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专访中国财经报社原副社长王沈京:传承和弘扬财政精神

作者: 中国财政杂志社 姜雪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7期 2025/04/17

1990年到1994年,王沈京担任吴波老部长的秘书,那时吴波老部长已经离休了。四年多的时间,王沈京感到陪伴在吴老身边深受教益。如何传承和弘扬老一辈财政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凝练财政精神,加强财政文化建设?我们就此对中国财经报社原副社长王沈京进行了专访。


吴波老部长: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

中宣部2015年对吴波老部长的事迹进行总结时说:“吴波同志一生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在生活上严于律己、高风亮节”。吴老给王沈京最深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个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人。
王沈京说,吴老是1951年到财政部任副部长,他曾在周恩来总理的领导下工作,受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影响很深。吴老一生严守着三条原则。这三条原则,是他约束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行动指南和座右铭。
(一)不给组织添麻烦。这一原则体现在吴老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吴老认为,财政部是国务院的职能部门,是政府的参谋和助手。所以,对财政部上报国务院的报告和请示把关极其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几近苛刻的程度,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是家常便饭,不达到通俗、规范、准确、精炼的标准绝不放手。曾有人因时间紧等原因,请吴老的夫人帮忙说情,请吴老高抬贵手,吴老严肃地批评说:“周总理对上报文件连标点符号都要把关,我不认真行吗?”从此再没有人敢做这样的尝试了。离休后,王沈京给吴老送去的文件,吴老从来不批意见,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即使是部领导请吴老帮忙提意见,吴老也表示形势变化,有很多事情不懂了,不懂不能装懂,要实事求是,所以不能签署意见。从中也可看出,吴老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吴老生活十分朴素。他在大酱坊胡同住了47年。王沈京说,他第一次去吴老家中报到时就惊住了,大门上的漆都掉了,门轴都上锈了。推开门进去一看,几间房子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窗扇和屋门严重走形,甚至卧室的墙面都出现了裂缝,房顶上都长了草。即使是普通老百姓的房子都鲜少如此。王沈京说后来才得知,国管局和财政部的几任领导都曾多次劝说吴老,把房子好好整修一下,有一次甚至连修房子的水泥、砂石都运到了门口,吴老却坚决不同意,连连摆手说,现在国家财政还很困难,花钱修缮大可不必,把裂缝补一补就可以了。吴老家中的家具也十分简朴,沙发补了又补,躺椅甚至有窟窿。王沈京曾想去仓库换一个过来,吴老却拒绝了,他表示还可以坐,不用换。家里唯一一件能看出吴老是老领导的物件,是一部放在桌子上的红色电话机。此外的其他家具包括穿戴,都看不出吴老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
(二)不宣传自己。吴老一生为人谦和低调,喜欢只做不说。他认为,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属于党和人民,而自己只有责任。每年春节前中组部同志都要来家里拜年,也曾多次请他讲讲如何严于律己、甘于清贫,他总是微笑着婉言谢绝。由于吴老一生淡泊名利,不接受任何新闻采访,所以财政部档案室至今没有他工作期间任何影像资料,这使得新华社的同志在报道他的事迹时既感慨又敬佩。
(三)不为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特殊利益。吴老的四个孩子都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了。孩子们临行前,吴老同他们谈话,鼓励他们下去以后决不能搞特殊化,要好好学本事,并约法三章,不许打退堂鼓,不许他们利用父母的社会影响返城或安排工作。他的一个孩子在工作几年后,组织上想安排在某个部委单位工作,被吴老谢绝了。吴老严格要求自己听党的话,没有私心,他的孩子也不能搞特殊化,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未来。
王沈京给吴老当秘书时,每隔一段时间老干部局就会给老同志发慰问品。王沈京说这是他最困难的事情,因为拿着东西给吴老送去的时候,吴老看见了就会让他拿回去。王沈京多番解释后,吴老说:“如果每一个老同志都这样,可以,我同意,但是我的慰问品要给钱。”
虽然吴老对自己要求近乎苛责,但却经常照顾身边工作人员的生活。比如司机家孩子多,天冷了吴老给他的孩子换棉衣,过年了就给买肉。所以,在吴老身边工作的人都觉得吴老像亲人一样。王沈京说,吴老还给他做了两件衣服。因为看他穿的衣服确实挺旧、挺破了,便说他是机关干部,要给他做两件衣服。而这衣服,王沈京到现在也没舍得穿。
吴老甘于清贫,长期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但他却经常给生活困难的老战友和贫困的乡亲寄钱,并多次给希望工程捐款,尽其所能表达爱心。虽然吴老从不谈起这些,但他的几任秘书都用一个小本悄悄地记录了下来。单位曾补发了吴老一笔工资,吴老没有收,全部交了党费。
吴老一生都严格要求自己。去世前,吴老已处于半昏迷状态,意识不清醒,恍惚间看到身边的工作人员及其家人到医院去看他,他不知道自己在住院,误以为自己在出差。于是,悄悄地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次出差,你把家属带来了,家属的费用从我工资里支付。”
2000年10月9日,吴老口述遗嘱,让吴威立(吴老的三儿子)记录,请几位工作人员作立遗嘱见证人,并把这份遗嘱送交财政部党组。王沈京就是见证人之一。遗嘱的全文是: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因此,我决定不购买财政部分配给我的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4号楼1101、1103两单元住房。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过世后,这两单元住房立即归还财政部。我的子女他们均已由自己所属的工作单位购得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继续占用或承租这两单元住房,更不能以我的名义向财政部谋取任何利益。我去世后后事从简,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火化后骨灰就地处理不予保留。
2003年1月26日,吴老又口述了第二份遗嘱,由家人代写后直接送给了时任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同志。遗嘱的内容是:我的后事请按我的遗嘱办理,一切从简。我在遗嘱中要求我的子女不要向财政部伸手,也请部里不要因为我再给他们任何照顾。在我老伴邸力过世后,我的住房必须立即交还财政部。财政部也不要另外给他们安排、借用或租赁财政部的其他房屋。他们有什么困难,由他们找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解决。我指定我的三子吴威立做我的遗嘱执行人,由他负责和财政部联系。
党章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指出:“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吴老用他的一生告诉世人: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王沈京将吴老的事迹概括为四句话:
艰苦奋斗,甘于清贫。
无私奉献,一心为民。
树好家风,传承美德。

