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美在财政所 | 重庆巴南木洞镇财政办公室:凝心聚力书写财政担当

作者: 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财政办公室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14期 2025/08/12
图片


在重庆市巴南区的东大门,长江之滨,坐落着一个千年古镇——木洞。这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有一群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财政人,他们凝心聚力,勇于担当,用奉献书写着财政工作的新篇章,为木洞镇的繁荣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财政助力,古镇展新颜

木洞镇面积104.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4个社区,常住人口7万余人。这里依山傍水,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底蕴深厚,早在唐代,木洞便有“舟中集市”之称,明代又被誉为“川东四大名镇”之一。这里不仅孕育了辛亥革命先驱杨沧白、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丁雪松等名人,还保留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和古色古香的老街。

近年来,木洞镇坚持统筹发展,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城镇品质全面提升。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支持文化传承发展,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卫生乡镇和重庆市文明村镇等荣誉。这背后离不开财政资金的精准投入和有效使用,更离不开财政人的精打细算和无私付出。

基建升级补短板,城乡旧貌换新颜。近年来,木洞镇大力推进城镇移民安置区综合帮扶工程、场镇环线旅游品质提升、沿江美丽乡村建设、智慧水务等重点项目,总预算资金达2亿元。镇财政办公室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扎实做好项目入库,严格审查资料,按进度申请资金,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同时加强绩效监控与评价,有力推进项目建设。随着项目相继落地见效,城乡基础设施短板得以补齐,场镇老旧房屋及农村民房外墙焕然一新,宅间便道、柏油公路纵横交错,绿意遍布楼宇院坝,整体环境整洁有序,居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文明建设绘和美,上善木洞启新篇。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财政办公室统筹用好文体事业发展资金,近两年来,精神文明建设总投入达80余万元。通过精准编制免费开放、非遗传承保护、文明城市创建等专项预算,确保各类文化惠民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在充足资金支持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日臻完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非遗传承创新持续推进,文化阵地欣欣向荣。如今,木洞优美宜居,百姓精神昂扬,一幅和美乡村的绚丽画卷在木洞大地缓缓铺展。

强化管理,提质增效

面对新形势下财政工作新要求,木洞镇财政办公室以“三心”推动财政管理提质增效。

一是以先立后破的“信心”推进政企分离改革。作为全市“三攻坚一盘活”工作的重要环节,财政办公室按照镇党委政府部署,精心制定“一企一策”改革方案,通过集中划转重组整合,顺利完成国有资产产权划转和管理权移交工作。改革后,政府服务职能与市场定位更加明晰,国企管理更加规范,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二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规范管理。抓住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启用这一契机,财政办公室对全镇财务账目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清理与核查。通过梳理多个基本账户、零余额账户等财务账套,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精准的调整,将多个账套合一,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统一核算。同步推进“村财镇管”改革,对全镇18个村居107个合作社实行统一核算管理,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开展收支审计和资产清查,村级“三资”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资源清查等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三是以抓铁有痕的“恒心”完善制度体系。持续优化采购制度和内控制度,遵循制度规范,通过落实政府采购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督、推动信息公开等措施,构建规范透明的采购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监督,筑牢财政管理的制度防线,为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提供制度保障。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推动了木洞镇财政管理效能持续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甘于奉献,担当作为

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木洞镇财政办公室,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还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都秉持着同样的信念:算准每一笔经济账,看管好每一分财政资金。

每到年底都是财政人最繁忙的时候,他们深知预算编制不仅要确保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还得压减非必要、非刚性的支出。“‘三保’资金必须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一分不能少!”……办公室已然变成了激烈的“战场”,讨论声、电话铃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忙碌中又井然有序。他们始终坚持将过紧日子的理念贯穿于编制工作的全过程,科学合理地分配财政资源,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有力地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底,木洞镇财政办公室接到了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分账管理的任务。全办干部没有丝毫犹豫,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他们参照上级的指导意见,悉心指导各村居民,对每条科目都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员(代表)大会,以民主讨论的方式来确定账目分设。短短两个月时间,通过整理大量会议记录、民主决策,最终成功完成新增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套13套,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分设、核算分立。

心系群众,服务民生

在木洞,财政工作始终饱含着民生服务的温度。近五年来,木洞镇财政办公室成功向上级争取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多达21个,累计争取财政资金425.34万元,新建农村人行便道33.21公里,新筑农村泥结石公路12.05公里,整修农村泥结石公路19.36公里,受益群众约1.54万。为了圆满完成项目建设,财政办公室的干部们怀着一颗赤诚之心,用脚丈量民情,顶风冒雪深入村组动员群众,倾听民意诉求,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严格监督,确保工程质量顺利完成。

在耕地地力保护工作当中,财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更是严谨细致,充分核实每一项信息,精心做好维护工作,完成了6902户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申报,涵盖12个村,总面积达16761.346亩。他们严格按照区农委种子站下发的本年度补贴标准,细致核对各项信息,利用“一卡通”发放系统,妥善做好补贴兑付工作,确保补贴兑付准确无误地发放到村民手中。同时,会同农服中心对申报面积进行严密监督审核,依次完成社、村、镇三级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咨询。木洞镇财政办公室的干部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了“心系群众,服务民生”的深刻内涵。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