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赵福昌 孙维:财税体制改革有效推进财政治理效能更好发挥
在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指出,“财税改革管理纵深推进,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十四五”时期,预算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税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财政体制进一步健全、财政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有力作用。
预算改革向纵深推进
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
预算体现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反映政府活动范围和方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预算改革的系列部署和举措扎实落实,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是加强资源统筹,提升保障能力。在收入方面,加强财政资金、资产、资源统筹,中央财政的调控保障能力大大增强。据统计,过去4年,中央本级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规模,是“十三五”同期的10倍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其中2024年跨省调剂规模达到2533亿元。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的全国资产调剂共享平台已覆盖全国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累计完成200余台(套)资产调剂,节约财政资金4000多万元,实现了资产梯度使用和物尽其用。财政资源统筹的范围不断扩大,财政资源挖潜及统筹能力进一步提升。
二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在支出方面,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对于打破预算基数固化、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支出保障、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中央层面,2024年选取16家中央预算单位试点零基预算改革,2025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地方层面,各地根据中央的安排,因地制宜推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安徽强化跨部门专项资金统筹,江苏强化部门支出优先排序,上海等地强化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等等,地方积极探索,有效推进了财政和预算的统筹,把宝贵的资金用在紧要处、刀刃上,地方“三保”和重点支出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是加强预算管理,提升资金绩效。在管理方面,通过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全链条动态监测,强化预算评审、绩效评价,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大提高。“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税收制度改革积极推进
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公平
一是绿色税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推开、推动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等,有力助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如2024年12月全国推开的水资源费改税试点促进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今年上半年新试点地区地下水、特种行业取用水量较去年季度平均分别下降20.6%和57.7%;2025年9月,环境保护税法修正草案提请审议,该修正草案将挥发性有机物全部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这些有效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促进社会公平。2022年增设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2023年大幅提高“一老一小”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等措施,充分考虑不同负担家庭的税收扣除情况,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据统计累计超过6700万人从中受益。
三是税收法制化进程加快,更好地保障公平税收环境。“十四五”时期,我国税收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契税法等实施,印花税法完成立法并实施,增值税法颁布,房地产税等立法也在有序推进中,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要求的税收征管法启动修订工作。税收法律体系日趋完善,18个税种中已有14个完成立法,还有一些在有序推进中,税收法定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为公平的营商环境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各地政策的规范统一,有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
财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一是央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不断深化。知识产权等具体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案相继出台;积极推进适度加强中央财政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占比,权责进一步清晰。事情该谁干,钱该谁出,责任进一步清晰,问责机制进一步明确,财政体制的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得到更好发挥。
二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省级负总责的治理机制不断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积极推动落实。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更加清晰,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关系进一步理顺,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逐步规范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调整机制和省以下财政管理进一步健全规范,省级政府负总责的治理责任得到不断强化。
三是转移支付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激励作用更好发挥。建立健全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2024年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转移支付安排400亿元,2025年提高到500亿元,对于激励地方积极干事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转移支付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
四是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持续增加,财力不断下移。“十四五”期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持续扩大,从总量看,“十四五”以来,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累计近50万亿元,从结构看,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规模进一步增加,有效支撑地方更好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开展财政科学管理试点
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财政部紧扣当前财政重点工作,选取部分省份开展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落实习惯过紧日子、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等11项试点任务,有的省是全部项任务都选择试点,有的省份选择部分任务试点,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推进,充分发挥支出标准、信息技术等支撑作用,财政管理从资金源头贯通到使用末端,横向到边、覆盖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纵向到底、延伸至市县基层,财政管理的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通过财政科学管理,提升财政资源统筹管理的范围和能力,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效地保障重点财政支出,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等,为财政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