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美在财政所 | 湖北枝江问安镇财政所:初心写春秋 古镇起宏图

作者: 湖北省宜昌市财政科学研究所 向腾蛟 湖北省枝江市财政局 罗勇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8期 2025/04/22
图片
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问安之名始于三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长江流域大溪文化遗址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关庙山遗址,及楚国贵族墓葬青山古墓群。

问安镇乘改革发展东风,绘发展新篇,先后获评国家卫生乡镇、中国淘宝镇、省级生态乡镇、省美丽城镇示范乡镇等美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问安镇财政所坚守“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初心,坚持科学理财、廉洁管财的恒心,坚定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的信心,不断探索出基层财政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为千年古镇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先进单位、省级规范化财政所等荣誉称号。

精心培育

奏响干部队伍奋进大合唱


问安镇财政所在编在岗1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3人、获得助理会计师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的9人,具有较高专业素养,业务水平强。所长代效华致力干部队伍建设,对年轻干部实行“导师”帮带制度,建立“七个一”机制,即明确一个帮带目标,做好一项重点亮点工作,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理论共学、一次现场指导,每半年撰写一次思想汇报、组织一次测评考核,每年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建立干部职工从招录到培训,从实战磨砺到心灵交流的成长成才平台,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为基层工作的多面手和业务工作的专家能手。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问安镇和枝江市财政局举办的各种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娱体育等活动,鼓励干部职工参加职称及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以考促学。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廉政教育,夯实干部职工思想基础。全所呈现出人心思齐、人人思干、人人思进的干事创业氛围。
精细谋划
写好乡村振兴推进大文章

科学谋划,迎难而上,以项目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切实做好美丽乡村项目申报的业务指导和资金监管工作。截至目前,已成功申报美丽乡村试点村5个,同心桥、袁码头、关庙山、万水桥等4个村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代家店村与郑家井村被推荐为枝江市申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的备选村。通过开展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督促项目实施主体严格落实政府采购制度,有力保障了财政涉农项目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在美丽乡村项目推进过程中,财政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当好项目建设推进的组织员、协调员、监管员。全所干部职工进村入户,奔波在项目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贯彻共同缔造理念,让村民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极大减轻财政压力,加速项目进程,达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目标。
抢抓村级经济项目机遇。2019—2024年,指导申报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扶持等项目7个,申请财政奖补资金共计36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每年收益均达到预期,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申报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财政奖补项目20多个,补齐农村公益基础设施短板。2023年,全镇23个村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超10万元,一半以上的村年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
精准发力
跑出镇域经济发展加速度

“大力发展镇域经济,是财政所的主业主责。立足本地特色,发掘潜力产业,是财政所的重要工作”,这是问安镇财政所在镇域经济发展的自我定位。
作为以农业为主的问安镇,财政所引导资金流向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两大支柱产业,一方面扶持农户种植有机稻米、马蹄、鱼腥草等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以大溪文化、三国文化为核心,开发三国古镇旅游线路,建设大溪农耕文化馆,修复袁码头老街,举办关庙山乡土文化节活动,发展旅游体验经济。在关庙山村和郑家井村,协助村集体引进智能温室大棚技术和滴灌节水设备,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星空蜜瓜园;助力同心花海建设,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育种业,包揽了市级60%的绿植花卉业务。大力推动成立枝江市龚坪农机专业合作社、枝江市石小乐家庭农场等国家级、省级优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指导整合土地资源,实行规模化种植,既降低成本,提高合作社收益,又让村民们不仅获得分红,还在合作社找到稳定工作,增加务工收入。2020—2023年,全镇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从241万元上涨至507万元,增长110.37%,村级年平均收入由2020年的10.47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22.04万元。
坚持“主动服务、一站服务、创新服务、绿色服务”的企业服务理念,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本地实体企业不断发展,吸引大量新企业入驻问安。问安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原来的不足1200万元增长到如今3500万元,税收500万以上的支柱企业从原来的1家变为如今的5家,企业质量逐年提升,这个千年古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精密实施
引领智慧财政建设新潮流

紧紧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开放的姿态,率先推进智慧财政建设。在服务大厅,通过整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现代技术,搭建“1+3”的智慧财政平台(乡镇智慧财政系统+乡镇财政数智监管平台+乡镇财政数智信息平台+乡镇财政数智服务平台),推动基层财政监管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用好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了预算编制、资金支付、绩效评估全流程的线上化管理,极大提高了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普及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和产权交易平台,不仅方便了老百姓查询各类惠农补贴、惠农优惠政策,还能在线办理多项财政业务,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开发智能OA、AI等功能,探索模块化、无纸化的现代化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如自动生成、审核、审批、发布、更新规章制度等。同时,为财政用户提供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财务相关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及时完善调整财政信息管理制度。
在主导代家店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省级试点工作中,问安镇财政所充分展现数字化建设优势,通过与奥维互动地图合作,利用多层次数据对比和实地勘探,形成相互印证的数据支持,推动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以97.6%的农户原有承包地稳定率,实现了296份承包合同的签订,并以优秀等次通过省级验收。在此基础上,利用土地承包网签平台和不动产登记平台,实现问安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信息的日常变更常态化管理,实现了历史新    突破。
2024年8月,问安镇被认定为“湖北省以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信息化推动全面清产核资试点镇”。问安镇财政所将依托“湖北数字农经平台”中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系统”、“农村综合产权交易系统”,建立县级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数字管理+动态监管+全域覆盖”的智慧监管体系,为全省以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信息化推动全面清产核资工作积累试点经验。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