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9 作者:顾福佑 王成杰
[大]
[中]
[小]
摘要:
五、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立信会计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建立了各种学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普及和提高的要求。
1.补习夜校,是适应业余人员的学习需要设立的。学生都是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在职人员,年龄较大,为了满足改帐和工商企业对新式会计的需要而来学习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失学、失业人员。夜校开设簿记、会计、银行会计、政府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决算表分析等学科,每科每周学习四至六小时,每学期可选读一至二科。
2.函授学校。采取通信教授方式,函授学生曾经遍及全国各省市,以至港、澳、南洋群岛。开设课程和夜校基本相同。
3.晨校、星期日校。为适应不能读夜校的在职职工,利用早晨和星期日休假时间学习会计的要求而举办的,课程同夜校。
4.暑期班。适应在校学生利用暑假学习簿记、会计,增加就业需要的技术。
5.日校。是对失学、失业青年和外埠来沪求学青年设立的。日校学生一般是生活比较困难,年岁较大,要求短期速成的人。因而又称“速成科”,规定两个学期毕业。学习课程除各种会计课程外,还有商业常识、商业算术、珠算等科。
6.专科学校。属于正规高等学校,入学程度为高中毕业,...
五、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立信会计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条件,建立了各种学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普及和提高的要求。
1.补习夜校,是适应业余人员的学习需要设立的。学生都是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在职人员,年龄较大,为了满足改帐和工商企业对新式会计的需要而来学习的。但其中也有不少失学、失业人员。夜校开设簿记、会计、银行会计、政府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决算表分析等学科,每科每周学习四至六小时,每学期可选读一至二科。
2.函授学校。采取通信教授方式,函授学生曾经遍及全国各省市,以至港、澳、南洋群岛。开设课程和夜校基本相同。
3.晨校、星期日校。为适应不能读夜校的在职职工,利用早晨和星期日休假时间学习会计的要求而举办的,课程同夜校。
4.暑期班。适应在校学生利用暑假学习簿记、会计,增加就业需要的技术。
5.日校。是对失学、失业青年和外埠来沪求学青年设立的。日校学生一般是生活比较困难,年岁较大,要求短期速成的人。因而又称“速成科”,规定两个学期毕业。学习课程除各种会计课程外,还有商业常识、商业算术、珠算等科。
6.专科学校。属于正规高等学校,入学程度为高中毕业,经过入学考试,择优录取,学习期限二年。
7.高级会计职业学校。也是一种正规学校,相当于现在的中等专业学校,入学程度为初中毕业,学习期限三年。
8.训练班。抗战初期,旧教育部为适应后方急需各种人才,制定《短期职业训练班设置办法》,并委托各校举办各种中等技术短训班,规定学习时期一年以上。立信即照此办法开办,曾办高级会计职业训练班(高中毕业入学,一年毕业),初级会计职业训练班(初中毕业入学,一年毕业),会计职业训练班(初中毕业入学,三个学期毕业)。立信曾多次接受委托训练会计人才,设有公费学生名额。
9.广播讲座。一九五〇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普及簿记知识,曾和本校合办簿记讲座。
六、会计学术的研究和会计教材的编译
立信会计师同人,日间从事会计师业务,晚上又多兼任学校教课,因此,感到迫切需要对会计理论与实务进行研究。通过研究,从事著作。潘序伦先生从一九二四年即开始编译簿记、会计书籍,交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出版。
一九二八年立信补校开办后、鉴于国内会计书刊十分缺乏,而外文书籍,在文字上既多隔阂,在法律和习惯上亦多与国情不合,乃由同人等结合实务编写讲义,在补校试讲。经过修改补充后交商务印书馆出版。
随着学校的扩展,师生们在会计实务和教学中的成果需要相互交流和探讨,立信补校同学会,在一九三一年以顾准为主编,出版《会计季刊》,1933年改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编辑出版《立信会计季刊》。除登载会计论著外,并特约各业会计专家编写各业会计制度,供工商界采用新式会计制度之参考。这些制度,后来汇编成《各业会计制度》,并先后出版。