高风亮节,来去无尘。



财政精神:忠诚、惠民、廉洁、创新

吴波老部长毕生恒守初心,忠实履行自己的誓言,数十年如一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牢记宗旨的公仆精神,发扬传统的艰苦奋斗精神,退休不褪色、永葆先进性的精神。
王沈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财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财政部门和财政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提炼并努力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践行“财政精神”是财政部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举措,也是财政部门加强文化建设、推进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财政精神”是财政人的支柱和灵魂,是财政人理想、追求、品质、情操的重要标志。“财政精神”充分体现财政人的核心价值观和优秀品质。王沈京认为:“财政精神”可概括为以下四点,即:
坚定信念 忠诚使命
科学理财 普惠民生
勤政廉洁 诚实守信

恪尽职守 求实创新

可提炼为:忠诚使命 普惠民生 勤政廉洁 求实创新(或忠诚 惠民 廉洁 创新)。
忠诚使命: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和财政部门的政治定位,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履行职责的座右铭,有力有效服务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
普惠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勤政廉洁:勤政廉洁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财政人才的保障,财政部门必须率先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为本。勤政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恪守职责、勤奋敬业、永不懈怠、富有效率。廉洁就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志洁行廉、无私奉献。勤政立业、廉政立身。
求实创新:求实创新是财政人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作风,是财政人必须坚守并发扬光大的基本品质。“不做假账”是财会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底线,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王沈京还特别寄语财政青年,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财政力量。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