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3 作者:袁蓉丽王群李瑞敬
[大]
[中]
[小]
摘要:
交叉上市与企业社会责任
袁蓉丽王群李瑞敬
摘要:文章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 发现,交叉上市能显著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按行业特征进行分组后发现,当公司所属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公司 属于环境敏感型行业时,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 高的公司,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为显著;正向交叉上市和逆向交叉上市都能提高企业的社会责 任;交叉上市能显著提高企业的ESG表现。文章探究了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为交叉上市在新兴 市场发挥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深化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ESG表现的理解。
关键词:交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海外业务收入;交叉上市路径;ESG表现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8838 (2021) 02-0065-12
一、引言
交叉上市是指同一家公司分别在两个或多个证券交 易所挂牌上市的行为(孔宁宁和闫希.2009 )。随着越来越 多公司选择交叉上市,学术界也对此展开了研究。现有的 研究主要考察了交叉上市对股价信息含量(Fernandes和 Ferreira, 2008 ; Foucault...
交叉上市与企业社会责任
袁蓉丽王群李瑞敬
摘要:文章以2010〜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 发现,交叉上市能显著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按行业特征进行分组后发现,当公司所属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公司 属于环境敏感型行业时,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 高的公司,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为显著;正向交叉上市和逆向交叉上市都能提高企业的社会责 任;交叉上市能显著提高企业的ESG表现。文章探究了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为交叉上市在新兴 市场发挥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深化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ESG表现的理解。
关键词:交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海外业务收入;交叉上市路径;ESG表现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8838 (2021) 02-0065-12
一、引言
交叉上市是指同一家公司分别在两个或多个证券交 易所挂牌上市的行为(孔宁宁和闫希.2009 )。随着越来越 多公司选择交叉上市,学术界也对此展开了研究。现有的 研究主要考察了交叉上市对股价信息含量(Fernandes和 Ferreira, 2008 ; Foucault和Gehrig. 2008)、盈余管理(Sun 等.2011 ;贾巧玉和周嘉南.2016 X企业成本粘性(吴思 和陈震.2018)、信息披露(方红星和孙膏.2009)、公司 业绩(Lei和Miller. 2008)、股利政策(程子健和张俊瑞. 2015 )等因素的影响,但是鲜有文献研究交叉上市对企业 社会责任的影响。同时,现有文献大多并未区分正向交叉 上市和逆向交叉上市。交叉上市路径包括正向交叉上市和
逆向交叉上市两种。正向交叉上市是指先在境内资本市场 上市,再到境外资本市场上市;逆向交叉上市则相反,即 先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再回归境内市场。发达资本市场 的交叉上市对象多为正向交叉上市的公司,而新兴资本市 场更多为逆向交叉上市的公司。
企业在创造利润、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之外,还要承 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有 所改善,但总体水平仍有待提升。现有文献从高管层面(陈 丽蓉等.2015 ;李世刚.2017 ;文雯和宋建波.2017)、企 业层面(McGuinness等.2017 ;黄超等.2017 ;靳小翠. 2017)、制度环境层面(贾兴平和刘益.2014 ;汤晓建. 2016 ; Shahzad 等.2016 ; Baldini 等.2018)等方面探讨了 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然而,鲜有文献深入考察交叉
收稿日期:2020-12-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71872179)
作者简介:袁蓉丽,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 群,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李瑞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讲师,博士。
贝才务研究 2021年第2期
