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华国锋同志说:“农场潜力很大,一定要把国营农场办好”。为了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切实把国营农场办好,财政部、国家农垦总局于一九七八年底开始,陆续颁发了《国营农场财务管理试行办法》、《国营农场成本核算规程》、《国营农场会计科目》等有关财务制度。这些制度的主要精神是:
一、有计划地试行财务包干办法,扩大农场的自主权。农场超额完成任务以后,包干结余资金,由农场用于发展生产、奖励先进和留适当的后备,因地制宜地加快生产的发展。
二、实行严格的核算制。变过去的账外算成本为账内算成本,并要求广泛开展班组核算,定期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公布成本核算情况,开展群众性的成本分析工作,不断挖掘农场内部潜力。
三、把过去列在企业盈亏中解决的小型农田水利支出、政策性社会性支出,改为预算拨款。并对场办工业、小型技术措施贷款等生产性资金的安排,提出了保证重点、择优供应的要求。
四、正确处理国家、农场和职工的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严格控制弥补亏损,力争在一九七九年摘掉全国农垦企业的亏损帽子,一九八〇年基本上做到全部农场都有盈利。 (蔡边)
华国锋同志说:“农场潜力很大,一定要把国营农场办好”。为了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切实把国营农场办好,财政部、国家农垦总局于一九七八年底开始,陆续颁发了《国营农场财务管理试行办法》、《国营农场成本核算规程》、《国营农场会计科目》等有关财务制度。这些制度的主要精神是:
一、有计划地试行财务包干办法,扩大农场的自主权。农场超额完成任务以后,包干结余资金,由农场用于发展生产、奖励先进和留适当的后备,因地制宜地加快生产的发展。
二、实行严格的核算制。变过去的账外算成本为账内算成本,并要求广泛开展班组核算,定期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公布成本核算情况,开展群众性的成本分析工作,不断挖掘农场内部潜力。
三、把过去列在企业盈亏中解决的小型农田水利支出、政策性社会性支出,改为预算拨款。并对场办工业、小型技术措施贷款等生产性资金的安排,提出了保证重点、择优供应的要求。
四、正确处理国家、农场和职工的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严格控制弥补亏损,力争在一九七九年摘掉全国农垦企业的亏损帽子,一九八〇年基本上做到全部农场都有盈利。 (蔡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