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北部,有一个名为“天凝”的乡镇,素有“鱼米之乡,水产明珠”之美誉。2019年,天凝镇成为全省首家建立内控体系的乡镇,并在全省财政系统推广。2023年,获得全省清廉财政建设成绩突出单位荣誉称号。同时,被选为推进“浙里基财”智控系统建设试点乡镇。成绩与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天凝镇党委、政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科学理财,也是天凝镇财政所坚持把“财政美”融入财政管理每个细节的具体体现。构建廉政警示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格局,引导全体财政干部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常态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把干部廉政思想建设作为推动清廉财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激发清廉财政建设的内生动力,坚持将廉政教育从“事后警示”转向“提前预防”。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以案促改座谈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深入推动警示教育入心入脑,引导财政干部时刻紧绷思想红线,严守廉政纪律。
先后成立了天凝镇内控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内审领导小组,调整天凝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领导小组、资金监管领导小组,印发了《天凝镇推行公务卡结算的管理制度》、《关于进一步完善天凝镇财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嘉善县天凝镇经济活动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人事调整情况及时更新内控系统使用人员及其使用权限。同时,纪委、财政、财务作为全镇所有经济业务的监督者,可查阅行政事业及下属单位所有的经费审批及报销单据,及时发现风险单、违规单、材料缺少单,规避财政运行风险。
紧盯财政权力运行重点领域,坚持将数字化贯穿于清廉财政工作全过程,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全面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浙里基财系统、资产云平台等监管系统,并实时监控全镇预算执行情况,实现财政资金从申请到支付笔笔有依据、笔笔有记录,全面规范镇村两级资金、资产管理。对专项资金建立独立的项目资金监管台账,落实资金“三比对”措施,即出纳与会计比对、财务与财政比对、财务与部门比对,杜绝出现项目资金沉淀、超付、漏付等问题。突出绩效导向,及时对一事一议等财政资金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加快预算内资金支出,通报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对于年度资金沉淀较多的单位,调整下一年度预算指标,实行财政资金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财政资金预决算公开。全面使用浙里基财“一键直达”功能,实现惠农补贴补助资金直达“最后一公里”。联合镇纪委落实廉政风险重点区域常态化检查监督,不断完善资金开支规章制度。引入第三方对全镇22个村和3个社区开展审计工作,并运用基层公权力系统实现村级“三资”全流程嵌入式监督。融合地域文化、业务特色、发展成效,打造具有天凝特色的财政宣传教育阵地,开辟“清廉财政港湾”,设置财政读书角、清廉文化廊等,建成多元廉政阵地。扎实推动清廉文化建设走深走实,开展清廉摄影书法展、清廉征文、清廉寄语等系列活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成立8家企业廉情监测站,守住交往底线,构建优质营商环境。通过“凝聚未来”青年干部成长平台,开展专题授课、团队建设、风采展示等培训活动,常态化开展“凝杏有理”青年说活动,并抽调干部参与到征地拆迁、城镇建设等工作中进行历练,使多名优秀财政青年崭露头角,有关事迹登上学习强国平台。镇党委将财政所长纳入镇纪委班子,财政所长定期参加班子学习,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进一步提高财政干部党性修养和廉洁素质。基层财政所是财政运行的“最后一公里”,是财政及各项规章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联系群众最紧密的纽带。天凝镇财政所坚持从领悟到贯彻、从思想到行为、从制度到落实,坚持让财政美在内化于心的同时,更外化于行,让财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财政资金管理更加公开透明、财政政策制度更加精准有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