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财政数字化应用在警务保障场景中的实践价值——以台州市“警务保”为例

作者: 浙江省台州市财政局 陈维荣 林静远
来源: 2025/07/02

“浙里报账”是浙江省财政厅打造的数智财务综合管理系统,旨在以无纸化报销为小切口,构建一个涵盖所有财务事项、贯穿财务管理全流程、面向全省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人员、嵌入内控管理规定、支持电子化归档的数智财务综合管理大场景应用。“浙里报账”系统对接贯通台州市公安警务保障大数据应用系统(以下简称“警务保”),从解决公安系统财务管理痛点出发,推动所有业务掌上移动办理,是财政数字化应用赋能公安系统整体智治水平的探索与实践。

“警务保”是按照构建现代警务模式实施规划、公安大脑建设要求搭建的警务保障大数据应用平台。财务管理板块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该板块采取的传统警务保障运行模式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无法实现移动化,审批和报销不便,无法校验发票是否真实、是否重复使用,无法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接,缺少电子档案归档功能,支付数据庞杂,无法精准锚定具体的人与事,无法满足后续的支付数据搜索和财务检查的需求,也无法通过系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警务保”“预算管理”模块依托“浙里报账”系统进行迭代升级后,实现了经费保障模块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对于提升警务保障的资源配置与执行效率、强化单位合规监管与风险防控、支撑战略决策与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浙里报账”数智化支撑优势明显成效显著

一是审批流程升级,秒到秒批移动化。“浙里报账”可实现电子凭证全流程电子化、无纸化流转,推动所有业务掌上移动办理,将“人跑”升级为“系统跑”,实现“财务人员贴票+线下上门签字”向“在线提交+线上审批+智能审核”转变。“警务保”升级后,警务人员无需再将纸质财务单据提交审批人审批,有效解决出差途中流程提交、审批不便等问题。系统还会自动将财务数据即时回流至“警务保”,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处理。

二是报销内控升级,验真验重智能化。“浙里报账”内置了财政报销标准,助力“警务保”精准把控每一张报销单的金额标准,设置“强控”“弱控”不同控制等级,全面升级内控规则,通过自动判别行程查重、扫描票据验真验重,OCR识别火车票等功能,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子票据全过程可追溯、可查验、防篡改,更好地保障每件经济事项、每张发票的真实、有效、唯一。

三是财务管理升级,电子档案无纸化。“警务保”升级后,台州市公安系统实现预算、申请、审批,执行、报销、支付,以及核算、归档全流程闭环管理,并将数据接口范围扩大到各县(市、区)公安局,覆盖公务出行、公务接待、会议培训、政府购买服务等10大应用场景,基本涵盖台州警务系统全线经济业务,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同时,通过“浙里报账”会计电子档案试点工作,以“云存储”代替原有的纸质资料,节约纸张打印、档案保管等成本,减少社会资源耗费,推动节能降碳,实现会计信息跨越时空的高效共享和深度挖掘,进一步发挥会计档案在管理和监督中的重要作用,让财务数据真正“活”起来,具备了对业务的管理与驱动能力。

四是监管方式升级,资金流向精准化。一方面,“浙里报账”从源头上严格规范了审批和报销流程,强化了自动化、技术化、标准化监管的作用,提前规避了各类审批、报销和支付环节的风险,补齐了“警务保”的短板。另一方面,“浙里报账”又将报销产生的数据反馈给“警务保”,极大地丰富了“警务保”的数据来源。结合“警务保”数据驾驶舱,能够清楚查询每一分钱的流向,数据采集升级,每一分钱都可以对应到人和事,为高效精准的资金监管提供了明确可靠的数据保障。借助“浙里报账”的数据分析,财务部门还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控与预警,及时处理风险、反哺决策,帮助后续资金更加合理地利用。

完善数据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是以数据贯通助推闭环管理。围绕政策闭环管理,瞄准政策实施全过程,借助财政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将政策制定、发布、执行、监督、评估环节数据打通,以数流整合提升决策流、业务流、执行流,建设一个涵盖政策制定到实施过程的具有推演能力、监测能力及复盘能力的全链条智能化的政策图谱;并基于仿真推演、模型检验和政策评价,分类提出优化政策举措的具体建议,进一步增强综合研判和谋划能力。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利用“浙里报账”,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智能监管服务,如超标支出巡检、异常事项异常审批监控、异常支付行为监控等等。财政可以从智能监管平台自定义监控模型以及预警字段,实时从事前、事中、事后发现异常,并且可以通过“浙里报账”下发整改任务至对应单位整改解决。

二是创新应用数据治理工具。借力“智慧大脑”,打造智能问答、智能查询、智能审批、智能报告、智能运维于一体的智能助手,“浙里报账”将为公安等行政事业单位高效运作与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引领行业趋势。“浙里报账AI+”将实现智能报销与票据管理的深度融合。在智能报销方面,AI自动识别报销内容,自动填报报销单;与税务等系统对接获取电子票据并根据个人信息与业务数据匹配票据,提升报销效率与票据管理准确性。智能审批将成为减轻审批人员与财务人员负担的关键应用。AI对审批事项智能分析,按系统内嵌的内控规则和费控规则判断风险等级,提供风险提示与决策建议。低风险事项自动审批,高风险事项辅助决策。同时,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AI实时监测财务数据异常,及时预警潜在风险,提供风险量化评估报告与应对策略,保障财务安全,优化审批流程,提升稽核效率。

三是规则模型的建设应用。数据治理体系智能监管平台以整体制度、高效协同为导向,通过融合财务核心业务,为各部门、单位提供一个集监督、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智治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财政可以对业务进行监督管理,提前对存在风险的事项加以提醒和引导,提供行政事业单位支出行为分析、纪检部门的廉政预警和审计巡检预警服务,通过数据看行为,通过行为看制度,进而优化规章制度。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