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技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会计信息标准化是使会计信息具有通用性、开放性、精确性、稳定性等特征,使数据能在各系统之间顺畅传递,从而促进数据的深度加工与再利用,提高数据的价值,帮助决策者了解公司财务情况并作出合理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那么,如何实现会计信息标准化?笔者认为,如果把会计信息从形成到使用到归档看成会计信息的供应链,会计信息标准化应是“采集——内部传递——展示——外部传递——归档”这一会计信息供应链全过程的标准化。
一、会计信息标准化的实现途径
(一)会计基础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构建会计数据字典
基础数据采集标准化是指当业务事件发生时,根据事件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按照统一标准把数据收集与储存到数据仓库,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最初的、按照标准收集与录入的没有加工的原始信息。由此可见,会计基础数据采集标准化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数据仓库(会计数据字典),供各部门根据需要即时取数分析与决策,以实现管理决策的即时性。基础数据采集标准化一般应在企业集团内部层面实施...
所谓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技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会计信息标准化是使会计信息具有通用性、开放性、精确性、稳定性等特征,使数据能在各系统之间顺畅传递,从而促进数据的深度加工与再利用,提高数据的价值,帮助决策者了解公司财务情况并作出合理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那么,如何实现会计信息标准化?笔者认为,如果把会计信息从形成到使用到归档看成会计信息的供应链,会计信息标准化应是“采集——内部传递——展示——外部传递——归档”这一会计信息供应链全过程的标准化。
一、会计信息标准化的实现途径
(一)会计基础数据采集的标准化——构建会计数据字典
基础数据采集标准化是指当业务事件发生时,根据事件的特征和属性进行分类,按照统一标准把数据收集与储存到数据仓库,数据库中存储的是最初的、按照标准收集与录入的没有加工的原始信息。由此可见,会计基础数据采集标准化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标准化的数据仓库(会计数据字典),供各部门根据需要即时取数分析与决策,以实现管理决策的即时性。基础数据采集标准化一般应在企业集团内部层面实施,集团所有的基础信息包括材料、设备、产品、客户、工程项目等最初都要按照统一标准分类、编号,比如,采购管理子系统数据要求全集团材料名称、编号统一标准,材料数量单位统一,材料成本核算方法统一;固定资产子系统数据要求全集团固定资产名称、编号统一标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统一,进而形成统一的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名称与编号,即会计数据字典。集团企业各下属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新增基础信息时也要遵循这些标准。这样,整个集团会计信息来源于标准统一的数据仓库,大大减少了数据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转换和数据假设,为集团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提供了基础。
(二)会计账簿系统标准化——构建会计信息内部传递环节的标准
不论是手工账还是会计信息化,其信息处理流程都是依据原始凭证形成记账凭证再审核、记账、结账,这其中的数据源就是原始凭证。以发票为例,它记录了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参与人(销售单位、购货单位、开票人等)、物品名称、数量、单价、总金额等,既有结构化的会计数据又有非结构化的数据,而在会计处理中只,财务人员通常只选取原始凭证中会计关注的要素如物品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等形成记账凭证,而舍弃了原始凭证中大量有用的非结构化数据如时间、地点、过程、参与人等,这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经济业务情况进而对其决策产生不利影响。XBRL GL(XBRL全球账簿分类标准)恰好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XBRL GL是XBRL国际组织制定的一套分类标准,可应用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体现会计信息内部传递环节的标准化。它不仅可记录会计信息如记账凭证、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卡片等,也可记录非会计信息如存货、供应商、客户、流程、组织机构等。XBRLGL通过创建表达交易信息的标准格式,关注交易事项层面的信息,与交易层面的ERP等系统直接对接,使基于XBRL GL形成的实例文档可展现日记账分录、试算平衡表、生产成本实际与预算差异的报告、固定资产列表、客户发票等。XBRLGL以数据模块的元素形式提供了会计账簿明细分类标准,这些元素展示了日记账分录或与历史交易细节有关的全部财务信息和大多数非财务信息,可见,XBRLGL是利用有限的元素表达复杂的经济业务信息,建立明细数据与报告数据之间的联系,形成凭证、账簿、报表数据之间相互关联的会计数据体系。同时,XBRLGL还可支持多种应用系统、会计准则、商业报告,从而实现会计信息跨平台、跨准则、跨领域的沟通和利用。