三十年代初,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设立编辑科,《立信丛书》的编辑工作速度加快,截止1936年底就编译了各类会计书籍五十种。
在编译书籍工作中,潘序伦先生深感我国会计名词不统一,译名不一致,对编译工作,对读者阅读都增添不少困难。于是,结合编译工作组织同人,不时探讨,积有成果,出版《会计名词汇译》一书,收集会计名词二千四百余条,每条先录国内会计书刊中原用的各种译名,加上立信同人选定或暂拟的译名,并加注释。名词选译的标准凡三:含义确切,习用普遍和用字简赅。该书曾随着编译工作的开展修订过两次。
那时,我国在会计方面也出现过改良中式簿记与引进西式簿记的争论。在争论中,立信出版了《改良中式簿记之讨论》一书,汇集各专家对于“改良中式簿记”的研究和批评论文。有关收付与借贷记帐方法之比较,“四柱”结算法和帐簿之分割等重要问题,本书讨论颇为详细,可说是中国会计学术发展史的一页记录。
对《立信丛书》的编译工作,曾提出下列几项要求:(1)材料必须切合实际,各书关于理论、实务的论述,都要按照本国国情,特别应注意法律规定及工商界惯例。备作教科书的,对于课程标准,教材分配,均须详细探讨。书成以后,先油印作讲义,在本校试教一、二次,如有欠妥,不惮反复修改,务待教师、学生均感满意,然后正式付印。(2)说理不厌求详,尽可能做到学者阅读以后能够无师自通。(3)文笔力求流畅、一稿之成,必经几番修改润色,达到通顺、妥帖而后已。这些要求,虽未必全能如愿,但《立信丛书》先后编辑出版二百余种,畅销全国,未始与此无关。
解放前夕,潘序伦先生专心从事研读会计新著,并成立“立信会计编译所”以编译外国著作,介绍外国新理论,作为研究修订立信丛书之用。解放后改为“立信会计研究编译所”,并曾恢复出版立信会计季刊。当时鉴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会计季刊》曾讨论“基圆会计”问题。根据编译情况,又登载“会计名词增译及改译”。为了配合学习苏联经验,曾组织力量翻译苏联有关会计书籍,并编写“苏联会计述要”等普及苏联会计知识的书籍。
七、按照严格和实用的要求培训学生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会计实际工作,立信会计学校着重加强习题演算。各级簿记、会计课程,除平时要求学生多做作业外,最后还安排整套实习题,印有“实习题附属文件”,使学生通过练习,对整个簿记工作有一个模拟实践的机会。学校还建立助教改卷制度。由于印有习题详解,助教认真改卷,学生对自己所做习题能够复核查对,弄得一清二楚。学校并规定每学期授课时间必须教足二十星期;学习成绩以七十分为及格,以保证教学质量。为了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上课时严格执行点名制度,还规定一学期内缺课三分之一的,不得参加期终考试;迟到早退三次者作旷课一次计算。
学校经常举行簿记、会计竞赛,采取增设书法课程,加强珠算练习等办法,促使学生练好基础技能;又设置英文簿记、会计学科,参用英文习题,借以提高学生阅读英文书籍和担任英文会计工作或外贸会计工作的能力。此外,学校和同学会都组织学生参观工商企业,以丰富学生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感性知识。
学校重视体育活动。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开办初期,借用补校校舍,设有体育场地,并借用青年会篮球场上体育课。抗战胜利后,徐家汇校舍落成前,千方百计借公园、体育馆,甚至利用弄堂、通道作为体育场地。徐家汇校舍建成后,既有广大的运动场,又有宽敞的体育馆,使学生有良好条件开展球类和其它各种体育活动。每天早晨六时,全校师生举行早操,厉行点名制度,潘序伦先生经常亲自参加。
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学生的各种课外活动,广泛开展。一九四二年立信专校迁川后,学生组织剧团,演出具有爱国抗日意义的戏剧。在学期开始、期中、期末,时常举行迎新会、联欢会和毕业生送别会,以联络师生间的感情。校方还组织学生参加当地专科以上学校举办的国语、英语讲演和作文比赛,并参加地区学校举办的联合运动会,屡获冠、亚军。专校复员回沪后,各种文体活动继续开展。一九四八年曾参加上海市大专英语演讲比赛,获得季军;参加大专学校运动会获得女子总分第一,男子总分第三等优胜成绩。
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配合下,学生经常有参加工商机关查帐实习的机会,也常有外单位要求留用实习学生情况。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常给优秀的毕业生介绍职业,使事务所、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益臻密切。后来在工商机关需要会计人员,立信毕业生需要就业,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学校和事务所附设了“会计职业谘询所”,择优介绍工作,从而鼓励了学生刻苦钻研学业。学校还有留用优秀学生当助教,并培养当教员的办法,这些,也是有利于学校迅速发展的一个因素。
