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专访财政部原企业司司长李春满——文化传承应让人有诗和梦想的冲动

作者: 中国财政杂志社 王词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6期 2025/04/09

文化传承应让人有诗和梦想的冲动

——专访财政部原企业司司长李春满


中国财政杂志社 王词
“小暑风云动,洊雷带雨来。乱珠敲碧水,清露点苍苔。云近青山远,荫浓稗草衰。心潮难自抑,携酒上高台。”这首小诗,是财政部原企业司司长李春满所作。记者采访这天,恰好是小暑节气。访谈过程中,他侃侃而谈,旁征博引,结合个人经历畅谈对财政文化的理解,“文化可视为一种精神财富,文化的传承应让人有诗和梦想的冲动。”


结缘财政 皆为遇见

图片
1988年7月,李春满到财政部报到,从此与财政结缘。
此前,李春满在国家经济委员会工作,得知财政部要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局,他便提出想参加筹建工作,于是在组织的安排下,来到财政部报到。1988年10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正式成立,可以说,他是最早参与国资局组建的工作人员。
成立国资局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始于1979年,首先是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其次是推行利润留成,着眼点是“搞活国有企业”,基本思路是“放权让利”。后来又提出承包制、利改税,始终在企业分配制度上做文章。但当无权可放、无利可让时,改革遇到了瓶颈,国企改革今后往哪个方向走?这是当时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有许多经济学家开出了“药方”,如蒋学模提出了企业所有制、厉以宁提出了股份制,大家的关注点开始从分配关系调整转向产权关系调整,国有企业改革也就不可避免地上升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问题,1988年3月,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抓紧建立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成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动议开始启动。

从筹建国资局开始,李春满便和财政人结缘,到1998年国资局撤销,则是直接转入财政部企业司工作直至退休。这段时间是李春满职业经历的重要阶段,他深切地说:“我从财政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也为成为一名财政人而自豪。”


财政文化 代代相传

图片
谈到财政人的特点,李春满感触颇深。
他认为,财政人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和缜密的工作作风。在原则问题上严谨,在工作细节上讲究,在处理自身业务方面强调程序至上,必须以现行的国家政策为依据。他说,做好财政工作,无论在哪个时期,需要具备的品质与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立足新时代,首先要对新时代的财政思想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财政思想是指在从事财政业务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也是财政文化的核心内容。从事财政工作期间,他经历过从“吃饭财政”到“建设财政”,再到“民生财政”的转变,不同时期有不同时代特点的财政思想,要认真把握财政思想的深刻内涵,并将其贯彻到具体的财政业务中。
其次,要有强烈的政策观念和规则意识。财政部是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主体部门。初次分配是市场按照不同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产生的贡献度对国民收入进行的社会分配,二次分配则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财政资金的募集、划拨调配及使用对国民收入的剩余产品进行分配。初次分配的主体是市场,其决定因素是经济规律和规则,二次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其决定因素是国家政策。做好财政工作的前提是对国家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准确把握,并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同时也要熟悉市场经济的规则,做到应用自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二次分配的国家意志。
第三,在工作作风上要求真务实,严谨细致。他说,初到财政部时,时任部领导就曾告诫大家:财政人处理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敢于对不合理要求说不,不可随声附和,曲阿上意。他也一直将这个理念作为自己奉行的原则。
第四,在个人修养方面,要惩忿窒欲,廉洁奉公。财政部是非常强调程序和规则的,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完备的监督检查机制,但在工作中还是有需要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这时就要特别注意,要出以公心,勿因个人好恶而左右施政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和规范程序,同时注意一定要慎言、慎行、慎独。


财为天下 政为民生

图片
在李春满看来,财政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既包括机关文化,也包括作为财政人的个人素质文化。
就机关文化而言,财政文化是指财政部门在行政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财政理念、政策导向、工作风格和规则意识;就财政人的个人素质文化而言,财政文化是指财政人在具体的行政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核心价值观念、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
财政文化是财政部门品质的集中表现,是财政行政能力、行政效率、行政风格的灵魂,应当是对既有财政文化的总结、提炼和升华,也是对新时代财政文化的升华和彰显,这对财政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保障人民群众福祉中承担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看,应当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切中肯綮。要从民生财政的理念出发,讲出“民生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民生财政要使公众能充分享受到纳税人的权利,能真正掌握着财政预算的审批权,能通过自己选出来的代表对财政进行监督,能看到公共财政中每一分钱的具体流向,在纳税人自始至终的监督下,财政自然能体现着民生性。
财为天下,政为民生。财政文化要在回应民生关切中展现人民情怀。社会平安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望向诗与远方,中国梦下的情怀,使得梦想有了生命、有了根基、有了力量。


拥抱未来 诗与远方

图片
李春满认为,财政青年干部是财政战线的生力军,代表着未来和希望。财政青年干部肩负着财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重任,对此,要有足够的自我认知。作为一个“过来人”,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希望:
一要秉持正气,不忘初心。年轻人都有理想和抱负,对美好事物有着天然的追求和纯真的向往,这是十分可贵的品质。希望青年干部能在纷纭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永远保持这一份纯真。
二要永葆谦逊的心态。积极学习财政前辈的宝贵经验和良好作风,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做好任何一项具体财政业务,都要从认真学习领会相关财政政策做起,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政策水平以胜任本职业务。
四要强化底线思维,筑牢反腐倡廉防线。要经常自警、自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君不见,天际处,恰风云正劲鼓旌旗。停棹中流未许,飞槎挂月可期!”行船不能中流停棹,在新征程上,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财政机关文化是财政人不懈奋斗的前行动力和精神支柱,必将继续引领财政人直面挑战、战胜困难、再建新功。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