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浙江省永康市财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亚敏:聚财为公 理财为民

作者: 浙江省财政厅
来源:《中国财政》2025年第6期 2025/04/08

图片

在浙江永康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位财政工作者,她以“零基预算”系列改革措施为抓手,做实预算精细化管理工作;创新财政政策赋能乡村振兴,探索与实践永康乡村发展新模式。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理念,用无私的奉献和卓越的能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就是永康市财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亚敏,一位扎根财政工作领域的杰出代表,一位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时代华章的女性楷模。

春意盎然

谱写“零基预算”改革新篇

2022年3月,浙江省财政厅总预算局一行来到永康市调研预算管理工作。听完李亚敏的汇报后,大家赞不绝口:“永康预算管理工作基础扎实,系统框架完整新颖,为省厅‘零基预算’体系构建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充分肯定。”这不仅仅是对永康市财政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李亚敏及其团队的肯定。
2021年,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基数+增长”的预算分配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李亚敏面对公共财政资金编制标准繁杂、管理欠规范等难题,毅然决然地启动了“零基预算”改革。她动员协调、组建专班、任务分解,通过加强三步联动兜底改革进程,提高财政统筹保障能力,实现财政资源科学配置和资金分配依法透明。
牵头制定出台《永康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永康市财政预算管理办法》等系列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工作相关制度,明确制度体系建设、标准指引、数字化改革等重点任务。为规范预算编制,建立“六项标准”划清分类准线,梳理项目支出标准5529条,整合形成六套通用标准1128条,实现市县预算编制标准化管理;梳理与各部门职责相匹配的“部门工作任务清单”以及“部门预算项目清单”,集中财力办大事。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李亚敏带领团队以“变革”思维打破预算基数概念,重塑改革制度体系、重建预算编制体系、重构绩效管理体系,探索出一条预算编制依标准、预算执行有抓手、绩效管理出实效的独具永康特色的零基预算改革路径。
李亚敏的这份初心和热情,助力永康市成功入选浙江省“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县,永康的做法也得到了省财政厅厅长的批示肯定,并被评为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典型做法、省试点改革优秀案例、省清廉财政“十佳”案例。

当好“管家”

让每分钱惠及人民

从高效施工的五金物流港到加紧建设的永康五金技师学院,从拔节生长的现代五金科技产业园到建设正酣的南苑区块旧城区改造……在永康市,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李亚敏始终把这些进程放在心上。

2023年1—8月,她先后20多次赴上级部门对接协调,第一时间掌握分析最新的债券政策,并牵头成立了专项服务小组,与发改、资规等部门密切合作,逐一摸清项目情况,确保“申报一批,发行一批,落地一批”。创新工作方法,把财政服务延伸到项目储备前端,牵头各部门单位积极指导项目单位做深做细项目可研文本。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和杰出的专业能力,2022—2024年,成功谋划58个投资总额共计434亿元的专项政府债券项目,其中省市县长工程、千项万亿项目就有24个。向上争取专项债券额度超140亿元,为永康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多次受到永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和表扬,2024年7月获永康市委、市政府“向上争取重大项目和政策支持成效明显”个人嘉奖。

财政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永康市的探索与实践

在浙江省永康市,李亚敏团队通过财政政策的创新与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永康市不仅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通过财政资金的有效运用,促进了耕地保护、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针对秸秆焚烧问题,永康市创新推出“秸秆换肥”政策,于2022年成功申报全国试点,并争取到中央财政扶持资金572万元。李亚敏苦苦思索,如何才能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推动政策落地?在她的带领下,一套让“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的特色补助政策新鲜出炉。首先是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补助秸秆收贮主体,解决“谁来收”的问题;其次安排资金设置换肥网点,综合考量收贮效率,解决“怎么换”的问题;最后通过财政补助,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秸秆“五化”利用产业链,解决“怎么用”的问题。在这套财政奖补模式催动下,秸秆换肥的政策最终顺利覆盖全市,农户通过秸秆换肥平均每亩节省了40%的用肥成本。这一套做法,为今后的政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稳健的财政投入是耕地保护的关键。永康市财政局2022—2024年统筹安排资金38431万元,用于耕地恢复、“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维护等,确保了耕地“进出平衡”。同时,监管“一盘棋”,持续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职责清晰、上下联动的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机制,确保奖补资金有效、安全运行。通过财政资金的精准投放,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永康市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切实有效保护。2023年,李亚敏被评为“2021—2022年度浙江省耕地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为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永康市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2022年,李亚敏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走村入户。为了团结秀岩、唐先五村、太平新村、白莲塘、雅堂等五个村,她推动建立了五村联合议事机制。100多位村民代表反复商量,10多个议事项目来回讨论,她的目标就是引导村民筹资投资,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共同参与。2023年5月,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最终带动了村集体筹资2587万元,“鹅大队共富乐园”项目在唐先镇正式落地。2023年底,永康市唐先镇秀岩、雅堂等核心项目村集体经济增收50%以上,其他项目村集体经济增收15%以上,“鹅大队共富乐园项目”获评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
李亚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财政工作者,用她的智慧和汗水,在永康这片热土上书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她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未来的道路上,她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永康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