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中国财政 |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孙志:实施宏观调控有力度 保障改善民生有温度
今年的预算草案报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增强信心、鼓舞干劲,对政府工作报告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实化、具体化,既加大财政支出强度,有力保障重点项目与重大工程;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财政支出向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聚焦,体现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对标对表、积极有为,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更加坚定有力。预算报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财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党中央对财政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和部署要求,更好服务保障党中央治国理政、当家理财,发挥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小钱小气、大钱大方,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二是迎难而上、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更加积极。2024年,面临减收增支压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2023年增长1.3%,各项预算支出任务顺利完成。今年中央明确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预算报告提出将提高赤字率,并采取增发专项债、发行超长期特别期国债等措施,加大支出强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三是因时而动、主动求变,债务政策更加完善。去年以来,针对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部分地方偿还债务压力大的现实,根据中央决策部署,财政部迅速推出一揽子化债方案,债务置换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为多年来力度最大,极大地缓释了地方还本付息压力。并完善专项债管理机制,发挥专项债在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一系列调整很及时,体现了从点状式排雷向系统性除险的转变,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
四是突出重点、打造平台,高质量发展支撑更加有力。财政政策打破常规,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专门安排资金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是在债务性资金中首次安排扩大消费资金,体现了我们就处理好投资与消费关系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把扩大消费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财政大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更加有力。
五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民情怀更加浓厚。近几年财政收支矛盾加大,但民生领域投入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从报告看,2025年将进一步完善民生政策,加大对教育强国建设、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持,将改善民生与激发内需潜能结合起来。特别是报告明确,中央国家机关带头过紧日子,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压紧压实“三保”保障责任,有力促进地方财政平稳运行。
六是积极探索、改革创新,财政科学管理更加深入。财政部立足更好地保障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推进财政效率变革、效益提升的高度来推动财政科学管理,全面部署了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零基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等重点任务,实现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新突破。
2025年宁夏财政工作将按照预算报告安排,主动在服务中央与自治区重大战略中找准定位、明确路径、创新方法,以办成一件事的韧劲与穿透力,将各项工作抓实抓细,努力实现“五个新突破”,即:在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实现新突破,在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债务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在财政支持打好“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上取得新突破,在促进各民族共同富裕上取得新突破,在财政科学管理上实现新突破,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