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深学细悟 笃行实干 扎实推动新时代西藏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学细悟 笃行实干
扎实推动新时代西藏财政工作高质量发展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西藏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突出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财味,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压实责任,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领导带头示范,全员上阵参与,把主题教育摆在最突出位置筹划推动落实。
一是提前谋划部署。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主题教育各项工作。成立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财政厅党组书记郎福宽为组长的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实施方案及任务分工表,细化分解31项重点工作任务,挂图作战、强力推进。
二是扎实发挥两条线作用。抓好基层组织线。按照“把支部建在处室上、一个处室一个支部”的原则重新规划、设置机关党支部,实现主题教育、支部党建、处室业务同推进、同考核。安排各处室业务骨干到主题教育办参加“月轮训”,让业务干部在深度参与主题教育工作中不断提高党建能力。统筹推进机关党支部、企业党支部、驻村临时党支部、退休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学习研讨、主题党日、联学共建等活动,切实让每名党员在主题教育中不掉队。举办“支部书记讲坛”,推动支部书记深化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找准切入口,讲思路举措、谈经验做法、晒亮点成效。发挥群团组织线。坚持党建带群建工作思路,通过组织“党旗高举•向梦启航”主题团日活动、组建“巾帼建功新时代”志愿服务队、参与“母亲邮包”公益活动等方式,在主题教育中更好发挥群团组织对不同群体的带动作用,同时通过主题教育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三是大力推进贯通融合。把主题教育与抓党建、抓业务、抓作风、抓内控等主体业务有机融合,在各项工作中强调和融入主题教育的要求。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等节点,通过座谈交流、专题党课、“财政诺诺•赓续红色血脉”作品征集展示、庆祝建党102周年系列活动等形式,把主题教育有机融入重要节日、重要时点各项活动。组织厅机关214名在职党员集体到联系服务社区报到,以个人身份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开展“世界环境日”志愿服务、民法典宣传教育等活动,切实做到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
深学细悟,加强理论学习
聚焦打好理论学习这个基础,以“四式”学习法为抓手,扎实筑牢思想根基。
一是“引导式”学习。厅主要领导带头在全厅作专题辅导报告,坚持每天在微信群内领学《习近平著作选读》等重要篇目。建立厅党组主题教育专题学习会机制,围绕必读书目制定了9期专题研讨计划。认真落实“第一议题”,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有关文件精神。
二是“沉浸式”学习。拓展延伸读书班学习成效,每两周开展一次“自学充电课堂”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读书。举办“学贯新思想·建功新时代”财政课堂,打造党员干部理论武装、传授经验、共同交流的平台。
三是“对标式”学习。制定“4+4+2+N”重点学习内容,在4本必读书目和4本选读书目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论述摘编》,组织各处室按照对口领域梳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对标学习、改进工作。
四是“强记式”学习。编印《主题教育学习资料汇编》、《中央各部委、各省区市主题教育特色亮点、经验做法》,采取随机抽测、知识竞赛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对基本概念和重要观点、论述记得牢、说得准。
脚踏实地,大兴调查研究
强化思想引领、找准问题切口,不断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一是找准切口深调研。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紧围绕“四件大事”“四个创建”具体思路和举措,注重解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破解发展难题,消除发展瓶颈,确定省直管县改革、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教育经费体制改革等24个重点调研题目。
二是改进方式求实效。结合财政工作政策性强、数字性强的特点,充分运用网络手段,分领域广泛收集各省市政策文件,通过信息化系统和财政报表挖掘地市和部门财政管理问题,做到找真问题、出真主意。
三是交流成果促发展。召开两次调研成果交流会,厅党组班子结合领题调研内容,重点围绕建设适应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干部队伍、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财政教育经费体制改革、市级政府隐形债务清零等内容交流调研成果,研提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共提出对策建议42条,把调研成果真正转化为推进发展的实际行动。
服务大局,积极推动发展
紧紧围绕自治区事业全局和区党委要求,把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借势借力推动工作落实。在壮大财力方面,聚焦抓收入增财力,坚持向上挖掘和向内挖潜并重,通过科学研判财政收入形势、及时组织财政收入、大力培植财源税基、落实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等有力举措,不断做大财政“蛋糕”,持续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上半年,全区财政收支呈“双增长”态势,收入同比增长50.1%;支出同比增长11.4%。在把钱用好方面,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整合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以奖代返机制、财政金融协同等方面,研究提出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建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累计安排21项民生实事资金129.3亿元,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等12项民生政策标准。在管好钱方面,推进“2+1”财政管理改革,抓实抓细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零基预算理念,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加快构建西藏特色的现代财政管理体系,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兜实兜牢“三保”底线。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财会监督专项行动。
刀刃向内,抓好检视整改
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紧紧锚定目标任务,找准查实问题、持续推进整改、推动建章立制。
一是刀刃向内找问题。坚持把检视整改贯彻主题教育始终,通过党组点、支部找、大家提,厅党组和各支部建立问题清单,作为调查研究和整改落实的重点。结合财会监督专项行动,组织全区财政系统在减税降费、基层“三保”等9个领域查找问题。
二是动真碰硬抓整改。召开检视整改推进会,结合巡视、审计、考核、信访、作风建设等发现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对查摆出的问题,一项一项制定整改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督促全区财政系统抓好财会监督专项整改。
三是系统谋划建机制。对全厅各类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建章立制工作方案和工作清单。出台《西藏自治区林业草原转移支付资金项目储备管理细则(暂行)》和《西藏自治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激励约束机制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修改完善《西藏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细则》等7项制度,创新开展政策库、资金库、案例库、工作规则库、重点工作库建设,切实提高履职能力,防范履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