(三)会计报表格式标准化——构建会计信息展示披露环节的标准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中提出,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便于企业生成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XBRL财务报告(XBRL FR)。对财务报表提供方来讲,XBRLFR确立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无需按提供对象编制不同格式的财务报表,极大地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编制效率。对财务报表需求方来讲,XBRLFR能够使需求方更方便、快捷地检索、选读和分析所需数据,为财务报表数据提供更广的可比性。
目前财政部已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以及银行业、石油行业扩展分类标准。这些都是用来规范对外展示会计信息的语法与语义的表达标准,体现会计信息展示披露环节的标准化。目前XBRL外部报告实例文档的生成主要采用外挂式,即在创建Word和HTML等版本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采用XBRL实施软件,“翻译”生成XBRL实例文档,但与账簿信息没有直接关联。而笔者认为,XBRL实例文档的最终实现方式应是采用与内部业务信息无缝连接的嵌入式,即通过升级软件把创建Word、HTML和XBRL等格式的财务报告过程整合为一个流程,以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四)会计软件接口标准化——构建会计信息对外传递环节的标准
财政部下发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提出,会计软件应当具有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的数据接口,满足外部会计监督需要。随继推出的《企业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业务元素清单(征求意见稿)》也明确,接口标准主要应用于跨系统、跨平台的会计数据传递,促进账簿层面电子会计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财政部确定的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以国际通行的XBRL GL技术为标准制定,这是因为XBRL GL可应用于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使用XBRL GL能够对报告的汇总信息实现下钻,对相关的明细信息实现整合,从而达到业务明细数据与报告汇总数据的关联。同时,XBRL技术所具有的扩展性在保证常用会计数据输出格式统一的同时,还可兼顾各种应用场合特殊的数据接口需求。
(五)会计档案归档的标准化——构建会计信息归档存储的标准
会计信息归档存储的标准,主要是先赋予归档会计数据标准格式,定义统一的归档元素,再通过会计档案管理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格式处理,转换成通用格式文件存储。《企业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业务元素清单》定义了输出存档文件的格式名称,如“PDF”、“XML”、“TXT”等以及存档文件的格式版本。会计数据归档时,可先通过会计软件输出标准格式的会计数据及其归档元素,供会计数据归档使用。这样,单位就可以借助支持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软件数据接口标准”的专门会计档案管理软件对会计数据进行格式处理,转换成PDF等格式文件存档。
二、会计信息供应链上各主体的责任
大数据时代下,对经营管理决策有用的数据将成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核心资产,而会计信息标准化是产生有用数据的前提条件,政府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既是会计信息供应链上的信息提供者又是信息使用者,应共同努力推动会计信息标准化的实现。
从单位层面看,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等各方面信息汇聚的枢纽,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整体规划、标准设计、统一接口。整体规划要求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最初规划中,既要考虑处于会计系统前端的管理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数据字典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又要考虑会计信息从“采集——内部传递——展示——外部传递——归档”这一会计信息供应链全过程的标准化,以实现各系统的有机整合,消除信息孤岛。
从政府层面看,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要牵头处理好会计信息资源供应链上不同利益相关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博弈的辩证关系,抓紧开发运行XBRL应用的综合平台,推动金融、税务、工商、海关、统计、审计等监管部门展开应用XBRL实例文档,真正减轻企业会计报表多头报送的负担,激发XBRL信息源头企业对XBRL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因其业务信息和业务处理与会计信息关联度比较大,也应主动积极投入与支持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与财政部门共同构建“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会计信息标准化。
(本文作者系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企业类一期>)
责任编辑 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