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内容推荐 > 正文
分享到:
【打印】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

中国财政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权威解读: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作者: 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
来源:《中国财政》2024年第6期 2025/04/0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农村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民利益诉求逐渐多元,对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让乡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办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今年将迎来村“两委”集中换届,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要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下沉,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要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持续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开展对村巡察,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蝇贪蚁腐”问题。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必须求真务实,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把基层的“痛点”作为减负整治的“靶点”,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健全从县乡借调工作人员从严管控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把主要精力放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上。要进一步精简优化涉农考核,既做到考真考实,又减轻基层迎考负担。

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当前,农民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但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要坚持以文铸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创新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传承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要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持续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打击婚托婚骗,加强宗祠规范管理,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乡村治则百姓安,乡村稳则国家稳。要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聚焦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心理健康等问题,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倡导践行“六尺巷礼让家风”,强化信息共享、协同解决,最大限度处置在源头、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和睦的社会氛围。要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涉赌涉毒等,强化农村道路交通、燃气、消防、自建房等领域安全风险源头管控,多措并举织密农村公共安全防护网。要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完善农村法治服务,增强农民法治观念,引导群众依法办事。

京ICP备190479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