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交叉上市作为一种外部治理 机制,理论上也会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产生治理作用。 这一推论从现实案例中也能找到支撑,以交通银行(A股 股票代码:601328.港股股票代码:03328 )为例,作为我 国首家在境外上市的内地商业银行,交通银行于2005年6 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从2006年度开始就连续发布企 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CSR报告).2007年5月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上市,而A股市场2009年才开始强制要求披露社会 责任报告。另外,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来看,传统的企业 社会责任已发展到新的阶段,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 (简称ESG)作为衡量上市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社会责任感的 重要标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已有许多证券交 易所(例如香港交易及结算所)公布了ESG信息披露的指 南和相应的ESG信息披露制度,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 券交易所也鼓励披露ESG信息,交叉上市对企业ESG行为 会产生何种影响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因此,本文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 本,研究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从海外业务 收入占比、交叉上市的路径和企业ESG表现的角度进行 了拓展。研究发现,交叉上市能显著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 现。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倾向评分匹配法以及改变 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方法后,结论依然稳健。按行业特征 进行分组后发现.公司所属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公司属于 环境敏感型行业时,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 加显著。按收入来源分组后发现,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的公司,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为显著。区分 交叉上市的路径后研究发现,正向交叉上市和逆向交叉上 市都能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将企业社会责任拓 展至企业ESG表现.研究发现,交叉上市显著提高企业的 ESG表现。
本文可能的研究贡献主要有:第一,现有文献主要考 察了交叉上市对盈余管理、企业成本粘性、信息披露、股利 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以及从高管海外背景、股权结构、企 业文化、利益相关者压力、内部控制等视角考察了企业社 会责任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交叉上市为出发点,分析了交 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了交叉 上市对企业ESG行为的影响,深化了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 业ESG表现的理解。第二,本文探讨并检验了交叉上市影 响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并区分了不同交叉上市路径下交 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为交叉上市在新兴市场发
挥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我国交叉上市公司的境外上市地点主要有中国香港、 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法国等。相较于境内A股资本市场. 这些境外资本市场发展更为成熟,投资者保护环境更好. 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投资者权益保护和社会责任履行 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何丹等.2010 ; Lh等.2017 )。这些要 求使得交叉上市公司相较于非交叉上市公司面临更大的制 度压力。此外,交叉上市公司在境外资本市场是“外部人”. 在处理与境外投资者、供应商、消费者的关系时会面临更 多的困难和更高的成本,境外市场的监管部门也会对外来 企业给予更多的关注,从而产生外来者劣势(王凤彬和石 鸟云,2011 ; Bosco和Misani. 2016 )„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 帮助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Godfrey. 2005 ; Gardberg和Formbrun. 2006 ),获得消费者和供应商 等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支持,产生广告效应,增加企业的 收入(Lev等.2010 )。而且.投资者厌恶那些社会责任存 在问题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也有利于获得投资者的 好感和信任,提高企业的声誉,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和估值 (Minor和Morgn. 2011 ;贾兴平等.2016 )„因此,相较于 仅在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交叉上市公司为缓解制度压力 和外来者劣势、吸引境外市场投资者,会更有动机积极履 行社会责任。这会从整体上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 和能力,使得企业在境内和境外都有更好的社会责任表现。
基于以上讨论,本文提出假设1。
H1 :相较于没有交叉上市的公司,交叉上市的公司企 业社会责任表现更好。
现有的研究发现,行业特征会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的意愿和能力.因而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的社会责任表现 (徐珊和黄健柏.2015 )。为了更好地理解交叉上市对企业 社会责任的治理作用,本文进一步考察这一治理作用在不 同的行业特征下是否存在差异。参考以往的研究,本文考 虑行业集中度和环境敏感性这两个行业特征对交叉上市治 理效应的影响。
