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财务与会计 | 徐勤学:法治护航 筑梦国际工程

作者: 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徐勤学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5年第8期 2025/04/22

引用本文请复制此条目:徐勤学.法治护航  筑梦国际工程[J].财务与会计,2025,(8):87-88.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国际工程行业作为联结各国经济的纽带,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参与到跨国工程项目中,这不仅是对企业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的严峻考验,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新会计法的出台为国际工程行业的会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适应新时代,以法律革新引领未来
随着国际工程合作的加深,我国企业与国外合作伙伴在会计领域的交流与协作成为常态。国际工程项目受复杂的法律环境、政治风险、汇率波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其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挑战。新会计法强化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提高了对会计舞弊、虚假报告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为国际工程项目的风险防控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深化财务信息化建设,构建数智化财务
新会计法提出:“国家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鼓励依法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会计工作,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为实现会计工作的数智化转型,笔者所在公司主要从国际共享平台和国际司库体系两个维度进行了探索。
(一)提升国际财务共享服务
一是不断加大数据治理力度,会计信息质量迈上新台阶。国际财务数据中心数据来源扩充了国别汇率、司库平台以及银行流水等信息,公司财务信息广度不断扩展;数据库层面构建数据间关联稽核模型,财务数据账表一致、账实相符越来越可控。二是不断加大财务数据应用,会计信息决策支持能力初步具备。通过BI平台建立管理模型,财务信息广泛应用到资金管理、境外合规风险防控等方面。三是不断深化新技术应用,共享智能化水平有新突破。自研财务机器人应用到了共享复核、电子账簿加工和财务数据治理等多个场景,协同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二)深化国际特色司库管理体系
一是深化司库应用。结合国际业务实际,最大程度适配司库平台,全面实现账户、融资、担保、结算、票据、应收应付等十余项管理功能上线,实现全球金融资源在线监管,资金余额穿透可视,资金流向、债权债务动态监测。二是提升系统协同。自主研发接口,提升司库与国际共享平台协同能力,将司库作为公司“主干”系统,辐射带动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与财务共享平台、财务数据中心、税务模块、智能报表等系统无感交互,提升公司财务资源管控能力。三是构建智慧监督。将财经纪律和管理制度固化到司库等财务相关系统,实现由事后反馈向事中监督和事前预防转变。统一数据标准,实现司库数据全级次、全链条、实时穿透监测。四是完善制度建设。在司库管理办法基础上,结合公司业务实际,细化工作流程,明确权责,确保司库工作效率提升,资金风险管控,金融资源配置效能发挥等方面有据可依。
会计信息化在国际工程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管理模型多集中于结果统计和执行监测,境外子分公司、项目层级应用不足,与设定的“价值趋势预测和资源匹配引导”目标尚有距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等存在差异,给会计信息化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等,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复合型人才,转型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强化内部财会监督,全面深化财务监察工作
为积极响应新会计法号召,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财会监督制度,并与内部控制体系有机融合,笔者所在公司积极采取行动,全面深化财务监察工作,强化财会监督职能,旨在构建更加稳健、透明的财务管理环境。
(一)全面部署与落实财务大检查工作
2024年立足实际,公司制定了2024年财务大检查工作方案,将各级核算机构自查自纠和公司抽查相结合,确保检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2024年10月完成大检查后,针对识别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显著发挥了大监督效能,有效防范了系统性财务风险,为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完善资金监管系统,确保资金安全
强化资金的过程控制和监管力度,将现金流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强化防范措施,经常“会诊”资金运转偏差,实现对经济运行各环节资金的有效控制,保证资金有序、安全流动。持续加强境外资金监管,实行财务负责人直派制度,组织全级次、全口径的资金收支业务、资金管控、财务不相容岗位分离、出纳业务专项排查和整治工作,化解企业在资金管控中的风险和问题。
四、适应新趋势,提升国际化专业管理水平
(一)从组织架构层面有序推进财务集约化工作
一是改革财务机构设置,依托既有机构,平衡当前公司深化改革要求,按照合理匹配模式动态构建境外国别、子分公司和公司本部三级集约化管理组织模式。二是改革财务人员管理,深入推进“委派+轮岗制”,探索建立健全集约化管理模式下国际财务人员薪酬体系、考核体系,构建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跨部门协同,尤其是强化财务人员集中管理体系机制建设。三是调整各级财务职能,利用好集中的国际财务数据,在境外资金管理职能细分、集约化调整方面积极探索,对财务职责(包括属地财税管理)全面细分,确立集约化等级,实现能集中全集中、高等级集中的目的,努力促成境内、境外财务职责平衡,实现两个财务人才池均衡,切实解决制约国际财务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流动不足问题。
(二)从职业规范层面严肃财经纪律
新会计法强调了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公司以此为契机组织召开财务大会,组织财务人员集体学习新会计法的主要内容,尤其针对新修改的内容进行学习与讨论,加强财务团队“红线”思维、“底线”思维教育,要求全体财务人员坚持“阳光、公正、透明、廉洁”原则,立下了“不谋利、不泄密、不冲突、不贪占、无违法”的五条红线。
(三)从财务工作层面探索“深度融入基层,驱动业财一体化”的大商务管理模式
一是坚持全面覆盖,精准把脉。财务部对全部子分公司基层项目进行全面走访,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交流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手段深入了解各项目的经济运行实况,细致剖析其内在的运营逻辑与财务健康度,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后续决策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聚焦“干好活”的效率提升、“挣到钱”的能力构建以及“创造价值”的持续增长三大核心议题,通过识别各基层项目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具体财务与业务难题(如成本控制、资金流转、税务筹划等),运用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与处理,助力项目优化运营,提升整体盈利水平。三是坚持融合创新,共创价值。积极推动“业、财、法、商”四位一体深度融合,不仅在财务管理上精益求精,更要与业务部门紧密协作,共同探索业务模式的创新路径。


本文系《财务与会计》与国管局财务管理司联合开展的新会计法主题征文活动来稿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