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政新闻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电话:010-88227114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吉林:进一步加大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2021/02/05

黑土地是最适宜粮食生长的优质土壤,东北平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之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7月到吉林调研时指出“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保护好黑土地,这是耕地中的大熊猫,很稀有”,“要保护好黑土地、长白山,把这笔无价的财富保护好,留给子孙后代”。

吉林省黑土地是东北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耕地面积6900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5.5%,全省产粮大县基本上集中在这一区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贡献了全省80%以上的粮食产量。长期以来,由于肥力透支,加之受水蚀、风蚀与冻融侵蚀等因素影响,黑土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土层变薄。厚度由建国初期的60—70厘米减少到30厘米左右。二是土壤变瘦。有机质含量比建国初期下降30%—50%。三是土地变硬。板结、酸化、盐碱化加重,生物多样性下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近年来,吉林省积极组织实施保护性耕作、增施有机肥和机械深松整地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吉林财政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组织专家问计问策,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秸秆直接还田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作为财政支持保护黑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在相关司局的悉心指导下,取得了较好成效。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实施免耕作业补贴。对实施免耕播种的种植业经营主体,按照作业面积进行定额补助。累计筹措资金12.6亿元,补助标准由2015年的每亩补贴25元提高到2020年的40元,作业面积由2015年的120万亩扩大到2020年的1800万亩。重点依托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推广秸秆覆盖还田新模式。

二是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2015年,吉林省将保护性耕作机具纳入补贴范围;对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购置保护性耕作机具,在享受国家补贴基础上,给予1:1省级配套补贴。目前,全省秸秆覆盖还田耕作机具1.8万台,作业能力超过1500亩以上的全程农机化合作社达到411家,覆盖380多个乡镇,占乡镇总数62.5%。

三是加强试点示范引领。重点支持产粮大县,按照“村建点、乡建片、县建区、梯次推进”发展布局,在每个村建立1个2—5公顷示范点,在每个乡镇建立     1个5—15公顷示范片,在每个县建立1个50—200公顷的示范区,以点带面示范推广,带动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广泛应用秸秆还田覆盖耕作模式。

四是推动集中连片作业。通过大力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技术培训指导,为开展保护性耕作打基础、搭平台。

实施保护性耕作,相当于用作物秸秆给耕地“盖上被子”,有效降低了水土流失和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有机质含量,提升了生物活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了抗倒伏能力,进一步增加了粮食产量,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下一步,吉林省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做好黑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东北平原粮食安全带”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建设,努力筹措资金,深度谋划,综合施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吸引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投入,持续加大对黑土地保护的投入力度,坚决扛稳扛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基地的重要职责。

责任编辑  张蕊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