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财务研究 | 朱元午 :新质生产力下的全方位财务系统创新
朱元午
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本文论述了新质生产力对财务系统创新的基本要求,列举分析了现行财务理论和实务中可能存在的面对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不适应性表现,提出了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财务管理全方位创新构想,并对其中的重构理财目标、优化理财主体、前移理财重点等九个方面举措进行了具体分析,意在为我国财务管理全面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财务系统;全方位创新
朱元午,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财务控制理论与系统构建、会计基础理论、会计的国家特征与国际化、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一流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均具有自己独到的学术观点和创新思维,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五部,另有教材等著述出版。他提出的财务伦理道德体系理论和财务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为财务科学研究及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朱教授的教书育人广受学生欢迎,曾荣获南京大学研究生导师的最高荣誉奖,所培养的学生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为国家作出积极贡献。朱教授年已八十,依然活跃在中国财务与会计学术论坛,他的文章见诸报刊杂志,他的诗歌散文常见于微信朋友圈,2023年获中国商业会计学会“会计终身成就奖”。
(点击可看大图)
引言
新质生产力对全方位财务系统创新的基本要求
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全方位财务系统创新
全方位财务系统创新的要点解释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