首先,企业以追求利润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因此在决策时可能会权衡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以及其所 能带来的财务业绩和股东财富的提升。行业集中度很可能 会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从而影响交叉上市对社 会责任的治理效果。相较于行业集中度较高的企业,行业
交叉上市与企业社会责任
集中度低的企业具有竞争程度更高、话语权更小、消费者 议价能力更强的显著特点。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履行社 会责任来获取消费者和投资者好感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优 势、提升企业的财务业绩和股东财富的动机更强(徐珊和 黄健柏.2015 ;文雯和宋建波.2017 ),交叉上市这一外部 治理机制通过监督上市公司改善企业社会责任来吸引投资 者的效果就更强。反之.当行业集中度较高时,交叉上市 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相对较小。
其次,环境敏感性高的行业如采掘业和化工业,对社 会和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发生环境污染等问题,对整个 社会造成的危害更为巨大(徐珊和黄健柏.2015 )。因而. 相较于非环境敏感型企业,环境敏感型企业在社会责任方 面会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面临更大的舆论压力。这种关 注和压力使得企业出现社会责任问题时,更容易受到政府 的处罚,银行等债权人更可能减少对企业的贷款,消费者 也更可能抵制企业的产品(何贤杰等.2013 ),因而环境敏 感型企业更有动机改善公司治理和履行社会责任,以此来 减少不履行社会责任所造成的负面经济后果。这种情况 下,交叉上市这一外部治理机制,通过监督上市公司来改 善企业社会责任的效果更明显。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假设3。
H2 :公司所属行业的集中度较低时,交叉上市对企业 社会责任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
H3 :相较于非环境敏感型企业,环境敏感型企业交叉 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作用更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7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初始样 本,并经过如下筛选:(1 )剔除金融行业公司样本;(2 )剔 除存在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2 766家上市公司共计 16 730条观测值。本文的企业社会责任数据来源于和讯网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专业测评体系,交叉上市及财务数 据来源于国泰安(CSMAR )数据库,海外业务收入及ESG 数据来源于万得(Wind)数据库。为剔除异常值的影响,本 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为了验证本文的假设1.构建了模型(1 )。为了降低潜 在的内生性,使用滞后一期的自变量对当期的因变量进行 回归。
CSRj^Po+PjCrossJistiii^j+P^TOPln.j+PjAgen.j+P^ndirn.1 +P5Institutioni u+^Sizeiu+B/Leveragei ”+|3sROAg +P9GrowtlijYear+yindustry+s ( 1 )
其中.CSR为因变量,表示企业社会责任。参考文雯 和宋建波(2017 )的研究.CSR的值等于和讯网出具的企业 社会责任评分。与其他测量方式相比,对于没有披露社会 责任报告的公司.和讯网测评体系也依据年报对其进行了 企业社会责任评分,缓解了因为没有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而 缺失评分数据的问题。
Cross_listing为自变量,表示公司是否为交叉上市公 司。若公司在境内A股市场和境外资本市场都挂牌上市. 则为交叉上市公司。根据本文的数据,交叉上市公司的境 外上市地点主要有中国香港、美国、英国、新加坡和法国。 参考覃家琦和邵新建(2015 )的研究.Cross_listing为虚拟 变量,若公司当年为交叉上市公司.取值为1,否则为0。
控制变量方面,参考傅超和吉利(2017)、文雯和宋 建波(2017)的研究.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影响企业社会 责任的其他因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 )、公司年 龄(Age)、独立董事比例(Indir)、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Institution )、公司规模(Size )、负债比率(Leverage )、总资 产收益率(ROA)、公司成长性(Growth)。同时,本文在模 型中也加入行业哑变量(Industry )和年份哑变量(Year ), 分别用来控制行业和年份效应。
为了检验假设2.本文按照上市公司的行业集中度高 低进行分组。参考已有文献(吴昊旻等.2012 ;张传财和 陈汉文.2017 ),采用嫡指数衡量行业集中度(EI )。嫡指数 越大.行业集中度越低,行业内竞争越激烈。嫡指数超过 中位数的为行业集中度低组.否则为行业集中度高组。本 文将两组样本分别按照模型(1 )进行回归,并对交叉上市 的系数进行组间差异系数检验,以验证在不同的行业集中 度下,交叉上市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显著 差异。
为了验证假设3.本文按照上市公司是否为环境敏感 型企业分为两组。参考徐珊和黄健柏(2015 )的研究.将林 业、采掘业等7个行业定义为环境敏感型行业,处于环境 敏感型行业中的企业为环境敏感型企业(ES ).其他行业中 的上市公司为非环境敏感型企业。将两组样本分别按照模 型(1 )进行回归,并对交叉上市的系数进行组间系数差异 检验,以验证环境敏感性对交叉上市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 关系的调节作用。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其中. 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均值为26.091,最大值为74.900. 最小值为-2.970,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额为77.870.说明 在样本期间内,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交