函授学校采用通讯教学方式,为了防止学生对学习前紧后松,有始无终,校方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如对学生习题的批改,力求迅速,解答尽量详细;发行函授刊物,作为补充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学习日程,规定每天至少阅读讲义一小时,练习及解答问题一小时;加强通信联系,督促学生按时学习,寄交习题。对中途辍学的,不断发函督促,务使学生坚持修毕课程。
立信会计学校毕业生中,大多数是补校学生,其中不少毕业生以后逐步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甚至理论研究工作者。这主要是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继续努力的结果,但与在校期间的严格训练不无关系。
国民党统治期间,曾举行高等考试(大学毕业或同等学历投考)、普通考试(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投考)和特种考试(有相当于高等考试和普通考试两种)。每次考试录取人选不多,但经常有立信学生在内。如一九四五年旧教育部所属机关会计人员特种考试时,北碚立信会计训练班毕业生考取者达十一人之多。同年,普通考试录取会计人员四人,北碚立信训练班即占二人。重庆永利银行有一次招收练习生,规定须要高级职业学校毕业生才能报考,但立信会计训练班学生可以同等学历参加考试。结果录取的十名练习生中,有六名是立信会计训练班的学生,立信其它单位的学生尚未计算在内,这可能与立信会计学校基础训练比较扎实,符合社会的要求有关。
八、经费管理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自给自足的原则
立信会计学校是私立学校,它的经费来源,象其它私立学校一样,主要是向学生收取学杂费。立信补校收取的学费是以各科每周上课小时数为标准。初级班每小时收费一元五角至一元七角,中级、高级班每小时收费二元至二元五角。增设的珠算、书法、商业算术等科均按初级班标准收费。这种收费标准,在解放前一般私立学校中,属于低标准。同时对无力缴付学费的学生还有减免的规定,一般可申请减免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但全免的很少。因为经验证明,全免的学生,自己没有一点负担,往往会对课业不加重视,半途而废,失去了学校培育人材的本意。
补校每学期所收学费,大致是用于支付专任职员和兼任教师的薪金。在勤俭节约的原则下,补校的教师都是业余兼职的,授课每小时支薪一元,专任职员,人数极少,所支薪金在薪金总额中占的百分比很低。因为大多数职员是立信事务所的会计师或会计员兼任的,补校职员,如校长、教务主任、分校主任等,全是义务职,不再支付兼薪。所收杂费,则是用来支付校工工资和文具、水、电等杂费。至于扩充校舍、购置校具等基本建设经费,由《立信会计丛书》的版税来负担。事实上,上海补校在每学期的入学人数增至几千人时,总校的专职教务员仍只有二、三人,校工只有一、二人。分校都在晚间上课,主任都由教师兼任,每月略支数元的兼薪。分校校工,也由所谓“二房东”(即晚间将空着的教室出租给本校的私立中小学校)的原雇工友兼任,工作只是每晚在课后整理打扫所用教室,以及照顾茶水等一些杂务,每月给予二、三元的工资。总校、分校所用水电、文具、邮费、修理等费,都精打细算,不容少许浪费。至于少数专任职员的膳宿费,都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担负。因此上海补校学生虽年有增加,有些学期增至一万六千人,但学校的经常费,几乎可以全靠学生的学杂费收入,有时还可略有结余,用于学校扩充的经费。重庆补校和其他各地补校、训练班、立信专校和各地立信高职校,虽然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但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自给自足的原则是一致的。不过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和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因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的,校舍规模既大,专任教授、职工的人数又多,当然不能与补校相提并论。但学校有书籍版税和书社投资盈利两项巨额收入拨补,所以学校的全部经费亦有结余。但上海的立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学生都是走读的,学校经常费用虽大,仍以自给自足为主。至于扩充设备经费则由校董会筹集。一九五二年以后,立信各校陆续移交人民政府接办时,除移交几十座校舍和大量校具、图书外,上海专校还移交现款四万数千元,重庆高职校也移交现款五千元,这些都是学校平时精打细算的结果。
(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