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泰安:奏响新型工业化绿色主旋律

作者: 山东省泰安市财政局
来源:《中国财政》2024年第24期 2025/02/18

泰安:奏响新型工业化绿色主旋律


山东省泰安市财政局
 2022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把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泰安实践的创新举措,高起点谋划实施、高标准推进落实,坚定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开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瞄准绿色赛道,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持续优化提升产业能级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制定“技改专项贷”贴息和担保补助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累计帮助企业贷款16.2亿元。强化数字赋能,开展“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力争到 2025 年,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改全覆盖,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达到 75%。2023年五大传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
 推动现代服务业起势发展。以链式思维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区域总部经济、平台经济,打造检验检测、金融交易、数据应用、人才增值、商贸物流等平台。2023年度全市规模以上现代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7.3亿元,同比增长15.2%,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1.8%。
 推动集群项目攻坚突破。策划储备一批重点产业领域项目,带动重点产业链横向壮大、纵向扩展。做大做强产业集群。2023 年,2 个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3 家企业入选领军企业,总数分别达到 10 个、13 家。3 个集群入选省特色产业集群,总数达到 9 个。新型电池电极材料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盐穴储能储气产业集群入选省级未来产业集群。抢抓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增发国债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 99 个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 113.28 亿元;争取国家审核通过增发特别国债项目 15 个、资金需求 8.52 亿元。
紧抓绿色增长点,积极抢抓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做优新兴产业培强。集中培育壮大 5 个省级“雁阵形”新兴产业集群、13 家领军企业。统筹资金6986万元,支持5G数字工厂等71个智改数转项目建设;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730.9万元,帮助全市170个项目获得质押金额13.1亿元。
 加快推进数据要素资产化。为全面深化数据资源汇聚、治理、应用,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形成新质生产力,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数据要素资产化的实施意见(试行)》,以维护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为前提,加快推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明确全市各部门分工及重点任务,统筹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支持,以点带面推进数据要素资产化改革突破。
探索实现“数据财政”转型。指导有关市属国企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对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并获得银行发放的“首单”数据资产贷款600万元。推进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工作,指导泰山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将公司自有的“泰山易停”数据资源开展资产入表,并获得银行授信贷款1500万元,形成的两笔国企数据资产均纳入政府国有资产管理,为“土地财政”向“数据财政”转型探索出新路径。
激活绿色动能,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
 强化高能级平台布局建设。新设立5亿元新型工业化科创基金,围绕“投早、投小、投科技”,首期财政出资1500万元,扶持全市优质科创企业。全面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市建设,泰山智慧谷获批全国第二家、全省首家“科创中国”创新基地;14 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泰山区入选 2023 年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县公示名单。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拨付资金1.04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双十工程”、“双百工程”实施和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能力建设。培育省科技领军企业 7 家、科技小巨人企业 38 家。2023 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313 家,199 个项目入选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组织实施 24 个“双十工程”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转化落地一批科技成果。
 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推出人才政策“加强版”,市县累计兑现人才奖补资金 2.1 亿元,发放高层次人才证书 353 人、“泰山人才金卡”384 人、“山东惠才卡”18 人,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服务通道。大力推进校城融合,做好人才供需对接,吸引聚集大量青年人才来泰、留泰、回泰。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全方位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积极稳妥推进“双碳”战略。印发《泰安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推进配套政策编制工作,构建市级层面“1+N”政策体系。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新路径。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功打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第一个无渔业养殖湖区,东平湖水质稳定保持在Ш类水标准以上,局部达到Ⅱ类水标准以上。投资 4250 万元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大汶河流域湿地保护率从 34.8%提升到 58%。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严格落实能耗、煤耗减量替代,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2023年,全市以4.5%的用电增长支撑了11.3%的工业增长。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泰山锂谷”、“光伏+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建设,新能源装机容量占电力装机比重达到57.5%。城镇新增绿色建筑942.3万平方米,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的100%;新开工装配式建筑241.6万平方米,占新建民用建筑的46.8%。
 拓宽绿色发展路径,深化各领域开放合作,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开展“产业带+跨境电商”培育行动,成功创建中国(泰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拨付资金3300万元,支持开展外贸跨越提升行动。202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457.6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全省第2位;对东盟、欧盟、RCEP进出口增长30%左右,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0%以上。泰安市入选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泰山区成功创建山东省对外开放强县,获得省级奖补资金1000万元。财政、商务等部门联合出台《2023年度商务发展和投资促进扶持政策》,统筹资金3800万元,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电商龙头企业发展、内外贸一体化建设等。
 区域协调发展提质增效。集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省会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叠加优势,加快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动黄河战略走深走实,积极创建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大汶河、东平湖生态保护修复”等 6 个事项纳入国家规划纲要,50 余处泰安元素在省黄河规划中得到体现。32 个项目入选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3 年重点项目清单。加快济泰同城化,积极探索省会经济圈跨市域毗邻县(市、区)一体化发展路径,打造省会经济圈毗邻县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