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数据资产与数字财政:数字经济新动能下的协同演进
数据资产与数字财政:
数字经济新动能下的协同演进
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刘少华
近年来,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数据资产化和市场化加速了数据要素的流动与交易,激发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为数字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数字经济新动能驱动下,国产信息化软件厂商正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资产管理领域,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研发出预算管理一体化资产管理、数字化资产盘活、资产云端盘点、罚没财物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产品,借助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精准应对资产清查、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数字化效率提升等多样化需求,灵活支持独立应用或集成协作,构建起坚不可摧的资产管理“防护网”。
数据资产与数字财政相辅相成
数字财政作为实现数据资产管理的重要路径,与数据资产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同时,数据资产管理作为数字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涉及数据收集、存储、清洗、分析与应用等环节。
随着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持续提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财政大数据应用为数字财政建设奠定了基础,助力财政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监督。数字财政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财政管理的现代化,还促进了数据资产的形成与高效管理,进一步推动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与价值化。
财政数据资产化的必然阶段
财政数据资产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经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
(一)信息化阶段。确保数据的有序性、规范性、真实性及可用性,是数据价值释放和利用的关键。在这个阶段,通过建立和完善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尤其是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等举措的实施与规范的持续迭代,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分发,确保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数据资产化奠定基础。
(二)数据资产化阶段。构建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与分析利用,为数据管理提供清晰的顶层设计。在这一阶段,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依托财政大数据中心构建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并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和利用,旨在为数据管理提供一个完整清晰的框架和指导原则,使得数据能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发挥最大的价值。
(三)资产化阶段。推动数据确权、作价、流转和交易,实现数据资产的闭环迭代发展。这一阶段通过确立数据的所有权,明确数据的价值,促进数据在市场上的流通和交易,使数据真正成为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资产。
构建数据资产管理体系
在财政数据资产化阶段,数据资产应当融合业务、技术手段与管理方式,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这意味着从数据战略规划到实施再到评估,全面梳理财政指标库、行业知识库、业务单据数据等,形成数据资源目录,明确数据资产权利归属,共建数据资产评估评价生态。
(一)数据战略规划。结合外部环境及保障措施,深入分析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及管理机制等因素对数据资产的影响,明确数据资产的战略定位,确立战略目标,为后续的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奠定方向。
(二)数据战略实施。建立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发布、使用、归档等各个环节。围绕确权、定责、享利、拓量、优本、创利等维度进行数据流通管理。“数据确权”基于现有法律法规的原则与指导,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数据定责”需明确对象范围,确定数据管理边界;“数据享利”建立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各方参与合作,打造“共创、共享、共治”的数据要素产业生态体系;“数据拓量”从数据要素供给侧和消费侧切入,聚合数据资源,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数据优本”建设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模型,提升数据资产收益和市场竞争力;“数据创利”通过设立市场化的交易规则,创新数据产品和商业模式,促进数据资产价值变现。
(三)数据战略评估。对数据资产管理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和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持续完善和优化数据资产的构建,从而持续提高数据应用能力和数据价值。
整合数据资源筑牢安全体系
数据资产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新型资产,属于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旦数据泄露或被非法获取,将给政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如博思软件采取将数据安全纳入数据供给、流通和使用全过程的方式,通过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资产服务生态,实现财政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实现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通过全面梳理财政指标库、行业知识库、业务单据数据等数据资源,明晰可产生管理服务潜力或可带来经济利益的数据资源,形成数据资源目录。结合数据使用需求和管理要求,对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权属等进行明确,并形成数据资产信息卡,纳入资产监管范畴。围绕资产全生命周期,对数据资产的日常应用、盘点、变更、交易、处置、收益等业务环节进行全程监管,为数据资产管理生态形成以及循环应用持续赋能。
相关意见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数据在数字经济的关键作用,应当以业务规范为核心,以数据要素为基础,促进业务协同合作和数据共享,深入挖掘数据的应用价值,建立一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新型财政治理模式。通过数据集聚、数据共享、数据协同、数据赋能和循数决策,实现“以数聚财、以数理财、以数促管、以数辅政”,提升监管与服务能力、实现财政分析与决策的智能化,进而增强财政收支的科学性、公平性和效益性,以此释放数据的价值,推动数字财政的创新升级,更好发挥财政在数字经济发展和政务服务中的核心作用。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资产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资金流向和资产配置的精准监控,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强化社会治理能力,监测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防范潜在的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企业创新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