成本核算。首先,在核算对象方面。产品成本核算是按成本对象归集生产费用,最后计算出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可以是产品的一个类别,也可以是一个批别,或者是一个品种,需视生产类型而定。而科研专题核算,每个专题就是对象,只能按科研专题归集费用。其次,在费用计算期方面。产品生产一般有相当准确的生产周期,而科学研究则没有准确的周期。一个研究项目,可能很快成功,三、两个月即可投入生产应用;也可能经过多次失败、反复,三、五年还见不到分晓,有的甚至要搞更长时间。因此,专题费用只能随着科研工作的进展,不断收集,费用计算期与研究项目的试验周期相一致。第三,在核算内容方面。产品成本核算,对各个成本项目都要进行核算,而科研专题核算,则不必核算所有项目。凡是直接发生的,专题本身能设法控制的费用项目,都应当核算;而间接发生的费用,专题无法控制的费用项目,则可以不进行日常核算。具体说来,科研专题消耗的原材料、维修材料、外加工费、出差旅费,以及专为该专题购置的仪器设备的购置费,都应进行核算。而管理费用则不必核算,动力在没有计量仪表,无法直接计入专题的情况下,也可不进行日常核算。总之,专题核算的项目不宜太多,不要进行太多的间接费用的分摊,要抓住主要矛盾,讲究实效。我们主要是核算科研材料费和设备购置费,由于抓住了专题费用的主体,因而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科研专题核算中,我们主张把专为某专题购买的仪器设备的全部购置费列入专题经费之内,而不是象产品成本核算那样,只算设备折旧费。理由是:①设备购置费是科研经费总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它全部计入专题费用,才能使专题核算与总帐保持统一口径。②把全部仪器设备购入价作为专题经费,可以为该项科研成果投入生产时匡算基本建设投资提供参考资料。③有利于促使科研人员在制订设备购置计划时精打细算,节约设备费用。诚然,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应当尽可能采用比较先进的实验手段,包括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但这和充分利用并努力改造旧设备是不矛盾的,研究工作的水平也并不是完全取决于设备仪器的现代化水平。目前,设备仪器节约的潜力是很大的,关键在于科技人员必须树立牢固的经济核算思想。我们对设备仪器购置费的处理办法就是本着这样的原则确定的。
三、科研专题核算的方法与步骤
科研专题核算包括:核定经费预算、日常核算和专题经济活动分析三个部分。具体做法分述如下:
1.核定专题经费预算。这是整个专题核算工作的基础,这项工作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后两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而搞好经费预算的基础又是详尽而切实可行的科研工作计划。要按照科研计划任务书的要求,详细列明本年应达到的目标以及应采取的手段或途径,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和主要原材料计划。有了详实的物资计划,经费预算的主要部分也就出来了。但是,在现阶段,科研计划比较笼统,专题组还不能据以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物资计划,下达经费预算就比较困难。适应当前的条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这样的变通办法:根据本年科研计划,参照上年度该专题经费支出的实际情况,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物资供应和设备部门,配合专题组的科技人员,一起研究确定一个费用限额,经研究平衡,报经领导批准后作为经费预算下达。到第三季度时,再根据实际执行情况,适当调整预算。科研工作探索性强,太精确的预计是不可能的。
2.日常费用核算。研究一个专题,多者五、六人,少的只有一、二人,为了使科研人员专心于研究试验工作,减少他们的事务性工作,专题核算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办理。研究专题,可设置专题费用核算卡片(见附表),由专题组长保存。财务部门可设置相同结构的核算卡片,或者按专题设立费用支出明细帐。根据仓库的材料领用凭证、设备领用凭证,进行分类汇总,记入各专题的核算卡片;旅费、外加工等其他费用也记入各专题卡片;维修车间为专题组维修设备等使用的材料,根据维修车间的派工单或维修用料单记入各有关专题;中试车间用料,根据中试车间配料单记入各有关专题。财务科的专题核算员(小单位可由材料稽核员兼任)定期到试验专题组,将上述有关资料记入专题组保存的核算卡片内,并随时结出累计金额。
专题卡片支出金额之和,并不等于全部科研经费支出之和,因为间接费用未记入专题卡片。到一个年度结束时,也可将间接费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专题,以便正确反映全年的经费执行情况。
3.专题经济活动分析。这项工作也是由财务和科研管理部门配合,与专题组科研人员一起进行。分定期分析和临时分析两种。定期分析一般按季进行,每季末根据专题核算卡片经费支出数,对照全年经费预算和分季支出计划,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的办法。临时分析视具体情况而定,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分析。
在开展专题经济活动分析时,也要注意科研工作的特殊性。科研工作的均衡性不一定反映为费用发生的均衡性。往往有这种情况,年初或年中某个月,工作进展到需要使用某种特殊的贵重材料,或大量使用某种材料时,经费突发性增加,但以后若干月,经费支出又很少。这种情况,在科研工作中是常有的,必须作具体的分析。正确的分析结论,只能从深入专题,深入实际,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