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中国科学院:扎实推进数据资产管理试点 构建科研数据价值转化新范式
按照《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要求,中国科学院科学组织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促进数据成果高效转化,推进科学数据与工程数据价值释放,助力科研范式变革。
坚持小切口突破
精心遴选试点单位
中国科学院开展科学数据管理以来,构建科学数据交汇、质控、共享的管理体系,形成了科学数据共享网络,汇聚数据资源总量达276.42PB,支撑了科学数据“开放为常态”的良好生态。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科学数据要素化、市场化发展,中国科学院从对地观测、微生物、生态环境领域各选择1家数据管理基础好、数据市场价值潜力大、试点意愿较强的院属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确定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生物研究院和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3家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中国科学院数据资产管理试点方案》,力争建立数据资产管理全过程工作机制,打造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成功案例。为加强统筹协调,组织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在院机关、试点单位两个层面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共同解决试点难点问题,推进试点任务落实。
厘清要点难点
构建制度规范体系
在部署试点工作过程中,中国科学院要求试点单位边实践、边出制度,力争构建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制度框架,形成清晰的操作指南,为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探索制定数据资产管理系列制度,构建从总体要求到执行细则的系统化制度体系。制定《数据资产清单遴选规范》,建立科学的筛选标准,确保试点数据具备市场价值与应用前景;制定《数据资产授权、评估与登记规范》,构建价值评估及登记流程,为流通交易提供制度保障;制定《数据资产流通与运营方案》,规划市场化路径,推动价值实现;制定《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方案》,探索单位内部兼顾多方贡献的分配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等。
摸清资产底数
夯实价值转化基础
推动试点单位启动数据资产遴选、登记录入工作。3家试点单位已正式启动首批数据资产清单征集工作。在试点范围内,全面梳理已积累的科学数据、技术数据、工程数据等资源,精准识别高价值、可复用、可交易的数据集合,为后续的评估、入表及运营奠定资源基础。同时,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依据数据资产信息卡标准,整理使用指南、组织培训会议,为资产登记做好准备。其中,结合潜在数据资产存在共有权属方的情况,对数据来源、权属信息的关键指标进行细化,详细登记数据来源方、共有权属方及权属比例。
深化开放合作
共建共赢生态体系
将授权有条件有偿使用作为数据资产流通主要方式,鼓励试点单位积极拓展外部合作,探索建立符合本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特征的授权运营模式,构建开放共赢格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引入专业咨询机构,为制度设计、路径规划及风险防控提供智库支持,并联合数据资产评估与运营第三方机构,共建契合科学数据特性的评估模型,探索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同时,对接数据交易平台,为数据资产的合规高效流通交易探索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