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数字财政的创新实践与数据资产的高效管理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峰
来源:《中国财政》2024年第21期 2025/02/18

数字财政的创新实践

与数据资产的高效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峰

 数字财政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推动着财税体制的变革,也促进财政资金的高效透明使用。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更多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支撑财政管理,坚决防止和避免财政资金‘跑冒滴漏’,让同样的支出发挥更大效益。”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财政局从2021年开始,着力打造“大预算”、“大国库”、“大资产”、“大监管”、“大综合”五位一体的财政管理改革体系,先后建成运行国有资产运营管理平台、资产交易平台、惠企利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枢纽综合服务平台、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五大数字平台,基本搭建起了数字财政管理的“四梁八柱”。
 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作为五大平台的重要一环,是包头市落实财政部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化试点改革,推动数字财政创新实践与数据资产高效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财政服务效能和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抓手。作为数字财政创新实践案例,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在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强化财政资金事前事中监管,促进公务支出业务模式创新,推动财政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并于2023年12月正式上线运行,截至目前,市本级1494户单位已在平台上运行。平台累计受理业务2.5万笔,涉及金额7.8亿元;完成支付1.7万笔,涉及资金5.7亿元。
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建设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的目的是,以数字财政建设为抓手,以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化改革为契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电子票证等信息技术手段,横向贯通税务数字账户、银行互联互通平台、商旅平台和财政业务系统,纵向与市县预算单位全部联通,最终实现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支付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原始凭证自动获取,公务支出全线上办理,支出标准智能审核,会计资料一键归档,数据资产集中利用,公务支出全天候办理,“全业务、全流程、全电子”的“一网通办” 服务。进而达到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实现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2023年财政部推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化改革工作以来,包头市作为试点地区,紧紧抓住改革契机,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全流程贯通、一体化推进,把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改革工作与财务报销、会计核算、档案管理有效衔接,建设集事前申请、凭证收集、费用报销、内部审批、银行支付、会计核算、凭证归档为一体的预算支出服务平台。
 一是支出服务平台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贯穿预算执行全过程,实现预算指标、用款计划跨系统自动校验拦截,杜绝超预算支出业务的发生。二是引入OCR识别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填报,将财经政策制度标准镶嵌系统,实现系统智能审核。三是融入微信小程序、手机APP移动化应用,财务报销审核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办理,方便公职人员公务报销。四是支撑发票电子化改革,通过与税务数字账户、政府采购云平台、银行互联互通平台和纸质凭证“电子化”等方式自动采集凭证信息,对资金支出过程中涉及的合同、电子发票、报销单、银行电子回单、集中支付凭证、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统一采集归档,实现对电子会计资料接收、管理、利用、移交、保管、备份的全流程电子化档案管理,全流程无纸化处理。五是与商旅、打车、缴费等社会服务链接,将业务流转与公务支出融为一体。六是实行全市统一部署,分级使用,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利用。
平台发挥显著作用
 目前平台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公务支出全流程已基本实现数字化管理,财政服务能力进一步延伸,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为推动财政业务工作数字化转型注入了积极的动能。主要表现在:
 (一)公务支出实现数字化转型,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一是公务人员通过手机或网站登录平台可实时办理事前申请、电子凭证自动归集、验证、查重,智能填充生成费用报销单,实现公务支出“智能报”。二是平台将财经制度内嵌系统,改“人工审”为系统“智能审”,系统开发微信小程序,财务报销可移动审批,实现管理人员“便捷审”。三是平台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面贯通,实时调用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信息进行跨系统校验,随时发送电子支付指令,实现资金“实时付”。四是平台将电子凭证自动归集,推送会计核算系统自动记账,实现会计档案“一键归档”。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有效缩短75%的公务报销时间,大大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实现“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政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二)会计档案实现数字化管理,数据资产基础夯实。平台通过对接税务数字账户、政府采购云平台、银行互联互通平台和纸质凭证“电子化”等方式自动采集信息,对资金支出过程中涉及的合同、电子发票、报销单、银行电子回单、集中支付凭证、记账凭证等会计资料统一采集归档,实现对电子会计资料接收、管理、利用、移交、保管、备份的全流程电子化档案管理。平台横向贯通预算单位,纵向打通财政部门,采取集中部署、分级使用、集中存储,为数字资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财务制度实现数字化管理,财经纪律严格落实。平台将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费用支出标准内嵌系统,在生成报销单前进行智能审核;将各类政策要求设置风险防控点,实现违规支出系统自动拦截预警;同时建立政策实时更新机制,确保各项财经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四)财政业务实现“一网通办”,管理全流程电子化。行政事业单位涉及的各类收支业务全部线上办理,原始凭证归集、解析、查验,会计辅助资料电子化上传,公务支出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管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下一步,包头市财政局将充分依托预算单位支出服务平台,贯通协同已经建成的“五大”管理平台,通过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系统分析,进一步推动预算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推进铁路电子客票、航空电子客票行程单、一般缴款书等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化改革工作,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协同配合,开展公务支出全天候办理。积极探索将平台用户扩大到国有企业,最终实现国有资源、资产的会计数据集中保管、存储和使用。通过把全市数据资源转化为数字资产,进一步推动数字资产交易,持续提升财政数字化治理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为数字政府建设贡献更多的财政智慧。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