叉上而Crossjistmg )的均值为0.034.说明在样本期间内. 交叉上市的观测值约占样本总量的3.4%。
(二)相关性检验
表3报告了主要变量的Pearson和Speannaii相关系 数。交叉上市(Cross」isting )和企业社会责任(CSR)的 Pearson和Speannaii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145和0.123. 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初步支持假设1,即交叉上市 (Cross」isting )能够提高企业社会责任(CSR )„
(三)回归分析
1
.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表4报告了交叉上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回归结果。第 (1)列中,只控制行业、年份时,交叉上市(CrossJisting ) 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估计系数为13.211.在1%的显 著性水平显著。第(2)列中,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交 叉上市(<21'055_山山不)的估计系数为3.325,在1%的显著 性水平显著,表明交叉上市显著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由 此假设1得到验证。另外,我们同时测试了控制产权性 质后的结果,显示交叉上市显著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与 表4中主回归结果一致。
2
.基于行业集中度与环境敏感性的分组检验
表5报告了基于行业集中度与行业敏感性的分组检验 结果。由第(1)列和第(2 )列可以看此在行业集中度低的 企业组,交叉上市(CrossJisting )与企业社会责任(CSR ) 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在行业集中度高的企 业组.交叉上市(Cross_listiiig )与企业社会责任(CSR)之 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组间系数差异测试表明,两组样本的 组间系数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9 ),即公 司所属行业的集中度较低时,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 治理作用更加显著。由此,假设2得到验证。
表5第(3 )列和第(4 )列的结果显示,当企业所属行 业为环境敏感型行业时,交叉上市(Crossjistmg )与企业 社会责任(CSR )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当企业所属 行业不属于环境敏感型行业时,交叉上市(CrossJisting ) 与企业社会责任(CSR )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组间系数 差异测试表明,两组样本的组间系数在10%的水平上存 在显著差异(P=0.089 ),这表明当公司所属行业的环境敏 感性较高时,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作用更加显 著。由此假设3得到验证。
(四)稳健性检验
l
.Heckinan两阶段模型
由于是否交叉上市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差.所以本文 使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控制样本选择偏差问题。第一阶 段中,建立上市公司交叉上市的影响因素Probit模型,计 算出逆米尔斯比率(Inverse Mills Ratio ),并将其作为一个 控制变量加入到第二阶段的模型中进行回归,以此控制 潜在的样本选择偏差。在第一阶段的模型中加入行业均 值(Industry_mean)作为外生工具变量,并参考贾巧玉和 周嘉南(2016)的研究,考虑以下影响公司交叉上市的因 素:股权性质(SOE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 )、两职 合一(DUAL )、管理层持股比例(Manhold )、董事会规模
(Boardsize )、公司规模(Size )、负债比例(Leverage )、总资 产收益率(ROA )。
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第二阶 段中,在加入逆米尔斯比率(Inverse Mills Ratio诟.交叉 上市(CrossJisting )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估计系数为 2.678.在5%的水平上显著.与表4的主回归结果一致。
2
.倾向评分匹配法
本文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控制潜在的内生性
问题。首先,建立Probit模型,将交叉上市的公司与未交 叉上市的公司进行匹配。参考贾巧玉和周嘉南(2016 )的 研究.本文选取以下影响公司交叉上市的因素:股权性质 (SOE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TOP1 )、两职合一(DUAL )、 管理层持股比例(Manliold )、董事会规模(Boardsize )、 公司规模(Size)、负债比例(Leverage)、总资产收益率 (ROA )。以样本期间内是否交叉上市为标准,将总样本划 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具体来说,将交叉上市事件发生的 上一年因变量进行Probit回归,按照处理组公司得出的分 值.在控制组中分年份进行1:1非重复配对,共得到76个 处理组公司和76个控制组公司。本文采用Pstest命令进行
平衡测试.表7报告了配对平衡性测试的检验结果,从中 可以看出,在所有影响因素里,控制组和处理组均无显著 差异,满足配对的平衡性假设。
