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正确贯彻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国际上通行而又对我们有利的方式,积极而又稳妥地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要不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要不要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这个问题,革命导师已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肯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多次指出:“苏维埃共和国在这方面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科学和技术上一切宝贵的成就。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我们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尽快地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机车、机器、电气器材等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得到的将是多余的利润,——这种多余的利润由它去吧,——我们所得到的将是主要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起来,最终站立起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正确贯彻执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要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基础上,采取各种国际上通行而又对我们有利的方式,积极而又稳妥地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夺取政权以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要不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要不要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这个问题,革命导师已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作了肯定的马克思主义的回答。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多次指出:“苏维埃共和国在这方面无论如何都要采用科学和技术上一切宝贵的成就。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我们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尽快地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机车、机器、电气器材等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得到的将是多余的利润,——这种多余的利润由它去吧,——我们所得到的将是主要的东西,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起来,最终站立起来,在经济上战胜资本主义。”列宁要求抓住时机,反对拖延,他说:“因为没有一定的国外援助,大工业和正常商品交换的恢复就或者是不可能,或者是迁延时日,而这种迁延是非常危险的。”关于具体利用外国技术和资金的形式,列宁曾大胆地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办法,如借款、租让制、合营企业等等。
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指出,中国无论何时何地也应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脚点。但中国不是孤立,也不能孤立,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的事实,也是我们的立脚点,而且必须成为我们的立脚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进一步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但国外市场极为重要,不可轻视,不能放松”的著名方针。他还告诫我们,不要崇拜西洋的,也不要盲目排外,不要学慈禧太后。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建国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成套设备,都是按照上述方针做的,而且许多项目都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批准的。
但是,林彪、“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却疯狂地进行恶毒攻击和污蔑,胡说什么这是“崇洋媚外”、“洋奴哲学”、“投降卖国”,而且这些反革命叫嚣在一个时期曾达到震耳欲聋的程度。流毒所至,危害极大。因此,必须继续肃清其流毒和影响,冲破他们设置的禁区,砸碎精神枷锁,才能真正解放思想。
要解放思想,积极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还必须反对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夜郎自大。有这种思想的人,坐井观天,不知天外有天,拒绝接受外国的先进技术,这实际上是闭关自守、作茧自缚。而搞封闭式的经济是建不成现代化的国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能博采美国和其他各国的技术所长,把世界上主要的先进技术集中起来,而且已经在某些方面使它日本化。因此,它能后来居上。要知道,科技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它没有国界。资产阶级能够用,无产阶级也能够用,我们应当象鲁迅所说的那样,采取“拿来主义”,有气魄,有胆略,敢于和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为我所用。我们应当放眼世界,从盲目自满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正如毛主席指出的:“我们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我想是提得对的。现在有些国家的领导人就不愿意提,甚至不敢提这个口号。这是要有一点勇气的,就是要把戏台上的那个架子放下来”。
要解放思想,积极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还必须坚决克服小生产的习惯势力。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它的基础就是生产规模非常狭小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经济基础上形成了小生产的习惯势力,这种小生产习惯势力在我国的影响既广且深。有这种思想习惯的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在经济上满足于自给自足,有一种盲目的排外心理,对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外国资金、进入国际市场畏之如虎。这种目光如豆,把自己的头脑局限在极小范围内的思想,是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不相容的。在向四个现代化大步前进的时候,我们必须坚决克服这种习惯势力。
解放思想,积极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当然这丝毫不应当影响我们贯彻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毛主席指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依靠自力更生,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自力更生,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我们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以自力更生为基本立脚点,我们必须永远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必须看到,自力更生同争取外援是辩证的统一。“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这里讲的是有主有辅,而决不是有主无辅,可有可无。没有辅,也就无所谓主了。争取外援,有利于加快自力更生;而拒绝外援,必将影响自力更生的步伐。因此,两者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而不应当形而上学地把它们对立起来。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而又稳妥地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完全是为了“洋为中用”,为了增强我国自力更生建设的能力,为了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充满自信心和自尊心,勇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表现。敬爱的周总理本着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对进口技术、设备提出“一用、二学、三改、四创”的革命原则。学习是为了提高,引进是为了创新。善于学习,不断前进,才能后来居上。如果拒绝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什么都从头搞起,势必会放慢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那怎么能缩短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呢?列宁认为,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资金当然要付出代价,“但我们赢得了时间,而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我们应当牢记,时间是无情的。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胜利;丧失了时间,难免被动挨打,受到历史的惩罚。
积极而又稳妥地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必然会在我国的经济、政治领域带来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也会给我们的财政、基建、税收、财务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正确处理。列宁说:“我们希望作有利于我们的生意;他们希望作有利于他们的生意。至于斗争将怎样展开,这就要看我们外交人员的艺术了”。我们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过去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摸索怎样提高引进技术设备的经济效果和为我所用的最有利的方式、途径,并结合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学习,精通业务,勇于实践。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大胆引进,又要循序前进。要做好国内外的调查研究,尽力避免盲目性;要做好国内的消化工作,掌握先进技术,学会科学管理,避免重复引进。运用国外资金对我们来说还是件陌生的事,一定要精打细算,充分考虑偿付能力,不可一拥而上。只要我们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我们一定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利用外国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工作,为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