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研究 | 池毅等:绿色并购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 基于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样本

作者: 池毅 杨杨 张孝蔚
来源:《财务研究》2025年第4期 2025/08/07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池毅,杨杨,张孝蔚.绿色并购能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吗?—— 基于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样本[J].财务研究,2025,(4):112-127.



摘要本文以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企业为样本,检验了绿色并购能否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研究发现,绿色并购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数量,还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当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资源支持和并购类型为相关并购时,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绿色并购通过提高企业绿色转型动力和提升企业社会声誉两个渠道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从经济后果检验看,企业绿色并购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后,能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企业绿色并购与绿色创新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重污染企业通过绿色并购实现绿色转型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关键词:绿色并购;政府资源支持;企业绿色创新;绿色转型动力;企业社会声誉




作者简介


池毅,管理学博士,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教研工作。近年来,在《财贸研究》《产业经济研究》、Energy Economics、Borsa Istanbul Review、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Finance Research Letters、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
杨杨,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已在《华东经济管理》、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Finance Research Letters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张孝蔚,管理学博士,茅台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绿色金融、数字化转型等。已在《财经研究》《经济管理》、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过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社科项目等多项课题。



文章结构框架

(点击可看大图)

图片




精彩内容摘编



引言


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将生态环境管理融入日常经营,加大绿色创新的研发投入。为了快速实现绿色创新突破,许多企业选择绿色并购的方式,希望以最短时间获取转型所需的清洁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并购方式,绿色并购的主要特征是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的并购决策,包括标的企业选择、交易合约设计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管理等,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研究企业绿色并购能否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目前,有关企业绿色并购效果的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一方面,有研究认为,企业绿色并购是企业主动承担环保责任的体现,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资以及降低环境资本支出等路径来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型(Liang等,2022; Shi和Huang,2024;凌润泽等,2024)。另一方面,也有研究发现,企业绿色并购可能成为企业迎合投资者和应对合法性危机的工具,从而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效果不明显(潘爱玲等,2019;Liu等,2023;Yang和Chi,2023)。已有研究探讨了绿色并购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但大多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层面展开分析(黄维娜和袁天荣,2022;章砚等,2023)。现有研究较少涉及绿色并购能否激发企业内生绿色转型动力这一关键议题。鉴于此,本文将系统深入探讨绿色并购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本文通过手工收集沪深A股重污染企业的绿色并购数据,探讨绿色并购能否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数量,还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研究还发现,当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资源支持和并购类型为相关并购时,企业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内生绿色转型动力,有效增强了企业的社会声誉,进而提升了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此外,通过检验绿色并购经济后果,发现绿色并购赋能企业绿色创新后,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首先,不同于现有文献主要从企业利益相关者层面探讨绿色并购与企业绿色创新关系的研究(黄维娜和袁天荣,2022;章砚等,2023),本文从企业的内生绿色转型动力和外部社会声誉的视角,系统探讨了绿色并购赋能企业绿色创新的作用机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现有关于企业绿色创新的研究大多围绕政府环境规制展开,主要涉及法律法规、经济和金融手段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刘海英和谢建政,2016;齐绍洲等,2018;李青原和肖泽华,2020)。本文则从企业绿色并购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并购工具实现绿色技术创新,从而丰富了企业绿色创新研究。最后,本文的研究对于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传统竞争优势理论主要以追求企业短期或中期的经济利益为目标,其核心在于通过优化资源利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Porter,1990)。同时,该理论强调企业异质性资源与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根源,认为企业如何获取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战略性资源至关重要(Barney,1991)。然而,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逐渐修正了传统竞争优势理论的局限性。这一理论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关注其经营行为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并通过解决社会和环境问题来创造共享价值,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Hunt,1999)。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已然成为指导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原则,但关于企业如何获得和维持可持续竞争优势,仍存在较大争议。一方面,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当通过整合、构建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资源,以形成适应市场和技术变化的动态能力,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Teece等,1997)。就企业绿色创新而言,如何获取有价值的外部资源,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是影响其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李青原和肖泽华,2020;王馨和王营,2021)。另一方面,除了获取外部资源外,企业维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将外部资源经过内部消化和吸收,进而内化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Chi等,2023a)。

本文认为,绿色并购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渠道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

第一,企业通过绿色并购不仅能够快速获取关键外部资源支持,还能提高企业的内生绿色创新动力,提升绿色创新能力。相较于内部研发可能产生的短期“挤出效应”(王馨和王营,2021)和长期技术积累的滞后性(潘爱玲等,2019),绿色并购凭借其速度优势,能够快速锁定并获取目标企业的清洁技术专利、低碳工艺等异质性资源,从而显著缩短技术突破的响应时间(潘爱玲等,2021)。在技术整合阶段,将外部绿色技术嵌入现有创新体系,打破内部研发的“资源孤岛”约束实现技术协同效应,通过消化和吸收再创新还能激活企业内部知识库,形成“资源获取—二次创新”的良性循环(邱金龙等,2018;Zhao和Jia,2022;He等,2024;凌润泽等,2024)。这种“外部资源驱动+内部能力迭代”的双元机制,使得绿色并购不仅能够快速补上技术缺口,更通过技术资源整合重构企业的绿色创新基础,提升其内生绿色创新动力,最终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

第二,企业绿色并购不仅能够有效维护企业声誉,还能为企业绿色创新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董保宝等(2011)发现,企业获取的外部资源必须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匹配,才能形成竞争优势。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更倾向于支持那些展现出较高社会声誉的企业。因此,企业维护自身的社会声誉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企业为了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预期,往往会主动承担环境责任,从而获取更多的资源支持(Bansal和Clelland,2004;Petkova等,2014;Li等,2020;Liang等,2022;章砚等,2023;潘爱玲等,2024)。本文认为,企业通过绿色并购展示了其对环境保护的坚定承诺,这有助于在公众中树立积极的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建立领先地位,创造长期价值,进一步巩固其在社会中的良好声誉。当企业在绿色创新过程中遇到挫折或失败时,面临的舆论压力和市场惩罚概率也会显著降低。这种风险缓冲机制不仅能缓解企业绿色创新失败的后顾之忧,还能降低试错成本,激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突破性技术研发,最终形成“资源获取—社会声誉构建—创新加速”的良性循环。因此,企业绿色并购通过维护声誉和优化舆论环境,可以为绿色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动力。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企业绿色并购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


研究结论与启示


企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本文手工收集2009~2019年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绿色并购数据,立足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现实需求,考察了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绿色并购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包括绿色创新数量和绿色创新质量。(2)当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资源支持(环保补贴和税收优惠)以及并购类型为相关并购时,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3)从绿色并购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的实现路径看,绿色并购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的绿色转型动力和提升企业社会声誉两个路径来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4)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企业绿色并购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后,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企业亟须构建动态适配的绿色创新战略体系。研究发现,绿色并购是企业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在生态约束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瓶颈的情境下,企业绿色并购对绿色创新技术突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鉴于此,企业应当改变单一依赖内部研发的线性思维,基于组织资源禀赋和战略定位,建立包含绿色并购在内的多元化绿色创新战略。第二,企业应选择科学合理的并购方式,促进企业转型和升级。研究发现,当企业绿色并购类型为相关并购时,绿色并购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为此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实现战略转型和技术升级。第三,政府应加强支持和引导的力度。研究发现,在政府资源支持的影响下,企业绿色并购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相关部门应适当加强资源支持和监管力度,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等方式助力企业提升绿色创新水平。



(以上为部分节选,阅读全文欢迎订阅杂志)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