其次,采用配对后的样本对模型(1 )进行回归。表8报 告了倾向评分匹配的回归结果。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交 叉上市(Cross_listing )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估计系数 为4.479.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显著,与表4的主回归结 果一致。
3
.改变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方法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是本文的关键变量,企业社会责任 的度量可能对实证结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改变企业 社会责任的度量方法来控制测试误差问题。参考权小锋等
(2015 )的研究,本文采用润灵环球公司发布的2010〜2017 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指数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对 模型(1 )进行回归.结果如表9所示。交叉上市(Cross_ listing )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估计系数为3.070.且在 5%的显著性水平显著,与表4的主回归结果一致。
五、进一步分析
(一)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的分析
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获得
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可,改善上市公司在境外资本市场面 临的外来者劣势。因此,为了支撑本文的研究假设,我们进 一步考察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的影响。理论上,海外业务收 入占比更大的企业中,上市公司改善外来者劣势的动机会 更强,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会更大。基于此,本 文采用万得(Wmd )数据库的海外业务收入数据,按照海外 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中位数进行分组,高于年度一 行业中位数的视为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组,否则视为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低的组.检验结果如表10所示。
根据表10的结果,在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组. 交叉上市(CrossJisting )的估计系数为4.150.在1%显著
性水平显著,而在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低组,交叉上市 (Cross』sting )的估计系数为1.306,并不显著。两组结果 中交叉上市(Crossjistiiig )的估计系数差异在10%的水平 上显著为正。以上结果表明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 响在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更为显著。
(二)基于交叉上市路径的分析
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存在正向和逆向交叉两种路径,本 文进一步分析不同路径下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是否存在差 异。首先,在正向交叉的情形下,公司先在境内资本市场上 市.再到相对成熟的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成为交叉上市公 司。其变化步骤为:非上市公司一境内上市公司一境外上
贝才务研究 2021年第2期
市,成为交叉上市公司。正向交叉上市公司要满足境外市 场更高的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因此会产生绑定效应.有 利于提高公司整体的治理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
其次,在逆向交叉的路径中.公司先在境外上市再回 归境内资本市场,整个交叉上市的过程中,其变化步骤为: 非上市公司一境外上市公司一回归境内上市,成为交叉上 市公司。根据烙印理论,在特定的环境敏感期内,个人和 组织会培养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稳定特征,并在后续环境发 生根本性变化时延续这一特征(Marquis. 2013 )。因此,面 对境外市场较高的制度压力和外来者劣势.公司会通过改 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责任来吸引投资者.当公司回归境 内A股交叉上市之后,其公司治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特征仍 然能够延续,即逆向交叉上市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仍然 较好。
表11报告了不同交叉路径下,交叉上市(Crossjistiiig ) 和企业社会责任(CSR )的关系,在第(1)列正向交叉上市 和非交叉上市公司的样本中,交叉上市(CrossJisting )的 估计系数为2.340.在10%的显著性水平显著。在第(2) 列逆向交叉上市和非交叉上市公司的样本中.交叉上市 (Crossjsting )的估计系数为3.677,在1%的显著性水平显 著。结果表明,正向交叉上市和逆向交叉上市都能显著提 升企业社会责任。
(三)交叉上市与企业ESG行为
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CSR )细分指标包括捐赠、环境 及可持续发展(包括环保支出、污染排放量等)、职工权益 保护(职工教育经费等)等,这些内容已有了较多的讨论. 本文选取更为新兴的角度从企业ESG行为方面进行进一步 的分析,本文选取万得(Wind )数据库中的商道融绿对企 业ESG行为评级的数据,考察交叉上市对企业ESG行为的 影响。商道融绿是绿色金融及责任投资的专业服务机构. 通过搜集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监管部门报告和媒体报道 等信息对企业的ESG表现进行分析和评估。商道融绿的 ESG评级结果分为A、B、C、D四档,每一档又有3个等级. 如A+、A、A-。根据本文搜集的样本数据,所有公司的评 级结果均集中在A到C之间,没有公司出现过A+的结果. 也没有公司出现过C-及以下的结果,本文参考以往的文 献对社会责任评级的处理办法(文雯和宋建波.2017 ),按 照ESG评级从低到高依次赋值,将评级为C-的赋值为1. 评级为C的赋值为2.评级为C+的赋值为3.以此类推至 评级为A+的赋值为9。交叉上市与企业ESG行为的回归结
