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企业的资本都是物质资本、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混合体。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本质是通过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来提升企业调配各类资源实现价值创造的能力。混合所有制资本管理的原理既适用于国有企业,也适用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资本管理中社会资本、智力资本投入不足的现象更为普遍。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更侧重于提升企业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的比重,更侧重于提升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吸附力以及对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智力资本的吸引力。本文以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为例,从资本配置的视角来阐释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民营企业中的具体实践。
一、特锐德企业背景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锐德)成立于2004年3月16日,是中德合资的股份制企业。2009年10月成功上市,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营收入主要来自于变配电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电力设备融资租赁及相关技术服务业务,主要集中于铁路系统、电力系统、煤炭系统。但随着中国高铁建设进程放缓、能源行业转型调整,特锐德在铁路系统和煤炭系统订单不断萎缩,承受着行业调整带来的巨大挑战。2013年,特锐德提出了二次创业的理念,提出三个创业目标,并分别运用混合所有制集团化商业模式推进创业目标的实现。首先,提出打造互联网创新思维下的创新电动汽车群充电业务、电动汽车租赁业务的目标,进军新能源领域,促进企业业务转型。特锐德成功对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进行技术改造,成立全资子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并通过合资、战略合作等方式,以城市为单位联合各地地方政府、地方国企、电动车车企的力量,提升企业对社会资本的吸附能力、获得市场资源;其次,提出国际化目标,在香港成立拥有控股权的特锐德控股有限公司,并推进国外主要地区子公司的建立,运用交叉持股的方式将国际职业经理人转化为特锐德的股东,努力实现特锐德发展战略从产品化向平台化转化;第三,提出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市场占有率的目标,通过合资、增资等方式,融合具有特定市场资源和技术的电力设备服务企业之力量,提升电力设备业务的客户体验,实现企业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二、融合地方政府的社会资本投入推进电动汽车群充电业务拓展
电动汽车充电行业在国内尚处于战略机遇期,特锐德凭借其在充电设备制造方面的技术优势,决定进军新能源领域。经过一系列技术创新,特锐德在大范围开展汽车充电业务方面已不存在技术困难,但依然面临政府支持、市场资源的短板。为提升自身对社会资本的吸附能力、获得市场资源,特锐德积极与地方政府、地方国有企业、电动汽车车企展开以下合作:
特锐德首先在全国筛选出最有利于发展电动汽车群充电业务的大中型城市,然后在每一个目标城市成立一个当地子公司,与目标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获得特殊授权,免费为整个城市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进行整体规划与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桩一端连接着城市电网,涉及国家用电安全,建设需得到政府的许可,在电动车广泛普及后,充电桩会自然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最终实现双赢。特锐德不仅在目标城市中成立子公司以获取当地社会资源,并且通过与政府签署更加明确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对特锐德汽车群充电业务上的社会资本投入,这有利于特锐德获取每个城市中的最佳设备建设场地,并形成一定程度的市场垄断。
与此同时,特锐德在成立每一个城市的子公司时均确保至少一家当地国企为其注资,并通过合资成立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积极与具有国资背景的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合作,借助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天然纽带,加深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粘性,借此获得政府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提升子公司对社会资本的吸附能力,获取市场垄断地位。
特锐德通过融合政府的社会资本投入,促使电动汽车群充电业务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起来。截止到2014年年底,特来电已经与十多家地方政府、地方国企、电动汽车制造商签署了有关战略投资或合作协议。截止到2015年8月初,特来电已经在全国13个城市建立了子公司,在44个城市筹建了1万多个终端。
三、融合国际管理人才的智力资本投入助力国际业务拓展
2013年,特锐德提出开拓国外市场,搭建国际化平台,促进企业集团由制造型企业向平台型企业战略转型的目标。为弥补在国际业务中管理经验与市场运作经验的不足,特锐德巧妙设计了中外混合的股权架构以吸引国际管理人才,提升国际市场运作能力,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特锐德在香港成立特锐德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香港特锐德),集团持股比例51%,控制权之外的其余股份分配给10位左右拥有国际化电力设备营销经验,且非常熟悉当地市场的外籍人士;同时,香港特锐德成立了特锐德国际有限公司(简称特锐德国际)。香港特锐德和特锐德国际均为以建立国际化营销平台为目的的平台型公司,负责公司国际市场推广、全球各个分支机构的建设运营及目标企业并购等。
第二,获得香港特锐德股权的外籍人士须在特锐德具有产品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非洲、南美、中亚、中东等)设立当地公司,当地公司由外籍人士控股、香港特锐德参股,参股比例不超过49%。
在由中外混合股权架构搭建的国际化平台上,特锐德通过让渡部分股权将国际经理人转化成特锐德在国外各地子公司的老板和香港特锐德的股东,外籍人士的国际管理经验被固化为特锐德的自有智力资本,这有效提升了国际管理人才的智力资本在特锐德集团资本结构中的份额,弥补了特锐德国际市场运作经验的不足,为特锐德国际业务的拓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融合具有市场资源优势企业的社会资本投入推动电力系统业务发展
为实现自身在电力系统整体规模、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特锐德于2013年提出推行“分散式集团化商业模式”。通过兼并、收购、参股等资本运作手段,积极寻求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契机,以资本为纽带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区域市场资源进行吸收整合。
2013年1月,特锐德向四川乐山一拉得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注资3200万元,对其实现控股,持股比例51.61%。此次注资使特锐德将乐山一拉得在西南地区的市场资源转化为其控股子公司的股本,为特锐德在西南地区电力系统迅速打开市场及长久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013年3月特锐德与瑞士特锐德电气公司共建特瑞德电气(青岛)有限公司,出资1020万元,占注册资本51%。此次合作将瑞士公司的市场资源、技术资源以资本的形式融入特锐德,有利于加深特锐德与瑞士特锐德电气公司在国际市场运营、专业技术方面的长期合作,推进特锐德国际化战略的发展进程。
2013年5月,特锐德与山西晋能集团实现战略合作,斥资近1.3亿元实现对原晋能集团两家全资子公司的控股和参股。特锐德增资山西晋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获得其51%的股份,增资山西晋缘电力化学清洗中心有限公司,获得其49%股份。通过与山西晋能集团强强联合,特锐德将山西晋能集团在山西电力系统的市场、技术资源融入其控股、参股公司的股本中,有利于特锐德迅速推进山西地区电力系统的业务发展。
2013年12月特锐德通过受让股权方式获得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5%的股权。此次参股有利于加深其与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东北区域市场的交流合作,获取辽宁电能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市场资源,有利于特锐德巩固其在东北地区的市场地位。
特锐德通过推行“分散式集团化商业模式”,积极寻求与在特定区域市场中具有明显市场优势的同行企业的合作,运用混合所有制的手段将合作企业在特定区域的市场资源融入特锐德的自有资本之中,以提升具有市场优势的同行企业的社会资本在特锐德资本结构中的比重,进而迅速扩大了区域市场规模、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由上可见,特锐德在资本管理实践中所运用的资本结构调整策略,以及采用的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战略、中外混合交叉持股、资本运作等手段,为民营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资本管理提供了有益启示。民营企业应积极寻求与具有特定社会资本的政府、企业、个人合作,探索将社会资本融入企业自有资本的有效途径,应积极寻求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合作,探索将智力资本转化为企业自有资本的有效途径。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视角的企业价值管理研究”<71172099>、“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平台扩充建设”<71372111>和财政部全国重点会计科研课题“混合所有制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应用问题研究”资助)
责任编辑 王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