果如表12所示。
根据表12的结果,第(1 )列中,只控制行业、年份时. 交叉上市(Crossjistiiig )与企业ESG行为(ESG)的估计系 数为0.524.在1%的显著性水平显著。第(2 )列中,在控制 其他影响因素后,交叉上市(Cross」isting )的估计系数为 0.408.在10%的显著性水平显著,表明交叉上市显著提高 了企业的ESG表现。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0〜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 了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表明,交叉上市 显著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按行业特征进行分组后发现,当 公司所属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公司属于环境敏感型行业时. 交叉上市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加显著。按收入来源分 组后发现,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交叉上市对企 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更为显著。区分交叉上市的路径后发 现,正向交叉上市和逆向交叉上市都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社 会责任。进一步将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拓展至企业 ESG行为后发现,交叉上市能显著提高企业的ESG表现。 本文的研究表明,交叉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治 理,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市场监管者需要关注交叉上市对 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作用,投资者做决策时也可以将企业 是否交叉上市以及企业所在行业特征和业务特征作为重要 的参考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山陈丽蓉,韩彬,杨兴龙.企业社会责任与高管变更交互 影响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 研究,2015, ( 8 ) : 57-64.
[2]程子健,张俊瑞.交叉上市、股权性质与企业现金股利 政策——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分析[J].会计 研究,2015, ( 7 ) : 34-41.
[3]方红星,孙望交叉上市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 其市场反应——基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的经验研究 [J],财经问题研究,2009, ( 8 ) : 105-111.
[4]傅超,吉利.诉讼风险与公司慈善捐赠——基于“声誉 保险”视角的解释[J].南开管理评论,2017,(2 ) : 108121.
⑸何丹,张力上,陈卫.交叉上市、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 值[J].财经科学,2010,(3 ) : 16-22.
⑹何贤杰,肖士盛,朱红军.所有权性质、治理环境与企 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基于分析师盈利预
交叉上市与企业社会责任
测的研究视角山.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3,(2): 60-91.
[7]黄超,王敏,常维.国际“四大”审计提高公司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质量了吗?[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5): 89-105.
[8]贾巧玉,周嘉南.交叉上市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 余管理研究[J].管理科学,2016,(3): 97-111,
[9]贾兴平,刘益.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与企业社会责任以 南开管理评论,2014,(3): 13-18,
[10]贾兴平,刘益,廖勇海.利益相关者压力、企业社会责 任与企业价值[J].管理学报,2016, ( 2 ) : 267-274,
[11]靳小翠.企业文化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吗?----来自
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7, (2): 56-62,
[1刀孔宁宁,闫希.交叉上市与公司成长——来自中国 “A+H”股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09,(7): 134145.
[13]李世刚.高管团队的国际化视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与公司价值[J].当代财经,2017,(11): 125-134,
[14]权小锋,吴世农,尹洪英.企业社会责任与股价崩盘风 险:“价值利器”或“自利工具”?[J].经济研究,2015, (11 ) : 49-64.
[15]覃家琦,邵新建.交叉上市、政府干预与资本配置效率 [J1.经济研究,2015, ( 6 ) : 117-130.
[16]汤晓建.内部控制、制度环境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 露质量[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6,(2): 85-104
[17]王凤彬,石鸟云.跨国公司外来者劣势及其应对策略 [J].财经问题研究,2011,(8): 116/22.
[18]文雯,宋建波.高管海外背景与企业社会责任[J].管 理科学,2017,(2): 119-131,
[19]吴昊旻,杨兴全,魏卉.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股票特质 性风险——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 究,2012,(6) : 101415.
[20]吴思,陈震.交叉上市、股权制衡与企业成本粘性川. 当代财经,2018,( 7 ): 124-132,
[21]徐珊,黄健柏.媒体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J].管理学 报,2015,(7): 1072-1081.
[22]张传财,陈汉文.产品市场竞争、产权性质与内部控制 质量[J].会计研究,2017,(5): 74.89.
[23]
Baldini, M., Maso, L.D., Liberatore, G” Mazzj, E, Terzani, S. Role of Country- and Firm-Level Determinants in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Disclosure[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18, 150( 1 ): 79-98.
[24]
Bosco, B.D., Misanj, N. Tlie Effect of Cross-List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Performance of
Firms[J]. Journal of _World Business, 2016, 51(6): 977-990.
[25]
Fernandes, N., Ferreira, M.A. Does International CrossListing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88( 2 ) : 216-244.
[26]
Foucault, T., Gehrig, T. Stock Price Informativeness, CrossListings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8, 88( 1 ) : 146-168.
[27]
Gardberg, N.A., Fombrun, C.J. Corporate Citizenship: Creating Intangible Assets Acros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 ( 2 ): 329-346.
[28]
Godfrey, P.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Philanthropy and Shareholder Wealth: A Risk Management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5, 30 (4):777-798,
[29]
Lei, U., Miller, D.P. International Cross-Listing, Firm Performance and Top Management Turnover: A Test of the Bonding Hypothesi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08, 63 (4): 1897-1937,
[30]
Lev, B., Petrovits, C., Radhakrishnan, S. Is Doing Good for You? How Corporate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 Enhance Revenue Growth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31(2): 182-200,
[31]
Liu, L.X., Jiang, E, Sathye, M. Does Bonding really Bond? Liability of Forejgnness and Cross-Listing of Chinese Firms on International Stock Exchanges。].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Finance, 2017, 41 ( 10 ): 109-124.
[32]
Marquis, C. Imprinting: "Toward a Multi-Level Theo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2013, 7( 1 ): 195-245.
[33]
McGuinness, P.B., Vieito, J.P., Wang, M. The Role of Board Gender and Foreign Ownership in the CSR Performance of Chinese Listed Firm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7, 42(2):75-99,
[34]
Minor, D., Morgan, J. CSR as Reputation Insurance: Primum Non Nocere[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1,53(3):40-59,
[35]
Shahzad, A.M.. Rutherford, M.A., Sharfman, M.P. Stakeholder-Cen tri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A Cross-National Study [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6, 23 (2): 100-112,
[36]
Sun, J., Cahan, S.F., Emanuel, D. How Would the Mandatory Adoption of IFRS Affect the Earnings Quality of US Firms? Evidence from Cross-Listed Firms in the US[J]. Accounting Horizons, 2011, 25( 4 ): 837-860.
贝才务研究 2021年第2期
Cross-listing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YUAN Rong-li, WANG Qun, LI Rui-ji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cross-listing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ased on the data from 20 1 0 to 20 17 of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cross-listing increase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ignificantly. Group tests by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 impact of cross-listing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more significant for firms in low-concentration and environment-sensitive industries. Further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effect of cross-listing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stronger when the company has a higher proportion of overseas revenue. Both obverse and reverse cross-listing can increas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ignificantly. Cross-listing also increases corporate ESG performance significantl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cross-listing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ur findings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o the notion that cross-listing plays a governance role in emerging markets and has implication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SG performance as well.
Key words: cross-list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verseas revenue; cross-listing path; ESG performance
(责任编辑周愈博)
2021年第2期
(总第038期)
财务研究
FINANCE RESEARCH
NO.2,2021
General No.038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